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封建王朝大多是以北制南,由南到北統一的,只有一個朱元璋

2020-09-22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為什麼封建王朝大多是以北制南,由南到北統一的,只有一個朱元璋

先看一下封建王朝的那些開國皇帝:楊堅,陝西人。李淵,河北人。趙匡胤,河北人。成吉思汗,蒙古人。朱元璋,安徽人。努爾哈赤,東北人。

北方人5個,南方人有1個,其實朱元璋所處地界不算南也不算北,姑且算南方人好了,就此看來還是北方出的皇帝多,這是為什麼呢?

一、南方條件太好

人口少,資源豐富,基本上可以不耕而食,不畜而肉。久而久之,形成一種不思進取的文化。這也就是非洲和美洲,為什麼在歐亞都進入資本主義和發達的封建國家後,還保持著原始部落。

看著要辛苦刨食,苦寒的北方,在看看懷裡的漂亮溫柔的江南女子,變態才想北伐。相反,這些都給北方以極大的誘惑。

這也是中國為什麼不像歐洲那樣到處侵略,尋找殖民地的原因。

二、江南的國家化程度不夠

直到現在,南方人也要比北方人迷信得多,江南多淫祀的背後,就是多是散沙,部落林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老大。

而北方,農業部落從大禹治水就形成了寫協作的文化和大一統的情結。遊牧部落也因為資源的匱乏和環境險惡,不得不結成準軍事組織。

三、冷兵器時代的兵種優勢

冷兵器時代,騎兵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人畢竟是在陸上居多。南人雖然慣舟,到了北方卻難展所長。

船雖然是北方人所不習慣,可是,只要突破了長而脆弱的水上防線,到了陸地上,騎兵的優勢就得以發揮。

四、政治因素

很多朝代的政治中心都是在北方,因此北方人的政治慾望要比南方人強,而且,南方人多為北方發配之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很容易造成了一片人對仕途的失望,對政治的失望,因而他們更重利,而不是重權,所以在政治上,很容易是從北方制約南方。

政權一般從北方遷到南方後就不再有進取精神了,同樣也是被當地的這種風氣所感染,更諷刺的是,一般來說,南方的政權也都是北方政權南逃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k/SBHks3QBeElxlkka6p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