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曾經要殺掉蕭勁光,後來成了蕭勁光的下屬,有什麼遭遇?

2023-04-29     歷史述

原標題:李德曾經要殺掉蕭勁光,後來成了蕭勁光的下屬,有什麼遭遇?

李德是共產國際派到中國來的軍事顧問,他原本是德國人,原名叫奧托·布勞恩。來到中國後,李德在軍事上犯了很多錯誤,給中國革命造成了重大損失,而且還差一點殺掉了未來共和國的一位大將。

他就是蕭勁光。

李德曾經在蘇聯學習過,蕭勁光也曾去蘇聯留學多年。按理說,有共同的經歷,又都是搞軍事的職業革命家,他們應該很有共同語言,應該成為一對好朋友才是。

可事實並非如此。李德執行的是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根本不適合中國的國情。而蕭勁光執行的是毛主席的正確軍事路線。一個是正確的,一個是錯誤的,二者發生了很嚴重的衝突。

這個衝突集中體現在蕭勁光身上。1933年,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鬥從黎川打響,蔣介石派了三個師的兵力來打黎川,奉命堅守黎川的是蕭勁光,當時主力部隊都撤走了,他手頭只有七十來人的教導隊。

敵強我弱,蕭勁光沒有死打硬拼,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是毛主席的軍事方針。蕭勁光撤了,黎川失守。博古和李德勃然大怒,黎川是中央蘇區的北大門,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再加上滸灣失利事件。敵人又突破了蕭勁光的防線。儘管彭德懷說主要責任不在蕭勁光,可是最終博古李德都把板子打到了蕭勁光身上。整蕭勁光,就是為了殺雞給猴看,打擊毛主席的正確路線。

經過公審,博古李德甚至要槍斃蕭勁光,幸好有毛主席的力保,蕭勁光才保住了性命。作為紅軍的一位軍團級高級將領,蕭勁光因為博古李德的打擊,事業跌倒了低谷,被關押一個月後去紅軍大學當了一名普通的教員。

歷史就是這麼驚人地相似。遵義會議之後,李德失去了權力,而蕭勁光則慢慢地在逐步升遷。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李德竟然也被分配到紅軍大學當教員,講授戰役學。

當然了,同樣是紅軍大學的教員,同樣講的都是軍事,李德的講課肯定是沒有蕭勁光講得那麼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因為李德講課是需要翻譯的。翻譯過來就不那麼接地氣了。

李德曾經專門去聽過蕭勁光講課,他自己都認為蕭勁光講得比較好,稱蕭勁光懂軍事。在陝北,蕭勁光當上了留守兵團司令員,是陝甘寧後方的一位大首長。

這個時候,李德遇到了一點麻煩。他人住在中央機關,黨組織關係卻在抗大,抗大在延安郊區。那時候的組織生活比較嚴謹,每月至少要召開一次支部大會,每周至少要開一次黨小組會。

作為黨員,是必須要到會的。李德來回就很奔波。毛主席為了減輕李德的負擔,想把李德編入留守兵團司令部就近過黨員組織生活。可是,李德想起中央蘇區的那段恩怨,非常不好意思去見蕭勁光這個留守兵團司令員。

事情遲遲沒有得到解決。毛主席知道後,笑著說,蕭勁光有那麼狹隘嗎?不會的。為了幫助李德,毛主席親自給蕭勁光打電話,溝通這件事情。蕭勁光笑著說,主席,您說得好,我是很開朗的,這樣吧,我親自去接李德,讓他也開朗起來。

對於當初的那段生死恩怨,蕭勁光沒有記仇,共產黨員是不應該記仇的,一切為了工作,一切要服從大局。蕭勁光不但親自把李德接了過來,還非常關心他的工作和學習情況。

李德寫的很多文稿,當時很難找到翻譯,蕭勁光親自安排懂俄語的專人給李德當翻譯,蕭勁光自己也精通俄語,有時候他親自上陣,為李德校審俄文和中文的雙譯文稿。

這些讓李德非常感動。更讓他感動的是,蕭勁光還報請毛主席批准,讓李德掛了一個留守兵團司令部顧問的頭銜,這樣李德也就成了留守兵團的人了,可以名正言順地在留守兵團過黨組織生活。

誰能想到,當初執意要殺掉蕭勁光的李德,竟然成了蕭勁光的下屬。中國有一句古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蕭勁光卻並有對李德進行打擊報復,秋後算帳,而是非常誠懇非常熱心地幫助他。

感動得李德熱淚盈眶,他說,毛主席,蕭司令,對我太恩厚了。建國後,蕭勁光被授大將軍銜,當了30年的海軍司令,人稱蕭公。對於曾經要殺掉自己的人,都能以德報怨,不計前嫌,蕭勁光真是大德之人,蕭公稱謂當之無愧。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5e5de7c0ca27fdc719a0017190eb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