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关于“金缕玉衣”大家基本上都耳熟能详,阳Sir这里想就“玉”这种在古代墓葬中极为特殊的艺术媒介,简单地分析其象征意义:
一、玉,为石之精也
在汉之前,中国人便有使用玉材的喜好,新石器时代亦有在丧葬中大量用玉的习俗。玉,是石头的一种,虽性质相同,却质地有异,玉为“石之美者”,为“石之坚者”。
金缕玉衣
而大量普通的石头,更加突出了玉的稀少和珍贵!加之,玉与易腐的人类肉体相比,更能算得上是永恒观念的最好象征物。
二、玉人,不朽的转化
这种特殊的敛具,文献中又称之为“玉衣”或“玉匣”,但是如果细致观察,他的设计却更接近于玉人,也就是一个玉制的人体!
举几个例子:
1.均有着极为明显面部特征
玉衣面部
刘胜和窦绾玉衣都有特意表现出来的鼻子轮廓,而且窦绾甚至还有玉质的双耳,每一张面部上,还开三孔表示眼睛和嘴巴。
2.身体四肢表现解剖特征
一体化躯干
刘胜的玉衣,躯干与四肢,手与足也分开制作,最后以金丝相连缀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身体部分。
3.浑圆的臀部,与突出的阳具
阳具
从这两点就能看出,衣服的概念在刘胜和窦绾这里,基本已经完全消失了,反而更加强调了其作为“玉人”,可以延续性与生殖的功能。
也就是说,此时易腐的尸体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不朽的“玉人”!
三、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除了人体外部的转化,人体本身也需要进行转化:
短管状的玉来塞耳与鼻—玉塞
较大的玉用来塞口—玉晗
还有两块来塞住肛门和生殖器—玉塞
两手之中还握着玉器—玉握
玉塞
如此,用不朽的玉器来堵住人的九窍,去防止人体精气的泄露,又完成了一次转化过程!
四、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当然,转化为“玉人”的理想,并非虚无缥缈,在刘胜墓中,便出土了一件小小的玉雕人像。
玉人
文献和玉雕所表现的仙人,虽然有人的外形,但其特殊的色泽和质地,便表明他们已经化为永恒、得道成仙。而刘胜和窦绾追求的,正是如此!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ABmC13QBeElxlkkacU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