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綏:美過張妼晗,賢過曹丹姝,硬過劉娥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2023-12-30     雪地有林深

原標題:鄧綏:美過張妼晗,賢過曹丹姝,硬過劉娥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電視劇《清平樂》已經完結,劇中讓人們印象深刻的女子,除了徽柔,恐怕就只有張妼晗、曹丹姝、劉娥了。

張妼晗貌美,被仁宗寵愛一生;曹丹姝賢惠,與仁宗攜手共渡一生;劉娥硬氣,為仁宗的盛世之治打下了基礎。可以說,她們三個,是宋仁宗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女子。

如果,有一個女子能夠集合三人優點為一身,美過張妼晗,賢過曹丹姝,硬過劉娥,會是怎麼樣的一種存在呢?

歷史上,還真的有這樣的奇女子,她便是東漢時期的和熹皇后鄧綏。

就讓我們一起來八卦一下。

鄧綏畫像

鄧綏有多美?

史書上,對於後宮子女的容貌,通常都是匆匆一筆帶過,甚至許多人,連容貌的描寫都沒有。

但在鄧綏這裡,卻是一個例外。

五歲的時候,鄧綏就因為長得美麗可愛,讓全家人都寵愛她,尤其是鄧綏的奶奶,太傅鄧禹的老婆,就對她寵愛不己。並因此還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大人們對鄧綏刮目相看。

當時,鄧老夫人年事已高,老眼昏花,因為寵愛鄧綏,想著幫她梳理頭髮,卻不小心讓剪刀傷到了鄧綏後額,鄧綏忍痛不說話。旁邊的人看到了,覺得奇怪,小孩子受傷了,怎麼沒有哭出來呢?鄧綏說:「奶奶那麼疼愛我,幫我剪髮,我怎麼能夠讓她傷心呢?所以就忍著咯」。

十三歲的時候,鄧綏的父親鄧訓過世,鄧綏很悲痛,白天黑夜地流淚,三年沒有吃過鹽菜,憔悴得不得了,連親戚都認不出來。

可是即使是這樣,憔悴的鄧綏入宮時,依然引來驚艷。

後長七尺二寸,姿顏姝麗,絕異於眾,左右皆驚。

論身材,鄧綏「長七尺二寸」,相當於現在的身高170左右,可以說是鶴立雞群了;論容貌,鄧綏「姿顏姝麗」,和她一起入宮的人,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她的;論影響,當時見過她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都驚嘆不已。

鄧綏:姿顏姝麗,絕異於眾

當然,一名女子,倘若只有外表的光鮮,也沒有什麼稀奇的。鄧綏不僅容貌漂亮,而且氣質內涵更高。

和《清平樂》中的曹丹姝一樣,鄧綏出身於名將世家,爺爺鄧禹是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父親鄧訓是護羌校尉,叔叔鄧鴻擔任度遼將軍,曾經大敗北匈奴。

將門女子多英姿。鄧綏不僅英姿颯爽,而且還滿腹經綸。

和少年時候的曹丹姝一樣,年少時候的鄧綏酷愛讀書,六七歲便能夠讀《史書》,十二歲就精通《詩》、《論語》。家裡那些長兄們每每讀到不懂的地方,就經常找鄧綏請教。

因為把心思都花在讀書上面,所以鄧綏就沒有學習女孩子的女紅這些事情。她母親看到了就說:你不學習女紅,而是每天都在那邊讀書,難道以後長大了還要當女博士不成?

為了不讓母親生氣,鄧綏就白天的時候學習針線刺繡等一些古時候婦道人家要學習的事情,到了晚上再誦讀史籍經傳,家人都叫她「諸生」。鄧綏的爸爸覺得她與眾不同,很小的時候,便常常把自己的大小事務拿出來,和她商議。

也因為這樣的經歷,讓鄧綏從小就有眼界,很早就了解的天下大事,為她以後執掌朝政,奠定了基礎。

當然,和曹丹姝一樣,鄧綏也是一個典雅大方,隱忍內斂的女子。

《清平樂》曹皇后劇照

還沒有做皇后的時候,作為貴人的鄧綏,對當時的皇后陰氏就表現出了事事謙恭,時時謹慎的表現。每次看到和陰皇后穿了同樣顏色衣服,立馬就換,和陰皇后一起的時候,不敢正坐,更不敢和她站立在一起, 一起走路的時候,也只敢佝僂身軀以示謙卑。漢和帝每次和她們聊天談話,她都不敢在陰皇后之前發言。

當然,對待宮人們,鄧綏也是倍加恩寵籠絡,從來沒有因為他們是下人而加以顏色過。自己平時穿衣著裝,也沒有什麼艷麗的服飾和裝飾。

後來,漢和帝因為鄧綏長得漂亮又有德行,很寵幸她。陰皇后因為寵愛日漸衰落有所記恨。鄧綏於是開始裝病,每次漢和帝要見她,都說生病了不方便,以免陰皇后嫉妒猜忌。

漢和帝一開始,和宋仁宗一樣,生的皇子都早早夭折。作為賢惠的妃子,鄧綏也是為此操碎了心,經常一個人在那邊流淚嘆息,看到人家說面相能生的,屁股大的女子,便經常推薦她的夫君,讓漢和帝有所安慰。

