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滿天飛 公募人士:降薪已是大勢所趨

2024-06-27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劉宇陽郝彥)繼封頂薪酬金額降至120萬元的消息傳出後,又一條關於公募退薪的傳聞在市場流傳。近期,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有市場傳聞稱,「有公募要求,2023年已發薪酬超過290萬元的部分需要退回」。事實上,年內關於公募限薪、退薪的傳聞從未停歇。有業內人士表示,公募限薪傳聞四起,可能是市場監管加強和行業薪酬制度逐步走向透明化的一種體現。市場流傳的小作文較多,但大多數都真假難辨。不過,成本壓縮和降薪已是大勢所趨。

部分公募機構即將降薪的傳聞尚未平息,新的「動態」又來了。近期,有市場傳聞稱,「有公募要求,2023年已發薪酬超過290萬元的部分需要退回」。不過,針對此事,多家公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還未聽說有相關情況。另有公募機構稱,即使情況真實存在,或僅限於高管和少數績優基金經理。

回顧此前,今年5月,就有媒體報道稱,已有多家公募上報薪酬方案,其中,銀行系公募降幅明顯,有機構上報的年薪上限僅120萬元,也有機構上報的年薪上限為200萬—500萬元不等。

近年來,有關公募行業限薪、降薪的傳言不斷流出,薪酬封頂金額也一跌再跌。從最早的5000萬元到2023年末的300萬元,再到近期的120萬元。多起傳聞甚囂塵上的背後,足以看出市場對公募行業薪酬的關注。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公募市場限薪傳聞四起,可能是市場監管加強和行業薪酬制度逐步透明化的一種體現。首先,隨著近年來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公募行業薪酬水平也水漲船高,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監管層可能希望通過限制薪酬水平,引導行業健康發展,避免薪酬過高帶來的市場不公平和道德風險。其次,這一情況背後反映出一定的市場情緒,是市場對於薪酬制度合理性和公平性的關注。市場參與者對於公募行業高管和基金經理的高額薪酬存在質疑,認為這與他們的業績和貢獻並不完全匹配。因此,限薪傳聞的流傳,可能也反映了市場對此前薪酬制度的不滿和期待改變的呼聲。

從上半年相關的政策要求不難發現,監管早已將目光對準公募行業的薪酬體系。4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完善與經營績效、業務性質、貢獻水平、合規風控、社會文化相適應的證券基金行業薪酬管理制度。堅決糾治拜金主義、奢靡享樂、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風氣。

在江瀚看來,上述規範的落地實施,可能引發行業內部的人才流動。對於那些依賴高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機構來說,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優秀人才流失。然而,這也將促使機構更加注重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的創新,以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從市場的角度看,限薪、退薪舉措可能有助於改善公募行業的市場形象。通過降低薪酬水平,可以減少社會對於行業薪酬過高的質疑和不滿,增強市場的信心和穩定性。同時,這也將促進公募行業更加注重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而非過度追求短期收益和高額薪酬。

有大型公募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目前市場中流傳的「小作文」非常多,且大多數都真假難辨,但行業成本壓縮和員工降薪或已是大勢所趨。當前,強監管背景下,公募行業壓力確實不小。不過,根據該從業人士的親身體驗,雖然降薪對多數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人員流失的情況並不明顯,在他看來,這是因為降薪、限薪是針對整個行業而言的,而非某家機構。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sg/47dbd2452e104e9bd6507ab60197ff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