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国的大门是被西方列强优质的洋枪洋炮打开的,近代中国之所以被欺辱,被人按在地下摩擦,除了清政府腐败窝囊之外,还有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武器落后,这直接导致双方在交战之时,呈现我方被敌方碾压的态势。
中国武器制造真就这么差劲么?确实,在晚清时期,中国所用的枪炮主要依赖外国进口,自家生产的也多是早先明朝留下的旧款,而新研制出的枪炮,除了外形比明朝的体积更大以外,几乎没有太明显的优点。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抬枪,这种枪重达30多斤,长约两米半,射击时必须有两人协同完成,一人负责抬枪,一人负责射击,所以得名“抬枪”。这种枪看着挺威风,威力也比之前的鸟枪要大一些,但到底还是过于笨重,不便于使用,算不得好枪,在与敌对战的时候难免吃亏。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清朝后期统治者还限制火器的使用,让官兵继续练习骑射,认为只有骑射精湛的兵,才是最优等的精兵。由此可想而知,当西方列强拿着枪架着炮来打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军队还拿着腰刀弓箭与之对抗,如何能不败?
清朝在武器制造上就一直这么废吗?那倒也不是,在康熙年间,曾有一位天才枪械设计师,名叫戴梓。他曾帮清军研制过多款优质枪炮,甚至还发明了类似机枪的火铳,实乃神人也。
戴梓出身官宦之家,自幼饱读诗书,心存大志。虽然诗文出众,但他最喜爱的还是机械制造,尤其对火器制造颇有兴趣。
戴梓在火器制造领域很有天赋,譬如他曾在吴三桂叛乱之时,向带兵平叛的康亲王,献上了一款名为“连珠火铳”的新武器。这种枪有两个铳机,内存28颗弹丸,扣动扳机后可连发,与现代机关枪有很多相似之处。
除了连珠火铳之外,戴梓还曾奉命制造了“子母炮”,此炮在平定噶尔丹叛乱时立了大功。后来他又仿制了荷兰人打造的“蟠肠鸟枪”,让康熙龙颜大悦。
屡出佳绩的戴梓因其高超的发明被康熙器重,有幸被调到南书房任职,之后更是进入养心殿,一时间风头无两。然而人红是非多,得势的戴梓被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诬陷,不仅丢了乌纱帽,甚至全家都被流放关外,日子过得极惨。
戴梓远离了朝堂,清政府就再也找不到能研制先进武器的人了,再加上后来闭关锁国,武器制造越发落后于人,才有了后来被欺辱的事。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3kgFqXQBLq-Ct6CZ4K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