當然,這樣的結果,就是鄧綏和曹皇后的結局一樣,一生都沒有能夠育有自己的子女。

後來,陰皇后看到自己處處都被新來的鄧綏比下去,不知所措,於是便要行巫蠱之事,想要加害於她。有一次,漢和帝生了一場重病,陰皇后就私下和人說:「要是我得意了(和帝死了做了皇太后,鄧家就不會有一個人能活著。」

陰皇后畫像

鄧綏聽說了,傷心地對身邊的人說:「我入宮之後,什麼事情都盡心盡力去服侍好皇后,她不但沒有護佑我,還要歸罪於我。我看我還是和皇上一起去了好。上可以報答帝恩,中間可以免除鄧氏一族的災禍,下也能夠避免高祖劉邦戚夫人的人彘下場。「

於是便要飲藥自殺,有個叫做趙玉者的宮人連忙阻止她,騙她說皇帝那邊有人傳信,說漢和帝的病已經大好了。

鄧綏相信了趙玉的話,第二天漢和帝果然真的好了。很多人都說,這都是鄧綏心中的至誠之情感動了上天。

所以,不久之後。陰皇后就因為巫蠱的事情被廢。鄧綏百般勸漢和帝不要廢除陰皇后,反倒更加堅定了他廢后的決心。

皇后被廢,鄧綏便覺得替她傷心,於是就說自己病得更加嚴重了,關閉自家門戶,不見任何人。

群臣看到鄧綏如此賢德,便紛紛奏請鄧綏為新任的皇后。

漢和帝很快就同意了。鄧綏卻又退卻了三次,才勉強手書表章感謝皇帝恩德。

鄧綏·《班椒傳奇》劇照

初做皇后之後,鄧綏更加地仁厚寬和,賢良淑德。當時,東漢王朝勒勛燕石,國力鼎盛,四方來朝,各個國家都爭著把那些珍奇財寶貢獻到後宮之中,自從鄧綏即位之後,就把四方的珍寶貢獻給禁絕了,只讓他們每年提供一些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來讀讀書,寫寫文章而已。

對於身邊的外戚們,不論是做皇后之前,還是做了皇后之後,鄧綏都管得很嚴格,每每漢和帝要給皇后家裡人加官晉爵,鄧綏都很講規矩地拒絕了,所以終漢和帝一朝,鄧綏的哥哥鄧騭也不過是虎賁中郎將(相當於現在的中央警備團團長,負責保衛國家最高領導人)。

宋仁宗和曹皇后有各種的愛恨情仇,可是他們在一起的人生卻很長,相知相伴數十年。不過漢和帝就沒有宋仁宗的好運氣了,在鄧綏立為皇后的第三年,漢和帝就駕崩而去,留下25歲的鄧綏,和偌大的東漢王朝。

孤兒寡母守天下,一直以來,其實都是最不容易的。曹魏被司馬家纂權,北周被隋文帝奪權,後周被趙匡胤豪取,都是因為孤兒寡母。

漢和帝的兒子劉隆是普通的孤兒,甚至是可憐的皇家孤兒,因為他當時出生才一百來天,依照漢和帝以往的皇子的命運,最終他也熬不住早夭的悲劇。

可是鄧綏卻不是普通的寡母,她是比劉娥還要硬氣的寡母,皇太后。

漢和帝畫像

漢和帝駕崩之後,鄧綏先是說漢和帝長子劉勝有痼疾不宜為帝,調為平原王,然後迎立剛出生一百天的漢殤帝,漢殤帝夭折之後,又立年幼的漢安帝劉祜,臨朝稱制,把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接著鄧綏又賞賜周、馮貴人,安穩人心。此後,還憐愍陰皇后因罪而廢,敕免因她而流放的親屬回原籍,赦令歸還資財五百餘萬。

當時,宮中丟失了一篋大珠。鄧綏想著如果要嚴刑拷問,一定會有無辜的人,於是自己親自檢閱宮人,察言觀色,偷竊的人立馬自首服罪;然後又有漢和帝時候寵幸的吉成,被駕車的侍從誣陷有巫蠱的事情,通過嚴刑拷問已經供人了罪狀。鄧綏卻覺得吉成之前一直在先帝左右,平日待之有恩,都沒有什麼惡言,現在這種表現不合人情,於是自己叫有關人等進行核實,結果,是駕車人自己所為。後來,鄧綏又把宮中老弱不堪任職的人,都派遣回家,自己還親自去檢查閱問,一天就免遣了五六百人。

