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中國青年報】福建龍岩:廢棄礦山「開」出蝴蝶蘭

2024-08-12     湘陰資訊基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報道!

《福建龍岩:廢棄礦山「開」出蝴蝶蘭》

一起來看

昔日廢棄荒蕪的礦山,如今變成了蝴蝶蘭生產基地,一簇簇潔白無瑕的蝴蝶蘭在這裡組培、生長,銷往全國各地,不久前一批蝴蝶蘭苗還遠銷法國。這就是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龍潭鎮楓林村的蝴蝶蘭基地,在基地周邊還有一大片草坪和木屋,旁邊立的一塊牌子上寫著「龍潭鎮·蝶戀花露營基地」,這片基地現在成了附近村民和龍岩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8月9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這裡看到前來露營的年輕人,她們有的帶著孩子一早從市裡出發,到基地燒烤、露營、採摘,「現在更喜歡帶著孩子來鄉間,接觸原生態。這裡空間大,小孩子可以在這邊玩,我們大人可以輕鬆聊天。」一位90後母親告訴記者。

在楓林村蝴蝶蘭基地種植大棚里,花農正忙著打包新鮮的蝴蝶蘭。「今年七夕節前,蝴蝶蘭訂單迎來高峰,這兩天,我們就向全國各地發送了2萬枝鮮切花。」龍岩市萬花園林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凡生告訴記者。

龍潭鎮·蝶戀花露營基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攝

龍岩市民們帶著孩子來露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寧迪/攝

目前,龍潭鎮建成了5萬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和組培室,同時規劃建設1000畝的農業綜合體項目。「一方面,我們推動本地蝴蝶蘭基地建設,提供技術支持,讓基地做強做大,帶動更多村民增收;另一方面,引進更多企業共同發展,推動產業集聚。」謝凡生說。

很難想像,這片現代化的蝴蝶蘭基地曾是煤渣遍地、天空灰暗的礦區,龍潭鎮黨委書記吳才開形容說:「我們之前流傳著『礦區不穿白,塵染件件黑』的說法」。龍岩市永定區龍潭鎮曾是「一煤獨大」的礦區鄉鎮,高峰時曾有大大小小500多家煤礦,小水泥廠遍地開花。隨著礦業的無序開發及資源逐漸枯竭,地面塌陷、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漫天揚塵等各種生態問題開始顯現,生態治理與轉型發展顯得尤為迫切。

過去楓林村煤礦開採場景。龍潭鎮人民政府供圖

「2013年以來,龍潭鎮逐步關閉小煤礦、小煤窯,不符合環保標準的污染企業一概不引進,同時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吳才開說。

後來,當地政府決定把已經停止開採的煤礦進行修復,楓林村的廢棄煤礦是最早開始修復的,在逐步恢復生態的同時,龍潭鎮也在積極尋找轉型發展之路,經過多次招商引資和集體討論,「大家都覺得發展蝴蝶蘭產業最好。」吳才開介紹,2016年起,龍潭鎮引進以蝴蝶蘭培育為主體的萬花園林公司,將蝴蝶蘭產業確定為龍潭鎮特色主導產業。

龍潭鎮楓林村蝴蝶蘭基地展銷的蝴蝶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攝

為了更好地為經濟發展鋪就生態底色,龍潭鎮不斷加大生態修復力度。2022年6月,永定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項目被列入全國首批生態修復示範工程。負責工程的施工總承包單位明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賀斌介紹,該項目總投資5.48億元,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通過實施煤矸石清理、水土流失治理、水生態修復、土地復墾、植被恢復五大工程,全力打造南方傳統小煤窯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示範區。

生態恢復之後,近年來,隨著整個龍潭鎮興起蝴蝶蘭熱,電商、運輸、水苔種植等產業也同步發展,還延伸出花盆、包裝等上下游產業,帶動近2000人在相關產業上就業,年人均收入達4萬元以上,年增加收入近8000萬元。

8月9日,直播銷售蝴蝶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攝

蝴蝶蘭產業也給龍潭鎮的年輕人帶來了就業機會。「看,這是我們的主打品種,它的品相好、花形美,保鮮期也長。」當天,一名主播正通過直播推介備受歡迎的白色蝴蝶蘭。在楓林村蝴蝶蘭基地,記者看到,除了白色的蝴蝶蘭外,還有紫、粉、黃等各色蝴蝶蘭亭亭玉立,競相綻放。

「蝴蝶蘭的寓意是『幸福向你飛來』,生態環境的改善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幸福生活。」吳才開表示,下一步,當地政府將推進蝴蝶蘭文化產業園、產業景觀大道、蝴蝶蘭文化街、蝴蝶蘭綜合展示廳建設,「推動休閒、觀光、度假、研學、文創等美麗經濟加速發展,為礦區鄉鎮綠色轉型發展闖出一條新路。」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劉慧蕊

審核:黃小紅

監製:游華東

漳平新聞 2024-8-9

《龍岩新聞聯播》專訪漳平市委書記馬桂秋:龍頭延鏈 科技強鏈 環境穩鏈 打造閩西南地區有區域競爭力的工業強市

漳平市重點項目攻堅戰役指揮部辦公室攻堅簡報(第6期)

廣州市花都區總工會到漳平開展對口合作交流活動

漳平:浪漫七夕相約圓潭 點亮鄉村奇妙夜

漳州市「尋訪陳元光入閩開漳文化足跡」主題調研採訪活動走進漳平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158d26b4318f247e9c3d678461e596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