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划出一块地,几百年没人敢动,为什么清帝死活要一分为二?

2020-10-15     乐乐乐开花呦

原标题:朱元璋划出一块地,几百年没人敢动,为什么清帝死活要一分为二?

朋友们,我们不妨先来看1个官职,著名的“两江总督”。这个官名,最初可以追溯到清初的“总督大学士”,当时清军刚刚占据江南之地,此官的使命是“招抚南方”。

从“总督大学士”到“江南(省)江西(省)河南(省)总督”,再到“江南(省)江西(省)总督”,到康熙后期就开始被简称为“两江总督”。

这个两江总督,中后期管理的地盘,跟官名对不上号,这是为什么?这就要提到“江南省”……

江南省的辖区,大致包括现在的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西部分地区、浙江部分地区。明清以来,这块土地可谓富得流油,是全国最有钱的地区之一。并且,这里的人才也很多,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这样一块好地,清朝皇帝却看着不顺眼,最终写下大大的“拆”字。早在1661年的顺治帝手里,江南省就被分为“江南右”“江南左”。到1667年的康熙帝年间,更是直接改名:“江南右”叫“江苏”,取江宁府、苏州府首字;“江南左”改名“安徽”,取安庆府、徽州府首字。

如此以来,两江总督就不再是管辖江南省、江西省,而是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以及后来从江苏分裂出来的上海。那么,为什么清朝皇帝要拆江南省呢?

中国的古代王朝讲究“大一统”,清朝的皇帝自然也要大权在握,绝对不允许地方出现分裂势力。而江南省的强大资源储备,让皇帝并不放心,这是1个现实的问题。

你想想,古代的通讯手段少、交通又不便捷,万一地方强人闹事,就会让朝廷很被动。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要削弱地方的实力,让强人变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凝聚力就会集中在朝廷。

所以,江南省就被一分为二,大大减少这块土地对皇权的潜在威胁。不过,还有1个问题,江南省被分割,为什么要竖着割不是横着割?

这个也是有讲究的,绝不是随便切一刀,也是大局上的考虑。在清朝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已经明显呈现北方穷、南方富的情况,而就江南省内部而言,也是北部穷、南部富。

所以,横着割,就会分成南北两块,不仅老百姓容易生怨言,而且地区经济的差距会被越拉越大。竖着割,就能让2个新省都被公平对待,也可以说分配比较均衡。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明朝皇帝就不这么干?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定的,后辈皇帝就不好动手改变,“江南省”前身是“南直隶”,是以南京、凤阳为中心划出的一大块区域。

简单总结一下答案,为什么清朝要拆分江南省?清朝皇帝为防止有人利用江南省来割据造反,出于皇权大一统的需要,就把江南省生生给拆成2个省。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BCJrKnUBd8y1i3sJdI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