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那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又寫了什麼?

2023-05-05     歷史述

原標題: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那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又寫了什麼?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如今在各個年齡層都被廣泛地閱讀,其成就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巔峰程度,《西遊記》有著方向位中的「西」,不禁讓人們疑惑是否還有其他的東、南、北。

實際上也確實有,並且某些故事還依舊被流傳,其名字的影響力遠遠沒有《西遊記》的大,達不到家喻戶曉的地步,那麼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這些著作又都是在講述寫什麼?

作為一部帶有神魔色彩的小說,或許聽到《東遊記》仍感到陌生,提起「八仙」,提起其中呂洞賓、鐵拐李等人物卻能夠恍然大悟,原來竟是出自《東遊記》。

《東遊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元泰,他所創作的《東遊記》是神魔小說,但又不會脫離現實,通常都是現實與虛幻相互交替,讀來倍感有趣又不至於叫人覺得過於異想天開。

一部小說在創作成功後能否擴大它的影響力通常需要看是否影視化,而《東遊記》就曾被改編為電視劇,改編的過程是人們再次將它拉回觀眾視線的一次聚焦。

《東遊記》有另外的兩個別名,分別為《上洞八仙傳》與《八仙出處東遊記》。敘述了八位神仙在修煉過程中所遇的奇聞異事,其故事情節大多都跌宕起伏。

吳元泰是成功的,他將其中的許多角色都塑造地十分立體,有如太上老君這一角色,太上老君事實上是道教中德高望重的人物,同時對於道教的傳播也有一定的作用。

八位神仙不僅有著作為神仙的一面,同時還有著不同人性中的劣性根,如呂洞賓好酒又好色,曹國舅一心偏執仙道等,這樣多面地描寫更突出神仙的真實性。

《東遊記》中的八仙是來自民間的傳統神仙,開篇即寫道,「八仙何處,演卷從頭顧。」其中的故事可以看出是多起事件的結合體,可讀性也非常之高。

另一部同樣也講述了神仙的故事,並且也含有神魔色彩的小說——《南遊記》,創作者是明代的余象斗,這位作者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創作的結晶,他對通俗小說有著重大的貢獻。

《南遊記》又稱作《南遊華光傳》,顧名思義為華光的傳記,華光是一位極具叛逆精神的人物,其中就有無意中闖入地府偷了仙桃一事,如同孫悟空那般從不循規蹈矩。

小說中寫的是華光的三次投胎轉世,通過他的視角來另類地看待神仙,華光原本只是如來佛祖的法堂里毫不起眼的一盞油燈里的燈花,最終卻能夠修煉得道。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藉助大量的文筆描寫了華光的反抗精神,裡邊的神仙卻反而充當地如同反派般的角色,顛覆了神仙在人們心中的崇尚形象。

在這部著作中的神仙大多都是沒有所作為又成天禍害人間,極度含有諷刺的意味,而華光作為原本被罰從而轉世的小神仙卻能夠從中掙脫,不畏懼更為強大的修仙者。

作者塑造了這麼一位人物,想必也是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故事來引起人們對於社會中不公平現象的不滿,同時也能夠抒發自身對社會負面現象的不忿。

比起《東遊記》的故事性,《南遊記》更加側重於諷刺性,應當也是與作者所處的朝代息息相關,在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中卻有另一群能夠享受奢靡之風的官員。

故事讀來荒誕不經,而同樣的事情卻在現實中上演,這何嘗又不是另一種真實?只有藉助離奇的故事才能夠將現實的朝代現狀揭露開,顯然這也是《南遊記》的意義所在。

被人們合稱為《四遊記》的著作還有最後的一部為《北遊記》,《北遊記》也是出自於余象斗,作為同一個作者的著作,它的諷刺意味也同樣深刻。

正因為作者的對於社會的強烈憤懣,使得他連續創作了兩部作品來批判那些貪婪險惡的現象。《北遊記》取用神魔題材,這次的主角換為了真武大帝。

真武是由玉帝三魂中的其一衍化而來,他也進行了多次的投胎轉世,起初只是將神魂賦予一家劉姓的普通家庭,接著被點化後前往蓬萊山進行修煉。

他的經歷也可謂十分傳奇且曲折,第一次的投胎轉世也只是開始,接著他又在哥躪國開啟第二次的人生,此後又在蓬萊再一次轉世,期間歷經的磨難也非常人能夠通過。

《北遊記》所創造的背景為隋朝煬帝時期,但這部著作並沒有側重描述人間的當權者,而是將神仙中的最高統治者玉皇大帝拉出來,而玉皇大帝又顯然不是一個正面的角色。

人們對於神仙的傳統印象是神性,認為其無欲無求且能夠普度眾生。但《北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卻是集合了大多數人的貪婪、自私等負面人性的一位神仙。

作為主角的真武大帝則是負責揭開那些醜陋的面孔下的真實,他才是神仙中應該有的人物,能夠體諒百姓且不畏懼權威,心中充斥著真正的大義。

余象斗將小說的情節描寫得十分生動且起伏相生,並且他能夠採用「臉譜」化的方法讓人們對於善惡的角色有所區分,至少在創作的小說上就具備了可以吸引讀者的要素。

名著之所以偉大不僅是因為其中的情節有多麼引人入勝,最為精彩之處應當是超越了小說價值本身,即富有時代的特徵性,《北遊記》顯然也實現了這一點。

《北遊記》也含有道教的教義,多處故事都被作者插入了道家的精髓所在,藉此傳播道教的思想。

在古代時人們總是對於神仙人物懷有畏懼不敢多言的情結,正如古代的百姓與當權者的敢怒不敢言,《四遊記》不僅將人們不敢直視且需要仰望的存在寫出來。

這些著作都超越了古代的局限性,並不被所謂的權威所束縛心中對於正義與神仙的客觀看待,又能夠從中創造出特有的精彩故事,想必這也是它們能夠得以流傳的原因。

並且這些遊記中都創造了虛擬與現實的交界點,雖然故事情節相去甚遠,但都是藉助神怪來隱喻作者的創作目的及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2d8ebace9fe4dc739ca3a5272480ef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