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豬到人臨床輔助性異種肝移植取得成功

2024-05-24     湘陰資訊基地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雲南農業大學合作,成功將基因編輯供體豬的肝臟移植到一位巨大肝癌患者身上,這是全球首例豬到人臨床輔助性異種肝移植。

5月17日,安徽醫科大學孫倍成教授團隊和雲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團隊合作,在合肥成功將10基因編輯供體豬的肝臟移植到一位71歲右葉巨大肝癌的男性患者身上。5月24日是術後第七天,患者已經能夠下地行走,肝功能恢復,沒有發現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應,凝血系統無障礙,移植豬肝每天有200ml左右金黃色膽汁分泌,經CT和B超證實移植豬肝臟肝動脈、門靜脈、肝靜脈血流正常。

科研團隊正在把來自雲南的基因編輯豬的肝臟移植到患者身上

世界著名異種移植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陳忠華教授說,本次案例表明中國科學家異種肝移植技術站在了世界最前沿,是豬到人臨床輔助性異種肝移植髮展的一個里程碑。

著名異種移植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授 陳忠華

安徽醫科大學孫倍成教授介紹,此次肝臟異種移植患者為右葉巨大肝癌患者,經治療無效,隨時可能出現肝臟破裂,基於同情、緊急和需求的原則,充分徵得家屬和患者知情同意,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分別召開學術、臨床新技術倫理、器官移植倫理及動物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這例患者異種輔助肝移植研究。手術中首先切除患者右肝巨大腫瘤,剩餘的左葉肝臟不足以滿足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於是將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小型豬基因編輯與異種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自主開發的514克重的10基因編輯豬(11月齡,體重32kg,雄性)肝臟移植到患者右側肝窩內,手術順利進行,即可分泌膽汁。

移植後患者肝臟CT圖

左一為孫倍成 左三為魏紅江

雲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介紹,此次使用的10基因編輯供體豬是目前全球新的一種多基因組合,敲除3個糖抗原可克服超急性排斥反應,過表達3個蛋白可有效緩解急性體液排斥反應,過表達另外3個蛋白可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同時可以減輕移植後的炎症反應,過表達hCD47可減輕排斥反應。由於採用的豬種為滇南小耳豬,成年豬體重在50至70kg之間,器官大小與人更匹配。

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小型豬基因編輯與異種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在雲南省科技廳投入7000萬元項目經費的長期支持下,搭建了小型豬品種選育、基因編輯和體細胞克隆技術創新與利用、器官移植供體豬構建、高級別手術室及術後護理等完整的技術體系,先後開發了單個到10個基因編輯的異種器官移植供體豬,技術全球領先。

來源/雲南廣播電視台

記者/楊華 田衛峰 安徽合肥報道

編輯/田川

責編/張海琳

七彩雲端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6ba84293c1da1c6797dfb73ac34e94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