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封王」趣事:王爵如其人,多數則徒有虛名

2021-03-30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太平天國「封王」趣事:王爵如其人,多數則徒有虛名

封侯拜將,乃歷朝歷代帝王所要重視之頭等大事,兄弟出生入死,協助你建立江山,自然要給別人相應「名分」,否則大夥會鬧情緒(如造反),不利於建設和諧社會。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洪秀全玩「封王制度」,先是冊封「首義五大王」,東、西、南、北、翼,後則是「濫封」,接連封了2300位王爺,實在有意思。封王容易,可取名卻不容易,既要體現個人才華、君主寓意,又要避諱,是一件相當燒腦之事。所以,太平天國封王時出現了許多「趣事」:有些王爵如其人,大多則名不副實,如「求王」,為什麼是「求」,到底求了誰?

首先,說說哪些「爵如其人」之諸侯,他們對得起所封之爵位

1855年4月,因叛徒施紹垣出賣,林鳳祥被俘虜,受凌遲而死,當時他的爵位是侯爵,靖胡侯。後來,洪秀全追封林鳳祥為「求王」千歲,這「求」是什麼意思呢?林鳳祥到底在「求」誰?答案是「求」援軍。林鳳祥在阜城、連鎮兩地苦苦等待天京派來的援軍,一等就是一年,以致錯過突圍最佳良機;援軍呢?半路已經被截殺,可林鳳祥還不知道,還在苦苦「求」著。

1854年8月,曾天養在旋湖港殺敗湘軍水師,陣斬褚汝航、夏鑾、沙鎮邦、陳輝龍等曾系四大悍將,焚燒戰船無數,取得大捷。隨後,曾天養率3000精銳紮營城陵磯,阻止湘軍進犯湖北。此時,湘軍悍將塔齊布率4000兵馬趕到,雙方爆發遭遇戰。曾天養一看是塔齊布,不由得想到好友林紹璋在湘潭慘敗,於是跨上戰馬,沖入敵陣找塔齊布單挑。可是,曾天養年事已高(64歲),一槍刺中塔齊布戰馬後,卻墜落馬下,被湘軍亂刀砍死,斬掉首級。曾天養死得壯烈,所以洪秀全追封他為「烈王」,實在夠壯烈。

1851年9月,羅大綱率3000精銳攻破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1852年4月,羅大綱率2000精銳,拚死突圍,打開缺口,太平天國得以順利轉移出永安。1852年10月,羅大綱繼續作為先鋒大將,攻益陽、克岳州、下武昌、破金陵,威震敵膽。羅大綱作戰之勇猛,無需多言,哪裡有危險,他就去哪裡;一去哪裡,哪裡就安全。張德堅《賊情彙纂》評價「羅大綱僳悍機警,賊中號為能者,然因非粵西老賊,功在秦日綱上而不封侯王。」1855年8月,羅大綱與同是天地會出身的張國梁激戰,被炮火擊中,可依然不撤退,陣亡沙場。羅大綱如此驍勇,洪秀全追封他為「奮王」,奮鬥之王。當然,這也是對他早期不得封王之一種惋惜,因為不是拜上帝教成員,羅大綱奮鬥一生,戰功赫赫,卻不得封王。

再次,談談那些徒有虛名,名不副實之「王爵」,趣味性十足

1851年12月,洪秀全在永安分封「首義五大王」,東王楊秀清轄東方各國,西王蕭朝貴轄西方各國,南王馮雲山轄南方各國,北王韋昌輝轄北方各國,翼王石達開無轄地,羽翼天朝。太平天國地盤太小,東、西、南、北各國,自然是管不了的,總不能讓西方英國聽話,東方日本聽話,南方越南聽話,北方俄羅斯聽話吧,很逗。石達開呢?羽翼天朝,就是守衛天朝安全的意思。然而,石達開還真的是翅膀硬了,直接「飛」走,脫離洪氏江山,最終「飛」到大渡河,被凌遲處死。燕王秦日綱,寓意「燕地」之王,希望他能攻入北京,驅逐韃虜。然而,秦日綱所部北伐援軍半路慘敗,被無名小將暴揍,連北京是啥樣都沒見到。豫王胡以晃,寓意「河南」之王,希望他平定中原,可他一生都沒踏入河南半步。

天京事變後,洪秀全發誓永遠不再封王,可還是接連封了眾多諸侯,多數名不副實。安王洪仁發、福王洪仁達,兩位草包兄長,不但未能「安定國家」,「帶來福氣」,還逼走了石達開,成為天國滅亡原因之一。干王洪仁,「幹事之王」,可所頒布之《資政新篇》壓根沒實行;事情還沒「干」成,洪秀全直接以安慶失守罪名革掉他所有職務。英王陳玉成,作戰勇猛無敵,曾經打殘了湘軍最精銳李續賓部6000餘人,威震敵膽。然而,陳玉成實在不夠「英明」。安慶失守後,陳玉成接連犯下錯誤,還聽信牆頭草奏王苗沛霖之所謂「良策」,在壽州被誘捕,受凌遲而死。忠王李秀成,寓意「萬古忠義」。然而,李秀成的「忠義」還是沒能堅持到最後。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大談「招降」十策,貌似晚節不保。

最後,談談那些「濫封」的諸侯王,「爵位」很搞笑

中國常用漢字3000字,洪秀全封王2300人,如何給王爺取名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很簡單,漢字不是每個字都適合封王,如賤、卑、屈、辱、罵、丑、窮、傻、呆、豬、馬、牛、羊、狗、貓,等等。此外,太平天國等級制度異常森嚴,下級必須要避諱上級,用字不能有衝突。洪秀全既然能「濫封」2300諸侯王,自然是做不到「名如其人」,他只能拿出絕招了。洪秀全腦洞大開,先是封一幫為列王(大夥統稱),後則乾脆直接在「王」字前面加三點水,意思是「小王」。這就有意思了,「王」字加三點水,就是「汪」,讀起來很搞笑。比如,康小王,「康汪」;忠小王,「忠汪」;英小王,「英汪」;愛笑王,「愛汪」。不得不說,洪秀全真厲害,這「王爵」起名也是醉了。

總而言之,太平天國「封王」趣事多多:有些王爵如其人,多數則徒有虛名,實在有意思。尤其是「王」字前面加三點水,「汪」,趣味十足。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何太平天國會滅亡了。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sg/CfT7gHgB9wjdwRpvMX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