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后,金国为什么不灭了刚建立的南宋?
文/炎炎谈历史
靖康二年二月丙寅日,北宋灭亡,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的龙袍。三月,金军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然后押解徽钦二宗及宗族、大臣等五千余人,加上各行业的能工巧匠等,总共不下十万人,返回金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
金军走后,留下张邦昌做这个伪皇帝,张邦昌知道自己做不了皇帝,又不敢得罪金国,所以知道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赶紧让位。
赵构幸免于难
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宋钦宗赵恒的弟弟,南宋的首任皇帝。
赵构,说起来比徽钦二宗有气节,当初金兵第一次包围汴京之时,赵构不畏生死,自请前去金营议和。当时,正巧赶上宋朝的勇猛之士姚平仲,想趁夜捉住金国元帅,于是当晚偷袭金军营地。
金国迁怒于赵构,同去的张邦昌吓得伏地大哭,而赵构却一副视死如归的气势,金国上下都认为赵构是宋朝送去的假皇子,要求另换人质,宋朝又换了五皇子赵枢前去金营。
经过这件事,赵构受到朝野的一致肯定,第二次金兵围开封城,他奉命再次出使金营,这次中途被劝阻下来,所以才没有被俘虏。赵构被授予兵马大元帅,集结兵力,率兵救援京师,金人听闻后怕被切断退路,所以匆匆带着俘虏的队伍撤退。
靖康之变后
靖康之耻后,赵构称帝,赐死了张邦昌。可是他却是内忧外患,建炎二年,金兵再次兵临山东,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等发动兵变,后来韩世忠等人起兵勤王,赵构才得以复辟。
经过这许多的劫难,赵构的独子却因惊吓过度而死。
金国屡屡来犯,又被乱臣所逼,赵构心力交瘁,变得胆小如鼠,他对于抗金战争不做任何部署,只一味派使臣向金国乞降,哀诉自己在南方的处境。
金兵再次南侵
但是并没有换来金国的同情,九月,金兵渡江南侵,赵构带领臣僚继续南逃,逃至宁波、舟山、浙江。金兀术紧追不放,后来韩世忠率领八千兵马将金兀术被困黄天荡,最后,金军用火攻,火烧宋军船打开缺口,狼狈北返。
金军又在南京被岳飞打败,从此再不敢渡江。岳飞通过北伐夺取了伪齐政权控制的土地,收复建康。
屈辱求和
直到建炎四年,金兵撤退,赵构在杭州建立行都。赵构因为担心宋钦宗回朝继承皇位,又害怕军人得胜回朝专横难制,而且朝廷财政不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回朝。
赵构任用主和派的秦桧,绍兴十 一年,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表示议和的决心。遂同金朝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朝称臣纳贡,每年上贡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送给金统治者的正旦、生辰等的贺礼也“以巨万计”。换来南宋二十年的安稳。
二十年后,宋金陈兵边境,但是今夕往日,金国内部矛盾频发,金国的北方草原蒙古人强大起来了,金国失去南下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