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读《红楼梦》,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每一次观察书中的人物,都会有新的看法与感受,大家好,我是红楼梦大揭秘,每天为大家推送不一样的原创内容。
难怪《红楼梦》当时是禁书?你看探春什么来历?被康熙视若珍宝!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林黛玉去世,贾探春是最后守在她身边并料理后事的三位亲人之一。
她一出场就显得比迎春,惜春更为漂亮。“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频盼神飞,文才精华见之忘俗。”在旧社会,女孩的前景和受宠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容貌的优劣,探春的美丽决定了她成为元春以外最为受宠的女儿和孙女。
探春与赵姨娘的关系并非一言可以说得清,她当然不喜自己的庶出身份,但若说她一点向母之心也没有,那可真是冤枉了探春,薛姨妈来了以后,贾母托薛姨妈进园子,照看宝玉他们姐妹时,薛姨妈想住在哪里时,本来,探春那里房屋宽敞——但赵姨娘与贾环常去,所以不方便,于是,放弃了探春那里。这里要注意“常去”:探春、贾环、赵姨娘三人在私下里的来往是非常密切的。
探春最喜芭蕉,因自号“蕉下客”。芭蕉直立高大,体态粗犷潇洒,但蕉叶却碧翠玲珑,最符合探春之形象:有秋风之飒爽,兼诗情之雅致。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因身体虚弱,探春、宝钗协助李纨管理家务。众人心中不服,有意试探,结果被探春训斥。后平儿劝诫众人:“那三姑娘虽是个姑娘,你们都横看了他。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畏他五分。”
王熙凤曾经跟平儿讲:“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王熙凤很少佩服过谁,即便是男子,也很少有入她的法眼的,而探春只是一个姑娘家,且是庶出,探春之才能由此可见。
贾探春虽然是庶出,但是他在十二金钗正册里排在了他的姐姐迎春、妹妹惜春、精明强干的凤姐姐和史湘云的前面。贾家四姊妹的名字“元”“迎”“探”“惜”是可以读作“原应叹息”的。作者对他们的命运一概感到悲惨可叹;不过单单把其中的三姑娘探春写成一个才能出众、不同凡响的人物。可见作者对她的偏爱。
但是探春终究是逃不过远嫁的命运,镇海总制周琼寄书为孩子求亲,贾政在江西粮道任上打发家人进京回明,贾母、王夫人同意了这门亲事。赵姨娘道喜:"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还好。"照应花名签上"必得贵婿"之谶。
贾母洒泪道:"三丫头这一去了,不知三年两年那边可能回家?若再迟了,恐怕我赶不上再见她一面了。"照应"恐哭损残年";"上轿登程,水舟陆车而去","到了海疆,路上风恬浪静",照应"清明涕送江边望""一帆风雨路三千"。
那么如此被作者偏爱的人物探春是什么来历呢?探春在当时映射的人,跟康熙的关系合适非常亲密的,因为就是康熙的三女儿——固伦荣宪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康熙帝第三女,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年正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六月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年十九岁。
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册封为固伦公主,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康熙皇帝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乾隆皇帝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都是因为得到皇帝的特别喜爱才受此封号。能得到这样的称呼赏赐,可见康熙对自己三女儿的视若珍宝!这跟贾母和王夫人对探春视若珍宝不是一样的吗。想必之下惜春和迎春就没有那么大的存在感了。
固伦荣宪公主生前,康熙曾四次亲自去蒙古探视她。康熙有五个女儿都是嫁到了蒙古,但是得此殊荣的仅她一人。不管是因父女感情,还是因形势需要,反正这位公主的地位是远高他人之上的。并且,在康熙第一次废掉太子后不久,康熙就亲自下旨,诏荣宪公主回京探视父亲。清朝对公主的管制是很严格的,出嫁后的公主基本是没有回宫机会的,而康熙在自己最难过、内心最脆弱时,把这个女儿叫到身边,可见她在康熙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乌尔衮比三公主大三岁,是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孙子,固伦淑慧长公主是孝庄太后的第五女,这样来看,乌尔衮还是皇太极曾外孙。康熙帝对乌尔衮十分赏识,他在康熙五十八年,还跟随康熙帝出征,不过在康熙六十年,逝世于军中。而荣宪公主在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岁。
固伦荣宪公主远嫁大漠,在那个时候蒙古可不是什么旅游圣地,是一个苦寒之地,生活非常的艰苦,蒙古包的住宿条件跟自己家的亭台楼阁,当然是不能相比的。跟探春的远嫁,不是一样的吗。
清朝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清政府对蒙古王公贵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采取和亲政策。清朝有100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康熙时期)的100多年间,先后下嫁了7个公主到今天的赤峰地区。这些公主去世后,清政府都要在当地修建公主陵墓,并且派遣专人护陵。荣宪公主陵墓附近的十家子村,其实就是荣宪公主的守陵户。固伦荣宪公主的婚后日子还是不错的,活到了57岁,死后厚葬于内蒙古巴林右旗。
固伦荣宪公主墓地势较高,若沿河岸公路处向北,需绕行一阵,上上下下,直见几处水泥桥墩,才可辨清其地所在。桥墩再北,那处明显的古建筑地基,就是荣宪公主园寝。园寝平面呈正方形,后为靠山,前望河水,真正天造地设。
公主园寝上原应有宫门、享殿、佛殿、宝顶等建筑,今均已随风而逝,杳无影像。唯可见的,是遗址之上,几块螭首,一段赑屃残余而已,螭首上或可见额篆,也并不清楚了。旁边左近,是不少巨大的坑,或者是毁坏者所致,或者是盗掘者刨挖所致。
曾读一篇考古文章,写公主墓中出土一狮钮水晶印,为公主之印,又曾在赤峰征集到一马钮水晶印,与出土之印形制颇相似,推为公主之旧物。此印九字,“一张琴一卷书一溪花”,古韵绵长。整个遗址上,一片萧瑟,荒草青天。
荣宪公主的遗体保存极好,1972年出土时,虽埋葬240多年,皮肤仍有弹性,宛如生人一般,躺在棺内的荣宪公主尸体面部朝上,头南脚北,头戴金制凤冠,腕套金镯指戴戒指,足蹬大红缎满帮绣花靴子,身穿多层服饰,最外面的是一件光彩夺目的珍珠团龙袍。后经测量,荣宪公主身长156厘米,发辫漆黑,辫子长75厘米,两股大辫垂至臀部,辫梢似有扎缠。棺木南侧及东侧均放有一个骨灰罐,分别盛放着额附乌尔衮及公主之子琳布的骨灰。
红楼有一梦,引无数后人尽痴迷!感谢大家能抽空仔细阅读完,本文是红楼梦大揭秘一些小小的见解与看法!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由红楼梦大揭秘原创,欢迎收藏关注,希望能为喜欢《红楼梦》的朋友们提供借鉴,同时也欢迎各位客官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