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为何曹操当年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2020-09-28     乐乐乐开花呦

原标题: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为何曹操当年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仅用了 三千死士,几天时间便成功击败曹爽 ,夺取了曹魏最高政权。 因此,许多人就有疑问,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曹操当年那些老部下呢?难道就没有人出来管一下吗?有,而且还很多。那么为什么司马懿还会成功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司马懿很能活,当年和他一起侍奉曹操的人基本都死了

司马懿发到高平陵之变时,他已经70岁了,在三国乱世,绝对是高寿。但是当年和他一起侍奉曹操的人,可就没他那么高寿了。

高平陵政变发生在公元249年,那时曹操的五大重要谋士及五大良将都早已经死了。其中贾诩活到了公元 223年,武将张郃活的最长,活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公元 231年死去,死去原因是被司马懿故意陷害的。(司马懿强制张郃追击诸葛亮,诸葛亮设伏,射杀张郃)

曹操时期重要大臣不起作用,那么曹丕时期的呢?曹丕时期有四位顾命大臣,分别是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其中曹休死的最早,公元228年去世。曹真其次,公元231年去世。陈群最后,公元 237年去世,即使这样,离高平陵政变还有12年之久,因此他们也都无能为力。

不管是荀彧、郭嘉、程昱,还是五子良将,这些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都死在了司马懿的前面。从曹操死了,到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这中间隔了30年,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几乎死绝了。

曹氏宗亲受到严重抑制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曹家的皇室宗亲哪里去了?那些各地的藩王为什么没有动静呢?其实他们是想有作为, 但是却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没有实力。而造成他们没有实力的罪魁祸首是曹丕。

曹丕初登大位就颁布一条诏令, 让各地藩王返回驻地,无事不得进入京师洛阳。而且对各藩王的管理相当严峻,每位藩王配备一名监国使者 ,使者负责监视藩王的举动。严格到什么程度呢?

当时任城王曹爽暴薨,曹丕诸兄弟齐聚洛阳为曹爽发丧。事毕后曹植因为和曹彪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想多说两句话,即使这样,监国使者也不让,催促曹植赶快走。

任城王暴薨。诸王既怀友于之痛。植及白马王彪还国,欲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

当时的曹氏诸藩王,名为藩王,其实只是高级囚徒。他们的亲兵不能超过三百人,而且这三百人还都是老弱残兵,没有一点战斗力。所配备的吏从也都是一些无能之辈。这样的实力,朝中发生任何大事,基本上都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曹氏宗亲,既不能参政、也不能领兵。他们政治上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远离朝堂的他们,不管曹魏政局发生多大的变化,他们其实都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手上一无权,而无兵。对曹魏政局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指望曹氏宗亲,来制约、甚至是反击司马懿,保卫曹魏,显然痴人说梦。

曹爽不得人心,那些活着的老部下,都支持司马懿扳倒曹爽。

曹爽本身没什么大本事,没有建功立业,而且资历非常浅,他是曹睿临终前,被曹睿突击提拔进入中枢,制约司马懿的。和司马懿这样功勋赫赫、四朝元老相比,曹爽就是个渣渣。

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三国志》

曹爽弄走司马懿之后,他独自执政,胡作非为,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非常不得人心。

爽饮食车服,拟于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晏等会其中,饮酒作乐。-《三国志》

曹爽的所作所为,别说司马懿看不下去了,就是当时曹操留下的老部下,就是当时的元老勋臣都看不下去。所以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得到了元老勋臣的大力支持。在元老勋臣们看来,司马懿除掉曹爽,是为曹魏除去祸端、帮曹魏止损,拨乱反正。

高平陵之变时,曹操的当年的老部下,已经所剩无几就,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支持司马懿,站在司马懿这边。典型的就是高柔、蒋济。

高平陵之变时,高柔、蒋济、司马懿、王凌是横跨曹操、曹丕、曹睿、曹芳的四朝元老。高柔、蒋济在高平陵之变中,坚决站在司马懿这边,对抗曹爽。

至于王凌,他对曹爽是没有好感的,但是他对司马懿也没有好感。高平陵之变时,王不在中枢,而在镇守淮南,所以他无法参与高平陵政变。

在这样的情况,除掉曹爽,是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曹魏重臣的统一共识。除掉曹爽是人心所向,既然如此,不管什么人都不宜提反对意见。否则就是曹爽的同党,遭到朝野的一致反击。

曹爽不是正宗的曹氏宗亲,和曹操没有血缘关系

曹魏正统皇权世系是“曹操-曹丕-曹叡”这一世系,那么曹爽和曹操、曹丕、曹叡是什么关系呢?

曹爽是大将军曹真的儿子,而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曹真本来叫秦真,追随曹操以后,被曹操收为养子,于是改名曹真。可见曹爽和曹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曹氏宗亲。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诛灭曹爽三族时,杀的都是曹爽的家人和亲信,基本上没有涉及“曹操-曹丕-曹叡”到这一世系的曹氏宗亲。换句话说,司马懿杀的是曹爽,不是曹操的家人。那么包括曹操老百姓在内的其他人有什么资格过问呢?

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变其姓。-《魏略》

所以,曹爽和曹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曹操的养孙罢了,关系非常远。

司马懿杀的是曹爽,并非曹氏宗亲,当然没有太多人反对。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9OTr0nQBURTf-Dn5rJ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