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批「雲南好人」名單發布!有你認識的人嗎?

2023-12-26     湘陰資訊基地

原標題:2023年第三批「雲南好人」名單發布!有你認識的人嗎?

近日,雲南省文明辦發布了

2023年第三批「雲南好人」名單

張向陽等22人入選

一起來認識他們

張向陽,男,1984年5月生,中共黨員,雲南省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岩土工程與地下空間研究所總工程師。他憑著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突出的科研創新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帶領雲南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岩土團隊開展一系列科技項目,在建科院隧道地質超前預報關鍵技術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科技創新從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紙上談兵,張向陽紮根一線、潛心科研,撐起了工程安全質量的「一片天」。

芮體江,男,1974年3月生,中共黨員,麗江市種子管理站站長。自2009年擔任站長以來,芮體江大膽創新,探索出了管理有效的種子市場監管制度。他立足種業實際,積極主動爭取項目、研究課題,播下科技助農的種子,最終結出科技興農的果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芮體江先後被授予雲南省2013—2015年度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工作人員」「全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先進個人」稱號,獲得「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三等獎。

王莉,女,壯族,2002年4月生,共青團員,雲南省松茂體育訓練基地皮划艇隊運動員。王莉從小就是一個體育「好苗子」,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2017年,她加入雲南省皮划艇隊,接受專業訓練,不管酷暑嚴寒,從不中斷訓練。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始前,王莉被選入中國龍舟隊。儘管跨項,但她一路展現出了出色的綜合能力。最終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中斬獲女子12人龍舟200米、500米、1000米直道競速賽的冠軍,成為雲南省歷史上首位亞運會三金得主。

楊勝義,男,1975年1月生,昭通市綏江縣郵政分公司鄉郵投遞員。15年來,他在綏江縣最難行郵路之一的農業—大沙—互助郵路上,累計投遞郵件、送出包裹數量達8萬餘件,從未丟失一封郵件、一個包裹;投遞途中他無償為村民捎帶物品1.5萬餘件,返回途中幫群眾帶農特產入城銷售。他用行動踐行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宗旨,先後被評為昭通市第五屆「勞動模範」、雲南省2021年「最美快遞員」、昭通市2023年「敬業奉獻道德模範」。

劉東才,男,1948年5月生,中共黨員,保山市騰衝市工信局退休幹部。不管在什麼崗位,劉東才把主要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農業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上。他先後研發和推廣了多個受農民歡迎的專利產品,用科技助農,有效減輕了農民農業生產的辛勞。如今,已年過七旬的劉東才依舊紮根于田間地頭,將對土地的熱愛、農民的牽掛轉化為一項項惠農技術,助力鄉村振興。他先後被國家科技部表彰為「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被雲南省科技廳認定為「雲南省科技特派員」。

楊瓊,女,漢族,1980年4月生,中共黨員,紅河州石屏縣帥虹豆製品有限公司包裝車間主任。楊瓊始終把產品質量放在企業生產的第一位,嚴格執行生產工序和工藝標準,嚴把產品質量關。面對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楊瓊帶領團隊刻苦鑽研,使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她先後獲得「紅河州勞動模範」「雲南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紅河好人」「紅河州道德模範」等榮譽。

倪華,男,布朗族,1996年8月生,中共預備黨員,普洱市景谷縣碧安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倪華的家鄉在普洱市景邁山,他從小便有一個音樂夢。成為一名特崗教師後,倪華利用自己的音樂專長,在學校成立了一個「愛的樂團」,課餘時間教孩子們唱歌,拍攝推出了「小記者系列」「倪老師和小朋友們系列」等短視頻,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大山裡的孩子。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倪華一直探索用音樂的方式、用自己的力量,推動鄉村學校美育,讓孩子們在美育中認識美、感悟美、創造美。

羅永才,男,哈尼族,1976年生,中共黨員,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勐臘鎮補蚌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他總是把群眾放在心頭、把責任扛在肩上,用行動帶領群眾描繪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收穫了群眾滿滿的稱讚。補蚌村先後被評為「雲南省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國家級森林鄉村」。羅永才先後被表彰為西雙版納州第六屆「勞動模範」、雲南省脫貧攻堅獎「扶貧好村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趙祖龍,男,1939年11月生,中共黨員,大理州祥雲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作為一個「退休不離崗,技術不離身」的老人,趙祖龍60多年如一日,心繫群眾、情系農業,開展農業推廣工作,造福群眾。先後被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楊舟繁,男,1969年7月生,中共黨員,怒江州蘭坪縣河西鄉九年一貫制學校老師。1988年至今,楊舟繁紮根山區教育事業,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教學。他不僅幫助孩子們走進學校接受教育,還為困難學生墊付課本、文具等費用。在楊舟繁和其他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越辦越好,孩子們一個接一個走出大山。他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名教師的初心和使命,被表彰為「雲南省優秀教師」。

