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經說,在封建社會中,兄弟之間是相互影響的。這在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與湘軍中尤為明顯,雙方基本都是以家族為單元,以親緣為紐帶。比如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後,他的長兄洪仁發、次兄洪仁達都加入進來,族兄弟就更不用說了。相應的,湘軍創建者曾國藩,他的四個弟弟也都加入過湘軍,其中兩人還戰死沙場,一人取得巨大成就,與他同日被封爵。
一、曾國潢解決兄弟們的後顧之憂
曾國潢是曾國藩最大的弟弟,也是曾國藩最寄予厚望的。他為這個弟弟的學業操碎了心,在書信中反覆教導曾國潢如何讀書。但是,因為曾國潢天分不高,曾國藩走後他承擔長子的責任,要為父母分擔家務。因此,在捐了一個監生的身份後,就放棄了科考之途。
不過,曾麟書癱瘓後,他回鄉照顧父親。曾麟書去世後,他又承擔整個家族的責任。曾國潢從此操持曾氏家族事務,培養子侄,讓曾國藩等兄弟在前線能安心打仗。曾國藩清醒的說:
此後,如果家中兄弟不和,妯娌不睦,後輩驕恣不法,都是你曾國潢這個做大弟的罪過。我家將來氣象之興衰,全系乎四弟一人之身。
二、曾國華英年早逝生死成謎
曾國華被認為是曾國藩幾兄弟之中,天賦最高的。他辦事能力極強,因為曾國藩的關係,未經科舉考試直接當了地方知縣的副手,此後一路晉升,未滿三十歲已經是五品同知。
但是在三河鎮,湘軍李續賓、曾國華與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大戰,最後,曾國華戰死沙場。當時曾國華的屍體並沒有找到。時隔兩個月後,曾國藩才找到他的屍體,不過是一具無頭死屍。坊間一直有傳聞曾國華未死,曾國藩將死訊過早報送給朝廷了,不敢冒欺君之罪,只好將他送去做了道士。
三、曾國荃是長得最像、也是最成功的弟弟
以目前的圖片資料看,四個弟弟的面相中,曾國荃是最像曾國藩的。他們都是瘦削的長臉、鼻翼周邊的法令紋又深又長 ,三角眼、掃帚眉也非常相似。不知道是天意還是巧合,這個長得最像的弟弟,最後的功勞和福分也最大,甚至能於曾國藩同日封爵。
太平天國被剿滅後,清廷加封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國荃賞太子少保、一等伯爵。他們兩兄弟同日被封爵,是清朝平定三藩後百餘年來漢人從未有過的。
四、曾國葆體弱多病功虧一簣
其實,剛剛提到的曾國荃的榮光,曾國葆也有機會享到的。他勇毅非常,加入湘軍很晚,是因為兄長曾國華戰死,才毅然投筆從戎,替兄報仇的。曾國葆作戰非常勇敢,又足智多謀,是曾國藩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曾國藩是晚清一個不尋常的政治人物,但他的成功,不光離不開個人堅定的信念和超凡的能力,更離不開親兄弟的互相扶持幫助。
參考資料:《清史列傳》、《曾國藩傳》、《曾國藩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