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敗亡後,臧霸等泰山諸將歸順曹操,只有一人始終不服

2020-10-13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呂布敗亡後,臧霸等泰山諸將歸順曹操,只有一人始終不服

泰山諸將長期處於半獨立狀態

東漢末年,兗州泰山郡以及青、徐二州的山海地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長期處於半獨立狀態。以臧霸、孫觀、吳敦、尹禮等為首的所謂「泰山諸將」在這裡據險自守,既反抗官府,又劫掠州郡,並參與曹操、呂布、袁紹之間的混戰,成為這個特殊地區的特殊勢力。

曹操與呂布交戰時,臧霸等人一直依附呂布,但呂布敗亡後,曹操非但沒有乘勝收復泰山等地,反而對臧霸等將領「厚結納,遂割青、徐二州附於海以委焉」。正式由於曹操的以德報怨,臧霸軍團在後來官渡之戰時,堅定地站在了曹操一方,「數以精兵入青州,」不但抵制袁紹勢力發展,而且主動出擊,使袁紹兩面受敵,有力支持了在官渡正面作戰的曹操。

昌豨多次反叛謀求完全獨立

袁紹勢力被消滅後,臧霸等人因功被封為列侯,長期替曹操鎮守泰山及徐州等地。但「泰山諸將」中也有不安分的傢伙,這個人叫昌豨,當時被封為東海郡太守。建安五年,劉備殺車胄、奪徐州,此人發動叛亂投奔劉備,後來被曹操親自統軍攻破後投降。

官渡之戰期間,昌豨再次割據東海發動叛亂,不過隨著袁紹大軍的敗退,曹軍大將張遼、夏侯淵很快被抽調出來平叛,昌豨所部再次投降。這兩次叛亂都得到了曹操的赦免,昌豨的東海太守一職也得以繼續擔任。當然,這不是曹操特別寬大,而是擔心殺了昌豨會導致臧霸等人的叛亂。

曹操五次赦免,但第六次下了狠手

可惜,曹操的厚待並沒有讓昌豨感恩戴德,反而導致他多次叛亂。《三國志蜀志·請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說「曹操五攻昌豨」,可見反叛之頻繁。但到了公元206年,袁紹勢力被全部消滅,青州袁潭、并州高幹也相繼平定後,最後解決昌豨被提到日程上來了。

當昌豨第六次反叛時,曹操派遣大將于禁前往征討,于禁與昌豨是老朋友,又是泰山郡老鄉,因此,昌豨很快就投降了,以為能夠再次得到赦免。于禁麾下「諸將以為豨已降,當送詣太祖(曹操),禁曰:諸君不知公常令乎!圍而後降者不赦。夫奉行法令,事上之節也。豨雖舊友,禁可失節乎」。隨後,涕而斬之。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tw/-1u2IXUBLq-Ct6CZHt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