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台展大作為!張家港市鳳凰鎮織牢火災預警防控網

2024-11-04     揚子晚報

實現張家港市鳳凰鎮全域範圍火災事故預警管控,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實現消防安全從「傳統人防」向「智能技防」的根本轉變,結合安全生產「六化」工作要求,鳳凰鎮開發建設「火災預警調度平台」,將重點對象、分析研判、應急指揮於一體,織密了火災防控安全網。

多域覆蓋,織密安全網格

在設計預警調度平台時,鳳凰鎮結合本鎮生產、生活實際,從消防工作的監管痛點與難點為切入點,引入無線火災報警設備、用電安全檢測設備、視頻AI等技防設施,實現了森林山體、工貿企業、多業態場所等重點防火領域的全覆蓋。

鳳凰山作為鳳凰鎮的重要自然景觀區域,山林植被茂密,並存在墓葬、祭祀、遊覽等複雜場景,火災風險較高。鳳凰鎮在原有全山視頻監控的基礎上,升級可視化AI比對模塊,智能識別山林火險,形成護林隊員24小時值班+監控系統24小時識別的雙重保障體系。而在工貿企業、社會面小場所的消防監管中,鳳凰鎮逐一排查,一戶一設計,對有需求的單位全面體檢,針對性設計安裝方案。

通過安裝工業及商業用途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4G 智慧用電網關、4G智能煙感、廣播聲光報警器等智能探測、報警設施,全面監測該單位的燃氣、用電、火源、煙霧等風險點,形成全方位的智能衛士。

多方聯動,搭建數字橋樑

鳳凰鎮火災預警調度平台搭建在飛翔醫藥產業園區24小時應急指揮中心,通過前端設備傳回數據,平台自動計算,發現初起火災信息即向設置的號碼發送信息、撥打預警電話,可以達到24小時實時監控+立即調度的效果。

具體流程上,平台通過數據甄別分析,向系統內先置輸入的責任人發送救援信號,根據火災發生單位的類別,形成「業主+村(社區)+部門+救援機構」的四級響應,形成快速聯動響應鏈條,單位負責人可以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置,組織人員疏散、開展初期火災撲救,村社區利用微型消防站設施加入撲救,應急部門、消防救援迅速趕往現場,進行專業調度、救援。從而達到對初起火災的快速處置效果,將火災勢頭滅早、滅小,避免形成更大程度的人員傷亡、財物損失。消除防滅火流程中的干擾因素,以數據的高速傳輸和響應機制,扁平化、自動化、高效化發起通知,推動業主、村社區、部門、救援機構的高效聯動。

以練促用,提升專業能力

在平台初步搭建後,為進一步調試平台監控的精準性,提高「人機」協作,使各方人員熟悉平台運轉規則,能在平台識別、報告火災風險後,迅速出動響應,鳳凰鎮組織開展了鳳凰山森林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拉練等一系列消防救援演練活動,在山林、企業倉庫、多業態樓宇等各類場景中,通過模擬火災隱患和火災事故,檢驗平台的預警功能、信息推送功能以及聯動響應能力。對測試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和優化,不斷提高平台的性能。演練內容包括火災預警、調度指揮、疏散救援等全流程環節。通過演練,檢驗了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提高了應急響應速度和滅火救援水平。同時,也增強了廣大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下階段,鳳凰鎮將繼續加強火災預警調度平台的建設和應用,不斷完善平台功能,提高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同時,加大對消防安全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共同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玉琴

校對 盛媛媛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a53a1c3e3b641888a00ccaa73bdeee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