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半坡文化和仰韶文化都要早的大地湾文化,在甘肃何处发现的?

2020-09-25     乐乐乐开花呦

原标题:比半坡文化和仰韶文化都要早的大地湾文化,在甘肃何处发现的?

甘肃省博物馆

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河南、八千年历史看甘肃。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说明甘肃有着悠久的文明古迹。那么这些文物古迹在哪里?它代表的是什么文化?这就是在甘肃东部发现的大地湾文化。

下面,让我们走进甘肃省博物馆,来揭开这个古老文明中这层神秘的面纱。

甘肃彩陶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实物来看,当代考古发现的大地湾遗址,就在甘肃境内。大地湾文化是我国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主要分布在渭河支流清水河南岸,总面积110万平方米。

1978至1984年,考古人员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的大量遗迹和遗物。

从彩陶的发明,农业的肇始,到大型礼仪性建筑的出现,表明甘肃东部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

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它比大家所熟知的河南渑池仰韶村、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在年代上都要早。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古文化之一。

看看下面这个东西,打人不?

彩陶

宽带纹三足彩陶钵 (距今8170—7370年前)

高12厘米,口径27.3厘米。敞口、弧壁、圜底,三锥足,夹砂红陶。口沿外绘红色宽带纹,内绘一圈红色窄线纹,下腹饰交错绳纹。

再看看这些残片,古人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字符残片

彩绘符号陶片 (距今8170—7370年前)

陶片分别长10厘米,7.8厘米和7.2厘米。在大地湾文化的一些彩陶钵上,绘着红色的独体符号,已发现有“”“+”“×”“‖”等十余种,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

在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这些符号比西安半坡陶器刻划符号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它对研究中国古文字的发展源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是古人的墓葬,这些随葬品是否够丰富?

墓葬

虽然考古发现了这些古人的遗迹,但大地湾最终是缘何而消失的,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专家们猜测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一、瘟疫说

在远古的时候已经有瘟疫,那时的人们对瘟疫还没有太多的认识,抵抗瘟疫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当瘟疫暴发后不得已就迁走了。

证据:从出土的文物上看,人们在离开它之前,并没有把粮食、礼器、量具等重要的物品带走,反倒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灾难让它失掉原有功能和价值,人们才不得不弃它而去。

篝火

二、火灾说

从一些痕迹来看,大地湾遗址很像是一个火灾现场。 可能和当时对火的敬畏有关,或者是对火的信仰有关,因为烧过火以后就不再住人了,就把它废弃了。

三、民族侵入

还有的学者坚持认为是游牧民族侵入进来,破坏了原来的农业,整个甘肃这个区域,马家窑就发展起来了,相对大地湾的重要性就衰落下去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发生了变化,这个古老的文明就这样消失了。

虽然大地湾最终是缘何而消失的,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我想随着大地湾考古的进一步发掘,这一结论是会找到的。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IxMxw3QBd8y1i3sJZG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