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
01
唐德宗征讨藩镇和叛军的战争,一直持续了好几年。这时,已经把叛军李怀光逼到了死角,眼看再加把劲,就胜利在望了。谁知正在这个节骨眼上,长安的近邻却出了一件大事,刚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把唐德宗吓瘫在地。
原来陕虢(今河南三门峡市)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他用毒酒将节度使张劝杀害,自己代理总揽军中事务,随后立即上表希望得到节度使的旌节。而且,他暗中召引李怀光的将领达奚小俊作为声援。
看到奏报,唐德宗顿时傻眼。如果达奚抱晖此时犯上作乱,联合叛将李怀光抗拒朝廷,事情就非常严重了。
因为陕州具有十分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旦达奚抱晖占据了陕地,水路和陆路的运输线就不通了。况且如今朝廷库存的粮食即将告罄,这样一来就等于掐断了朝廷的生命线。如果李怀光和达奚抱晖再联合到一起,左右夹击,那还不要了自己的老命!
02
在这种形势下,朝廷是不可能两面开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人赶赴陕州,用最小的代价平定陕州的叛乱。
但是派谁去进行安抚呢?唐德宗前后寻思半天,才不得已找来帝师李泌进行商议:“陕州的重要性你也知道,眼下这种情况,只能麻烦你跑一趟了。”
于是任命李泌为陕虢都防御使兼水陆转运使,并打算让神策军护送李泌就任。临行前,他问李泌:“需要带多少人?”
李泌回答说:“陕州城三面绝壁高悬,如果攻打该城,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攻克的。我单人匹马到那里去就够了。”
唐德宗问道:“你单人匹马怎么可以进去?”
决心赴敌
李泌回答说:“陕州城的百姓,并不习惯违背朝命,这只是达奚抱晖作恶罢了。如果带着许多兵马到那里去,达奚抱晖肯定会闭守营垒。现在我单人匹马到陕州近郊,达奚抱晖大规模发兵前来,那是不相匹敌,如果他派遣一个低级军官前来杀我,也可能反而会被我策反,我所利用。现在河东的全部兵马都在安邑屯驻,马燧来到朝廷。只希望陛下敕令马燧与我一起离开长安,一路同行,假使陕虢人有心暗算我,也会顾忌日后河东军讨伐他们,这也算是一种造势吧。”
唐德宗说:“话虽这么讲,但朕正要重用你,我宁可失去陕州,也不能失去你。看样子只能另外派人前往了。”
李泌回答说:“其他人也必定难以进入陕州。现在是事变的初期,人心尚未稳定,所以我能够出其不意的挫败他们的阴谋。如果派别人去,再犹豫不决的拖延几天,等达奚抱晖稳定住局面以后,事情就麻烦了。”唐德宗最终还是决定让李泌前往。
03
李泌见到陕州派来上奏的官员,以及正在长安的陕州将领与官吏,对他们说:“皇上因陕州、虢州在闹饥荒,所以不授给我节度使的职务而让我出任水陆运使,打算让我监督江、淮地区的粮运,以便尽快赈济陕虢。至于达奚抱晖,如果在赈济灾民时立下功劳,马上就会授予他节度使旌节了。”
达奚抱晖撒出的探子立刻把这个消息进行了汇报,达奚抱晖悬着的一颗心这才落了地。
李泌将此事告诉了皇上,还说:“陕虢的军民想得到粮食,达奚抱晖渴望着节度使的旌节,我去之后,他们把我当救星一样,巴结还来不及,怎么还会加害于我呢。”
于是李泌与马燧告别京城,一路向西走来。到潼关后,渭北节度使唐朝臣率领步兵、骑兵三千人分布在关外,他说:“我接到秘密诏令,送你前去陕州。”
李泌说:“辞别别皇上时,我已得到圣旨,准许我见机行事。我这次肩负着特殊使命,一个人也不能跟随我。如果有人护送,我就进不了陕州城了。”唐朝臣因受有诏命,不敢离开,李泌写了一纸文书,将他打发回去,接下来继续急速策马前行。
04
达奚抱晖并没有派人来迎接李泌,倒是一路上三三两两的可疑之人不断,都是些达奚抱晖安排的探子。
李泌到底曲沃,在那里夜宿时,不待达奚抱晖下达命令,文武官员们不约而同的来到李泌的住处嘘寒问暖,这是明显的在向朝廷示好啊!
接待完这些观风骑墙的各色人物后,李泌笑着说:“我要办的事情成功了。”
李泌行至离州城十五里时,达奚抱晖终于出来谒见李泌了。李泌称赞他代理诸事保全城池的功劳说:“军中的闲言碎语,不值得挂在心上。你们的职务都一如既往,不会改变。”
达奚抱晖的目的达到了,他感到很高兴,心满意足的告辞了。
单骑赴敌
05
李泌进城任职后,军中许多官兵谒见李泌,都要急着禀告事情。李泌则一概不见,并严令说道:“在更换主帅的关键时刻,军中难免有许多闲言碎语,这都是正常的。现在我来了,代表了朝廷的态度,这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希望大家的心都早点安定下来,我不希望再听到那些不实的谣言。”
此后,心中不安的人都安定下来了。而李泌这时心理也有数了,绝大多数官员还是心向朝廷的,跟随达奚抱晖的只是极少的一小撮而已。所以,他准备和达奚抱晖摊牌了。
第二天,李泌把达奚抱晖叫到住宅中,当头就是一句呵斥:“我现在就可以杀掉你,你相信吗?”