廖春花,女,1940年生,中共黨員,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供銷社退休職工。多年來,廖春花帶領村民在荒山植樹300多萬株,總計育林15400畝,讓曾經的一片片荒坡再披綠裝。廖春花牽頭成立苗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帶動當地村民增收。她先後獲得「三八綠色獎章」「全國綠化獎章」「雲南省勞動模範」「全國十大綠化女狀元」等榮譽。

鄭德楊,男,1984年生,中共黨員,臨滄市第一中學科創中心主任。多年來,鄭德楊堅守著對教育事業和科學的熱愛,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科技教育能手。他以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推動邊疆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在學生心中種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種子,點亮孩子們的「科學夢」。

張萍,女,1970年生,文山州硯山縣彩藝文化藝術培訓學校校長。她牽頭髮起了助力鄉村文化發展的「彩雲計劃」公益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張萍夫婦利用寒暑假到硯山縣那奪村為當地留守兒童和孤兒教授舞蹈課,組織孩子們到外地參加表演等文化活動,幫助60多名孩子到雲南省藝術學院附中、昆明市藝術學校等院校繼續學習舞蹈,為孩子們開闊眼界、提升素質積極創造機會。

代富文,男,1972年生,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鎮龍泉社區灰街子社居民。二十多年來,他無償照顧同村孤寡老人雷雲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他照顧雷雲昌老人的事跡成為十里八鄉群眾交口稱讚的佳話。

顧勤言,男,1988年生,楚雄州楚雄市新村鎮綜合應急救援隊隊員。自2010年以來,他先後獻血58次,總獻血量22800毫升,兩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只要得知有輸血需求,無論是鄰里鄉親,還是陌生人,顧勤言總是盡力給予幫助。楚雄州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經常說:「無償獻血,顧勤言總是第一個。」在顧勤言看來,獻血只是一件平常事,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會一直堅持。

阮寧,男,1948年生,麗江市永勝縣期納鎮法律服務工作者。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20多年來,阮寧經常騎著電動車走村串寨,開展法律宣傳,義務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每年法律諮詢案件數都在500件以上。他是全省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中最年長的一位,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農民律師」。2018年,他被評為「全省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

范全飛,男,1979年5月生,曲靖市宣威市田壩鎮新民村委會色科村村民。2022年2月6日,在客運車上,面對窮凶極惡的持刀歹徒,范全飛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與歹徒搏鬥,全身多處受傷,最後在其他乘客的協助下,將歹徒制服並移交公安機關。范全飛被評為「雲南省2022年度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張寬,男,1983年生,玉溪市江川區星雲街道河咀社區陸家咀村村民。2022年8月24日中午,張寬在一家餐廳內等待取餐時,遇到一名持刀歹徒挾持一名女子。他挺身而出,與另外兩名外賣小哥合力將歹徒制服,成功解救被挾持女子,維護了餐廳安全。張寬作為成員之一,獲得雲南省「見義勇為先進群體」榮譽。

楊學清,男,漢族,1987年3月生,雲南省水文水資源局麗江分局職工。2023年8月23日下午,一輛載滿貨物的大貨車在麗江市寧蒗縣瀘沽湖至紅橋鄉的公路上突然自燃,外出工作的楊學清和同事發現險情後秒變「消防員」,迅速到路邊尋找水源,一起用水質監測取樣桶接力取水,合力將火撲滅,使滿車貨物得以完好保全。

余貴榮,男,1979年10月生,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裝備技術中心維檢事業部安裝檢修部員工。2023年6月3日,余貴榮途經寧湖公園(安寧)發現有小孩落水,他立刻翻過三米高欄,跳入水中施救,在後續趕到的群眾的協助下,成功救起落水小孩。余貴榮見義勇為不留名,被救孩子的家人最後是通過網絡媒體才找到了他。多年來,余貴榮不顧個人安危,一次次挺身而出,先後救起過5名落水兒童,書寫了見義勇為的英雄故事。

陶金明,男,1988年2月生,普洱市思茅區雲仙鄉桃子樹村村民。陶金明的堂弟陶永生在3歲時被診斷為先天性智力殘疾,陶永生的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因病去世後,陶金明便將堂弟陶永生接到了自己家中。2012年,陶金明結婚後,夫妻倆一如既往照顧堂弟陶永生,至今已有十餘年。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兩個兒子從小就幫著一起照顧叔叔,一家人用愛心詮釋了手足情深。

柳成麗,女,1987年8月生,曲靖市馬龍區王家莊街道永發社區永發一組村民。柳成麗的丈夫2015年因白血病醫治無效去世,面對欠下的12萬元醫療債務和年老體弱多病的公婆,她咬牙獨自撐起整個家。2022年7月,婆婆桂巧鳳因病住院,柳成麗全程陪護,寸步不離,沒有一句怨言。多年來,她無怨無悔,悉心照料公婆,演繹了感人的親情故事。

一起為他們點贊!

向好人學習!

來源/雲南發布

編輯/馬賢敏

責編/馬雁南

七彩雲端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03df69b6d44f140451f401e85704b7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