通過這幾件事情,鄧綏又樹立了自己的威望和恩德,宮中沒有人不嘆服的,大家都認為鄧綏聖英明哲。

漢宮殿

搞定了後宮,鄧綏就把精力放到了前朝。

當時,民間都因為鬼神難測,到處祭祀拜佛,求神問鬼。鄧綏卻覺得鬼神最是難以徵信的,太多的祭祀白白浪費人力物力財力,於是就讓有司把那些不合禮典的祭祀都廢除了;同時,又赦免自光武帝以來那些因為犯了妖言巫惡,以及因為馬家、竇家受到牽連的人,幫他們都平反,讓他們可以以平民的身份生活生存。此外,包括杜絕珍玩服飾、減少郡國貢品。斥賣上林鷹犬、簡約帝王喪制等等,減少奢靡之風,節約奢侈浪費,為國家省下了許多的錢糧資源。

漢安帝被立為皇帝第二年,鄧綏臨朝稱制第三年,京師洛陽發生乾旱,為了求雨,鄧綏親自去洛陽館舍,審查天下冤案。有一個囚犯沒有殺人,卻被嚴刑拷打,被迫自己承認殺人,被瘦弱困頓地抬著來見鄧綏,因為害怕官吏不敢伸冤,卻在將要離去的時候,抬起頭像要訴說什麼。這個表情被鄧綏看到了,於是馬上叫回來詢問,果然得到了實情。

於是洛陽令立馬被抓下獄抵罪。

鄧綏

這件事情處理完,鄧綏還沒有回到皇宮,天上就下起了瓢潑大雨。

臨朝稱制第四年,鄧綏的政權已經基本穩定了。這一年,鄧綏又生了一場病。

這場病不僅是對鄧太后的一場考驗,其實更是對前後朝的人的考驗。大家都憂慮惶恐,紛紛到處設壇祈禱祝願,希望可以以自己的命來換得鄧太后長壽。

鄧綏聽說了這些實情,很是生氣,吩咐大家祈禱就祈禱,不要動不動就要死要活的,說一些不吉祥的話。

從此之後,鄧綏更加勤奮學習,在後宮之中,不僅學習經書,還努力學習天文、算數等功課,而且她不僅自己讀,還讓宮中的人一起讀,先是選一些中官近臣來學習經傳,一邊學,再一邊回頭傳授給宮中其他的人。

於是,東漢洛陽城的皇宮之中,出現了早上讀書,晚上讀書,大家濟濟一堂,一起朗誦的景象。這種景象,在數千年的封建王朝之中,恐怕是最為別致和美麗的。

宮人都讀書了,皇親國戚就更不能沒有文化了。所以鄧綏又召集了漢和帝兄弟姐妹以及他們鄧家子孫近百人,一起設立學堂,教他們讀書識禮,教化子孫。

晚上的時間就讀書寫作,白天的時候,便要處理朝政。當時的東漢王朝,已經走過了繁盛,正在逐步走向衰落。水旱連續發生十多年,同時班超等老臣過世,繼任的任尚等人能力不足,對待邊疆的國家安撫能力太差,導致東漢周邊四夷外侵,盜賊內起。

這些都讓鄧綏憂心忡忡。只要是天下災難,乾旱不止,她便要去審視囚徒冤案,曾經在連續三日之內,清理出死罪三十六人,耐罪(剃去頰鬚)的八十人,其餘各種減罪的也有許多人。

只要聽到百姓饑荒困苦,她又徹夜不眠,想著朝廷里特別是後宮之中的一些生活用度,有沒有可以節約節省的,於是自己帶著頭去減少或者撤除,把省下來的這些財貨,用以救濟災難困苦,所以雖然災害連年,天下還能恢復平靜,年歲還能得到豐收。

東漢疆域

對外,鄧綏還重用虞詡、馬賢等名臣,堅決派兵鎮壓了「西羌之亂」,使得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大體轉危為安,最終,因為這些政績,她也成為被後世稱讚的一代賢后,被譽為「興滅國,繼絕世」。

不過,可惜的是,在權力的巔峰呆得久了,人都比較難以清醒不眷念。

劉娥身處高位,又呂夷簡能夠勸她多位劉家的後世考慮,也虧得劉娥最後聽進去了,所以在劉娥身死之後,宋仁宗對待劉氏一族還是很好的。

鄧綏身處高位,朝廷之中,卻沒有像呂夷簡這樣的有膽識的肱骨之臣。鄧家自己有一個,叫做鄧康,他看到鄧綏做太后久臨朝政,宗門盛滿,害怕太滿則虧,數次上書諫爭,可惜鄧綏不但沒有能夠聽從他的勸告,還在他謝病不朝之後發怒,免去鄧康的官職,遣送歸國,並且除去他的宗籍。

終於,鄧氏一族,在鄧綏身死之後,闔門受難,許多鄧家子弟或被害,或自殺,或被流放,能夠得到善終的,寥寥無幾。

鄧綏畫像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o/adb1c490d97a925e376575924ecc27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