家長求助:兒子新買了玩具汽車,表弟來家裡玩,把兒子的汽車搶過去。結果,兒子很不情願,非得將玩具要回去。我們希望孩子學會分享,但孩子滿口的「不行不行」。對於兒子不願意分享心愛的玩具,我們也是理解的。問題是,我們此時該不該為孩子「撐腰」呢?
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任荔為您答疑:當孩子遭到冤枉時,或被欺負時,智慧的父母不會小題大做,也不會置之不理,而是詳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站在中立的位置去評判,不聽信任何一方的一面之詞。如果是孩子錯了,不偏不倚地處理,孩子也不會傷心;如果對方錯了,就給孩子撐腰,在孩子傷心時給予成長的力量。
我覺得,下面五個時刻,父母可以為孩子「撐腰」:
孩子物品被搶時。有人向孩子要屬於他的心愛的玩具、書本,一定要先徵詢孩子的意見,不要強迫孩子分享,願意給、有邊界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孩子的物品被搶了,請用合理的方式幫他要回來。想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不就是在孩子需要時為他挺身而出嗎?
當孩子犯錯時。請跟孩子站在一起「打敗問題」,而不是利用「問題」訓斥孩子。如果孩子在學校犯錯被請家長,不要一見到老師就責怪孩子不聽話,甚至貼上「孩子不懂事」的標籤。先了解一下事情的真實經過。如果是孩子做錯了,感謝老師的關心;如果孩子沒有做錯,不要附和,避免委屈了孩子。
當孩子跟同伴鬧矛盾時。別的家長甚至找上門了,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不要一上來就批評孩子,而是帶上孩子心平氣和跟對方家長溝通,孩子有錯,陪孩子一起勇敢道歉;孩子被冤枉,要為孩子主持公道。
有人當著其他人的面訓斥你的孩子時。特別是當著孩子小夥伴的面,不要為了面子也跟著訓斥,此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尊嚴,堅定地告訴對方:「對不起,有事您先跟我說,孩子如果有什麼錯,我回家來教育他。」
別人拿你的孩子作比較時。和別的家長聊天,絕對不能做的事情就是無意之間說出了貶低自己孩子的話,表達一種謙虛也不行,沒有一個孩子是喜歡被比較的,成人也是。《自尊心理學》有句話:「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到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是否有積極的心態。」請少一些大人間的口舌之快,多一些積極正面的肯定。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王菲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b2c9453e318cffedcb4fe3bcbe84e9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