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福建日報】綠色礦山風景獨好

2024-08-12     湘陰資訊基地

《福建日報》頭版報道!

《綠色礦山風景獨好》

一起來看

香樟、山杜英、黃金寶樹、四季桂……10日,走進上杭紫金山植物園,各種品種的植物讓人目不暇接。誰能想到,這樣的一個植物園,竟然是在金銅礦礦區中。

植物園、茶園、江濱公園……得益於持續性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這樣的美景隨處可見。

紫金山金銅礦是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起點,1993年公司從開發紫金山金礦起步,30年成長為全球範圍內從事銅、金、鋅、鋰等金屬礦產勘查開發及工程技術應用研究的大型跨國礦業集團。

站上紫金山金銅礦區海拔近800米的觀景平台,俯瞰露天采場,只見數十輛車上下穿梭,新開採的礦石通過溜井和運輸巷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幾公里外的選礦廠。

極目遠眺,一塊塊綠色的草皮、灌木叢,與正在開採的土黃色裸露帶形成鮮明對比。紫金山金銅礦安全環保總監許輝標介紹,開採後的作業面,達到條件的及早通過人工復綠,儘可能減少水土流失。

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紫金山金銅礦生產全過程。「將地勘、採礦、選礦、冶金、環保五個環節統籌研究和全流程控制,形成『礦石流五環歸一』礦業工程管理新模式。」許輝標說。

30年發展,紫金山金銅礦總結出「分層治水、截短邊坡、土壤改良、植物選擇」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並舉的快速植被恢復技術,對堆場、廢渣、尾礦邊坡等進行綜合整治。

以解決礦山渣場、廢棄地生態恢復問題為例,礦山先採用工程措施理清水路、穩定邊坡,再鋪植本地草固坡綠化保持水土,然後以馬尾松為主混種秋楓、香樟、油茶、紫薇等闊葉、豆科植物,通過配置多樣性的植被群落有效保護生態平衡。

截至今年7月底,紫金山金銅礦共投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費用近8.3億元,其中投入植被恢復資金2.54億元,實施綠化作業面積2.34萬畝。

紫金山金銅礦的成功經驗得到了諸多認可,先後榮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國家級綠色礦山」等稱號;2021年,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獲評「國家水土保持示範工程」。

去年,「紫金山綠色礦山建設案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GN)出版物《Geoparks Going Green》,向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展現紫金山綠色礦山發展與地質遺蹟保護並舉的創新實踐與成效。

作為首批國家礦山公園,紫金山目前已成為以主碑、副碑、露采場、植物園、茶園、玫瑰園、江濱公園等為主要景點,以紫金地質礦產博物館為主要研學點,集研學、科普、旅遊、休閒於一體的熱門景點。

神奇的地質景觀、壯觀的工業場景、先進的生產工藝、美麗的生態環境,構成紫金山地質公園獨特的魅力,成為一座永遠挖掘不盡的「金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及研學團隊走進紫金山,通過科普學習、實地考察,切身感受開發與保護的有機結合。據統計,礦山每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填補了福建省礦山旅遊的空白。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劉慧蕊

審核:黃小紅

監製:游華東

漳平新聞 2024-8-9

《龍岩新聞聯播》專訪漳平市委書記馬桂秋:龍頭延鏈 科技強鏈 環境穩鏈 打造閩西南地區有區域競爭力的工業強市

漳平市重點項目攻堅戰役指揮部辦公室攻堅簡報(第6期)

廣州市花都區總工會到漳平開展對口合作交流活動

漳平:浪漫七夕相約圓潭 點亮鄉村奇妙夜

漳州市「尋訪陳元光入閩開漳文化足跡」主題調研採訪活動走進漳平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e6e454bf1ea470ed13c3def6746bf3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