一句话把达奚抱晖给说愣了,呆立当场。同时感觉到后脊梁骨飕飕直冒凉风。
李泌并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马上告诉他说:“我不是因怜惜你才不杀你。我是怕今后有了类似的凶险,朝廷所任命的将帅都无法顺利赴任了。所以,我今天饶你一命,但你必须替我准备酒菜、纸钱,出城去祭奠前任节度使。祭奠完以后,赶快远走高飞,别再进入潼关。等你找到安身之所后,再暗中把你的家小接走。按我的计划去办,我保你不会发生意外。”
唐朝藩镇
达奚抱晖此时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套路的!
这两天陕州的绝大多数官员都往李泌那里凑,造就被朝廷收买了啊。李泌说有能力杀自己并不是瞎说。
此时的达奚抱晖脑子开始飞速的转起来。他当然可以豁出去跟李泌拼一个鱼死网破,但按目前双方实力来看,自己的胜算太小太小了。罢了罢了,按李泌的话去做吧,至少还能保全阖家人的安全。
达奚抱晖回去后给谁都没有打招呼,当天就潜逃了,从此逃亡在外,不知去向。
李泌随后皇上奏报说:“我已经将达奚抱晖打发走了,剩下跟随他参与兵变的那些人人们不值得追查。”但皇上这时腰杆子却无端的硬了起来,几次派使者传达圣意,一定要将那些人杀掉。
李泌没办法,只好把兵马使林滔等五个参与兵变的主要将领押解入京,并再次恳请皇上赦免他们的死罪。这一次,皇上到底还是给了李泌面子,把林滔等人流放到天德军去戍边。
达奚抱晖
李泌这次用计逼迫敌酋逃遁,即开创了一种成功的战例——可以兵不血刃的完胜敌军。那么,他的这些做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1.文臣的胆略不输于武将
李泌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元老,曾经当过三朝帝师。在唐玄宗朝以“神童”的面目闪亮登场,唐肃宗朝有定策之功,唐代宗朝有地方治理业绩,唐德宗朝被迫做了宰相,成为皇帝非常倚重的心腹。
唐德宗遇到难题,找当时没有官职,只是帝师的李泌问策。李泌分析形势,提出自己单骑去解决问题,成本最低。当然,这个风险也很大,但他毅然坚持自己的建议,显示出自己超绝的英雄本色。
2.先放一个烟雾弹
光有胆略不足以成事,还得有计谋。达奚抱晖毒杀上司,篡夺了军权,一心等待朝廷的认可,此时的他肯定是惊弓之鸟。如果朝廷在这个敏感时刻处理稍有不妥当,很可能将其逼反,在这个节骨眼上是要命的。当时的情况是朝廷已经没有钱再来开辟第二战场了。打李怀光的那一路,只给了一个月的粮饷。(最后用了27天成功了,否则后果难料)。
李泌担任防御使兼水陆转运使,奔赴陕虢,名义上是去救济灾民,和达奚抱晖的兵变没有关系,使他惊惧的心尽量放松,起到了麻醉敌人的作用。
狐假虎威
3.狐假虎威——巧妙找个挡风墙
他和迁河东节度使马遂一路西行,安全上有了保障。试问谁敢到马遂的身边去刺杀李泌?如果出了事,马遂是要担责任的。谁刺杀朝廷命官,就是和他马遂过不去。谁没事无故的去得罪这位尊神?所以这个挡风墙用的是恰到好处。
4.甜枣给的恰是时候
事先给达奚抱晖的使者说,自己去陕虢救灾,使地方军民都安定了, 达奚抱晖是首领,有了这样的业绩,朝廷就会认可他节度使的职务。一个甜枣喂过去,让敌首有了盼头。
5.战术运用得当
在没有进城时,有好多文武官员来到他的住处,向朝廷示好,这让李泌对形势有了清晰的判断,了解到达奚抱晖这里并不是铁板一块。既然有缝隙,那就好办了,瞅准时机分别瓦解就是了。
6.能准确把控局面,掌握主动权
见到达奚抱晖,晓以道理。但这样还不足以使他放松戒备。所以,对他手下的来拜访的官兵,则一个不见。这样,让达奚抱晖彻底放松戒备。但不见是不见,对达奚抱晖的实力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中了tl
7.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气度
最后一招,应该摊牌了。由于达奚抱晖摸不清李泌的路子,但自己毕竟做贼心虚,让李泌一顿严厉的训斥,立马就弄得晕头转向。
这时候,要紧的就是淡定,淡定,再淡定。就像诸葛亮唱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又像金庸武侠中的绝顶高手,每当临阵对敌时,总是那么的淡定自若,用自己本身的气场来威逼敌人。一旦攻击,那就是一连串的行动,让敌人手足无措,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8.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开创一条新路
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做绝了。就像古代的攻城大战,高明的战将往往是三面围攻,留一条生路。否则,四面围城,敌人做困兽犹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
网开一面,以夺城为目的;敌人在守城无望的情况下,由于有退路,有生机,从而瓦解了坚守的意志。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作为样板,为后人所借鉴。否则,对付叛乱一上来就动刀兵,成本太高。
结尾:一个文弱书生,凭着他的智慧和胆识,单骑闯敌营,成功化解了一场拥兵割据的潜在叛乱,解决了使唐德宗抓耳挠腮的难题,留下一段千古传奇。至今想起来,还那么令人崇敬和钦佩。
参考资料: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