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開始,網絡上開始盛行「綠茶婊」一詞,而一提到這個詞,人們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那個「風情萬種」,的民國女子。
而他最出名的莫過於那句:「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
要說林徽因,我們還要從她的早年談起。
1904年6月10日,此時的杭州正是初夏。雖說只是剛入夏,西子湖畔卻早已人流眾多,天氣的炎熱把眾人趕到了湖邊。
正午的一聲啼哭,讓這悶了一上午的空氣不免添了幾分活力。
林長民家又多了一個女兒,林父抱起孩子,兩隻楚楚的眼睛望向了他,好不歡喜。旁邊的祖父也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欣喜之情,給其起名:徽音。(取自《詩經·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為「美譽」之意)
林徽因的童年並不像大多數同齡人一樣無憂無慮的。
父親林長民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善治事」,才華和能力當時都是數一數二的。而其母親出身浙江生意人家,詩詞歌賦這些對他而言很陌生,再加上不擅持家,故此二人感情久久不和。在之後,林長民又娶了一位夫人,更是對林徽因的母親冷落了。作為孩子的林徽因只能對自己的母親深感同情,而自己又別無他法。但因父親對其格外的疼愛,林徽因童年的陰影不免也有些陽光射入。
這裡有一封林長民寫給女兒的信件:可供大家欣賞:
「徽兒知悉,得汝兩信,我心甚喜。兒讀書進益,又馴良,知道理,我尤愛汝。」
不得不提的是,她一直在自己大姑母的教育下長大,大姑母性格和善,但是對女孩子的教育卻極其嚴格,這也成了她日後性格塑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林徽因從小便資質聰慧,六歲時就可代筆祖父,給自己遠在異國的父親寫信。一行姐們中,也就數她最得大姑母的稱讚。
林徽因與梁思成第一次見面是在其14歲的時候,經其父親與好友梁啟超聯姻。一個裊裊妙齡,另一個風姿偏偏,此刻的她怎麼也不會想到,面前的少年會成為她終其一生的伴侶。
1920年4月,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遊歷歐洲,在英國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志要一生研學建築。在此期間,她結識了父親的弟子徐志摩,並對詩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關於她和徐志摩的往事,我們暫先擱置。
1924年中旬,已經回國三年的林徽因,與梁思成共赴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攻讀。在美的時日,梁思成專心攻讀建築學專業。而因當時賓州大學建築系不招女學生的緣故,林徽因一直在美術系學習,直至半年後,因學習優異,被聘用為美術系的助教。從此才有機會在建築課程上作為旁聽。
就在梁林二人赴美一年半後,一封來自大洋彼岸的書信,打破了他們原本平靜的生活——林長民因捲入東北軍閥內部戰爭,不幸身亡。梁啟超在給思成信中寫道:「今天報紙上傳出可怕的消息,我不忍告訴你,又不能不告訴你,你要十二分鎮定。不可因刺激太劇,致傷自己的身體。徽因遭此慘痛,唯一的伴侶,唯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了。林叔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何況更加你們兩人的關係。我從今以後把她和思莊(梁啟超次女)一樣看待。人之生也,與憂患俱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們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強烈的人,但經過若干時候之後,總能拿出理性來鎮住他,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牽動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業,這一點你們雖不可容易學到,但不可不努力學習」。
接到此信後,梁思成一直安慰林徽因,勸其努力學習,不必回國奔喪。
1928年初春二人在加拿大中國領事館舉行了婚禮,婚禮並沒有雙方父母在場。不過因其二人家世顯赫,當時被加拿大媒體爭相報道。
婚禮結束後,二人前往歐洲度蜜月,同時參觀了多數歐洲古建築,並於8月中旬回國。回國後與父親相聚不久,二人便前往應東北大學之邀參加工作,當時的東北大學經由張學良為校長,教育,辦學規模是當之無愧的全國之最。東北大學建築系,便是經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一手創辦,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有用建築系的高校。
工作後的一個月左右,梁啟超在北京病逝,兩人因工作之故,均未回京奔喪。雖此篇主寫林徽因先生,但我依然想藉此引用黃遵憲先生的話歌頌梁任公:「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為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無過於此者矣」。
接著我們講述下上文所提徐志摩與林徽因的往事。
當時的徐志摩,已由父母做主,與張幼儀早早結婚生子。在英國遇到林徽因後,長久陷入愛戀不可自拔。這在徐志摩的詩中便可得知:
在半空里娟娟的飛舞
認明了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裡的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
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雪花的快樂》徐志摩
此時的林徽因16歲,正值妙齡。這美妙的英國文學,讓她深深的熱愛。
不久後林徽因與父親趕回國內,這使得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思念更為劇烈,他給梁啟超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惟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但要講到徐志摩與林徽因的結局,您往下看,便可知曉。
徐志摩在給林徽因的詩中寫道:
這顆赤裸裸的心
請收了吧,我的愛神
因為除了你更無人給他溫慰與生命
否則,你就將他磨成齏粉
散入西天雲。
但他精誠的顏色卻永遠點燃你春朝的心思
秋夜的夢境
憐憫吧,我的愛神。
林徽因在回信中這樣寫: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托出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寫到此刻心中的疑團應該解開了吧?如果還不相信,接著往下看——
泰戈爾知道了兩人的事,在一次偶然的相見中贈詩給林徽因:
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
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
唉。
至此,在外界看來珠聯璧合的兩位才子佳人,因林徽因的理性而結束。
作為後人,我認為我們不必糾結於這位民國女神的感情,而他一生留下的無數成就才應是被後人所銘記的:
林徽因先生曾主導參與設計了國徽的圖案,
認命英雄紀念碑也留有其身影
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的經由她設計完成
吉林西車站也是經其設計的
還有東北大學的校徽。
她留下的關於古建的文獻更是值得一提:
1、《中國建築史》由其協助梁思成完成
2、奈良古建的保護工作
而其發表的古建論文,更是不勝枚舉。還有我們眾所周知關於文學方便的創作,也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財富。
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在年僅51歲便與世長辭,死後遺體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但就是這樣一位女子,經過這麼多年被人的褻瀆。我想這不是林徽因先生的悲哀,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悲哀。
完
————————————————————————————————————————————
以上如有錯誤,還請指點。
如您喜歡,懇請點贊評論。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