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閩台體育交流的工作部署,建設我市閩台棒壘球區域發展中心,以此帶動棒壘球等青少年特色體育項目合作交流,日前,我市制定出台《龍岩市閩台棒壘球區域發展中心建設方案》。
《方案》由市體育局、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市教育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旨在融入全省「1+4+10」閩台棒壘球交流服務體系構建,建設1個市級閩台棒壘球區域發展中心,推動棒壘球運動在我市的推廣和發展,常態化開展兩岸青少年體育項目合作交流,為建設龍岩市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貢獻體育力量。
方案明確
區域發展中心建設由市政府統籌,組建工作專班,下設綜合協調組和競賽訓練組,並明確工作職責。《方案》提出,要創建閩台棒壘球區域發展中心「聯動學校」。2024年—2026年,每年評出「聯動學校」15所,每個縣(市、區)1所以上,3年共45所。其中小學以推廣和普及棒壘球運動為主,中學採取「市隊縣辦」的模式,在連城縣創建初、高中各一所棒壘球高水平特色「聯動學校」。
方案要求
《方案》也對學校的訓練場地、課程項目、隊伍建設、器材裝備、時間保障等提出要求。比如「聯動學校」一、二年級開展迷你棒球或軟式棒壘球課程,三年級以上開展男子棒球、女子快投壘球課程;今年年底前至少配備1名棒壘球專職體育教師,建立校級棒球隊或快投壘球隊,每周安排訓練3次以上,每次不低於90分鐘等。
方案提出
《方案》還提出,不斷加強棒壘球教練員隊伍建設,區域發展中心聘請不少於3名專業棒球或快投壘球教練員(其中至少1名全職台灣教練員);每年舉辦市級聯動學校校際聯賽,將棒壘球納入市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組織參加省錦標賽、省運會等各級各類賽事;與台灣建立棒壘球交流機制,每年舉辦1次以上閩台棒壘球活動;規劃建成廣龍棒壘球文化交流基地、閩台棒壘球融合發展基地、棒球主題公園等項目,項目建成後可滿足國家A級賽事的承辦需求;籌備成立市級棒壘球運動協會,負責開展裁判員、教練員的培養、認定工作,推廣群眾棒壘球運動,開展龍台棒壘球交流工作。
來源:龍岩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劉慧蕊
審核:陳俊毅
監製:游華東
漳平新聞 2024-7-26
漳平市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三次會議
中華民族青年學習交流營到漳平開展考察交流活動
漳平市衛生健康局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颱風工作
漳平市迅速召開防禦颱風「格美」工作視頻會議
漳平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項目通過專家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