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驛站

2023-12-25     湘陰資訊基地

原標題:小城驛站

從少年的美好,到中年的無奈,同學已到了退休的年齡,唯願歲月靜好!同學中有不少「老漂族」,隨子女到異地帶孫,體驗「隔代親」的彌足珍貴;更多的,尤其是大老爺們,則留守家鄉,享受生活的那一份閒靜。無論是棋牌室里的怡然自得、九龍江畔的揮桿垂釣,還是木棧道上的休閒健身、運動場裡的揮汗如雨,都無法揮去內心深處的孤獨與失落。我雖願獨處,泡一杯清茶,電視機前看一次球賽,或是翻幾頁閒書……但每每還是會隔三差五地來到「驛站」,與三五同學一起,感嘆人生,重敘同學情。

這裡所說的「驛站」,無非是常有同學相聚的地方,城北雙擁路上的閩西日報發行站便是其中一處,同學老基是發行站的負責人。驛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五十平米不到,里外兩間,裡間有一套五座木沙發,就是我們暢聊的場所了。這裡茶是普通,人卻很好,人氣自然是極高了。

打開微信,同學中老夫的「每日一圖」、老基的「龍岩快報」總是如約而至。時間久了,分享「每日一圖」、轉發「龍岩快報」是老夫、老基的日常,每日欣賞瀏覽則成了大家的習慣,同學之間的距離感也拉近了。老夫很早就去了省城,攝影是他的業餘,同學中已是小有名氣的攝影家了,感謝老夫。老基成為報社人的時間不算太長,因其人緣極好,同學中也有尊稱他為「賴總」的。當然,老基的敬業自然是公認的。這裡的人口基數小,加上近年來報業受新媒體的衝擊,主動訂閱地方報紙的越來越少了。老基時常要奔走於單位企業、鄉村農戶,更要從細節處做好報刊發行工作。在驛站,我們也會時常聊起報紙上的「那些事」,我們成了第一撥讀報人,驛站里總是滿滿的正能量。

老基的「驛站」雖小,卻是我們尋找記憶的出發點。一日,聊及中學畢業時我們曾結伴前往老基的洋坑老家,那是個極其偏僻的小山村,坐車到鄉鎮後還要翻山越嶺徒步幾十里,歷時兩三個小時才能到達。當年的洋坑之行,老基家人的盛情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老基說:「如今公路已經開通,驅車就可以直達洋坑了,什麼時候再去?」周末,我和阿選、天山隨老基開車來到洋坑,天山還饒有興致地沿途拍照。小村雖美,但老基兄弟幾年前已舉家搬遷至縣城居住,我們的午餐只好安排在鎮上餐館。再到洋坑,老基熱情依舊,然而我們的心中還是有一絲惆悵……

阿寶是高級農藝師,人稱「張高師」,退休後作為五老之一的「老專家」加入關工委,負責農村「種子工程」工作,他還受聘市振興鄉村特派員。阿寶個頭不高,但聲音洪亮,是個熱心人。位於城中心和平路一側的阿寶茶室也是大家經常光顧的地方,同學們稱之為「驛站」,卻也一點不為過。阿寶茶室實在是小,不到十平,且外寬內窄,一個冰櫃,一張茶桌和四五個椅子就填滿了整個房間。茶室雖小,卻也頗具文化氣息。阿寶夫人是當地農民畫非遺傳承人,兩三幅字畫、幾方奇石,把小茶室布置得很是得體。置身茶舍,品一杯香茗,悠閒自在。我和阿傑時常到阿寶茶室蹭茶,兩三家五六個人茶室就滿員了。阿寶很是健談,常常是一邊泡茶,一邊講述種茶和制茶技藝,從農業農村政策到鄉村振興,從果蔬種植到田間管理,無所不談,讓人很是受用。

阿寶茶室常常會有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村種植戶。阿寶經常到鄉村開設農業知識講座,深入田間地頭教授種植技術。時間長了,許多農民進城也喜歡到阿寶茶社面對面諮詢,或是送上自家的南瓜、芋頭……「我們經常麻煩張高師,張高師學識豐富,簡直就是我們的『活字典』。」農戶陳動情地說。阿寶茶室雅致,令人心曠神怡。

城東泰哥「會所」也是同學們經常光臨的驛站。泰哥經營酒類批發已有幾十年,是個行業能人,更是同學中的暖心人。「會所」其實是泰哥的煙酒批發倉庫,倉庫很大,足有上千平米。倉庫的右邊是一排兩層簡易搭蓋,那是泰哥的辦公室和廚房,倉庫一角有一張茶桌,圍坐泡茶,抬眼望去,白酒啤酒、飲料糕點,應有盡有,堆得像一座座小山似的。

知足常樂、育輝,石頭和我是這裡的常客,鄉下的同學偶爾進城也會把這裡當成驛站,泡個茶道個好,泰哥再忙都會停下手中的活招呼我們。那天,我和育輝照常來到驛站,育輝最是懂得生活,提議道:「泰哥,這裡不應該只是泡茶,同學間偶爾可以喝點小酒嘛!」泰哥回應說:「那是自然,小酒這裡有的是,就看你能喝多少了。」又是一個周末,育輝一大早從市場買回了一大坨羊肉,親自送到泰哥小廚房,泰哥夫人則是忙活了一下午。那晚,同學幾個,自然也少不了選和知足常樂,我們喝著醇厚的小酒,嚼著美味羊排,驛站里充滿溫馨。其實,泰哥心中一直有同學,每次有酒業活動,他都會邀上同學,擺上幾桌。如今,從事酒業的人多了,泰哥除了做酒以外,還連帶批發糕點,泰哥堅持面向大眾、薄利多銷,一心一意把生意打理得最好。越來越多的同學會到泰哥的「會所驛站」,順便捎帶點酒水點心,以解日常所需。同學之誼,如酒綿長!

驛站,我們的心靈驛站;驛站連著同學情,驛站是一座橋,讓同學之間走得更近了。今年夏天,我回到老家鎮上,和驛軒閣、阿幫他們一起打造了菁華家庭教育和睦工作站,驛軒閣當了站長,家住岩城的不蕭邦還專程回鄉祝賀呢!其實,工作站也是我們的驛站,鎮上的同學往來這裡可以歇個腳,當了一輩子老師的我們在這裡說家教、做家教,聊家庭、陪孩子,也算是極有意義的退休生活了。

相聚歲月如歌,回首同學情深。願我們在今後的日子裡擁有更多這樣的驛站,相遇更多熱心的同學,真誠地互道一聲:歲歲春無事,相逢總玉顏。同學安好!

(文:盧范坤;圖:林長全)

編輯:劉慧蕊

審核:陳俊毅

監製:游華東

漳平新聞 2023-12-22

十一屆漳平市政協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召開

漳平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學習專題報告會

漳平市召開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

漳平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召開

《榜樣8》在漳平市黨員幹部中引發熱烈反響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bc98f51d7c2351302bb70141b6f0e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