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醒也是一種睡眠障礙嗎?| 網紅說法求真

2024-11-05     揚子晚報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公認的三大健康標準,常常被睡眠問題困擾的人,對身心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往往是多方面的。近日,話題#總是早醒其實是一種睡眠障礙#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副主任中醫師李傳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醒來的時間比正常生物鐘提早了1-2小時,就可以稱之為早醒,當早醒影響到了白天生活、工作的精神狀態,多可考慮為睡眠障礙。

一般來說,大部分人的生物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中老年人的生物節律逐漸提前,也就意味著會更早的醒來,但這並不能代表一定存在睡眠問題。李傳游解釋說,如果醒來之後情緒、工作、生活等都沒有受到影響,那這種早醒也就是客觀存在的一種規律。「包括午覺在內,成年人每天睡到7-9小時,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睡到7-8小時,就可以了。」

一整夜的睡眠通常包括3-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由淺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3個階段組成。「深睡眠階段身體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應該占到整個睡眠時長的20%-25%,對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等很重要;淺睡眠主要起到過渡作用,讓人在睡眠中平穩切換狀態,睡眠時長應占到50%-60%。成年人每晚會經歷4-5次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每次持續時間通常在10-60分鐘不等,總共占睡眠時間的20%-25%左右,這個階段與做夢密切相關,對記憶鞏固、情緒調節等也有著重要作用。」李傳遊說。

好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守衛者,而不好的睡眠則是身體狀況的監測器。睡眠障礙的表現有很多,除了早醒之外,還有入睡困難(從上床到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睡眠時間短、易醒(整夜覺醒次數超過2次)、醒後不解乏等。前兩天,市民景先生就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了李傳游的門診,他因為晚上睡不著,睡著了又特別容易醒而導致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大不如從前,性格也變得有點暴躁不安。經詳細詢問病史,做了夜間多導睡眠監測後發現,景先生患有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在整個睡眠過程中,出現了多次短暫的呼吸停頓,這些停頓導致了血氧水平下降和大腦的覺醒,難以獲得深度睡眠而頻繁醒來。

「很多人會覺得這種呼吸暫停就是普通的打鼾,會忽視治療,但它其實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睡眠時會反覆上氣道全部阻塞(呼吸暫停)或部分阻塞,並伴有鼾聲和日間嗜睡的情況。」李傳游提醒,任何睡眠障礙都應該及時發現並就醫評估診斷,以得到科學的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建議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儘量準時入睡,白天適當增加陽光照射,有利於天然褪黑素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當感覺睡眠有問題,不要自行濫用助眠藥物,用藥前應諮詢專業醫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許倩倩

校對 王菲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a4b9c8f0404c7e25cd96ac7bb140be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