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周易》
引言
最近这些年简直就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一段时间,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的手机,几年前我们都还在用按键的手机,可是到了现在我们使用的,是屏幕越来越大的全面屏的手机,这是科技发展对我们来说最直接、最直观的能够看到的改变。当然,除了方便我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还有更多的用处。
虽然现在飞机已经成为了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可是乘坐飞机仍旧存在风险,每次当我们坐在飞机上,除了感受辽阔天空的美丽,往往也忍不住隐隐担忧自己能否安全着陆。
历史上因为飞机出事故而逝世的名人也不少,民国时期,一位翩翩公子、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在搭乘北上的飞机途中遇难,机毁人亡;近现代历史中,林彪也在一场空难中机毁人亡;而就在今年,科比和女儿在搭乘直升机的过程中不幸遇难。
飞机坠机事件几乎自飞机发明以来就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从未停止。这时便很考验机长的反应与操作,操作成功,一整机的人便能获救,倘若没能成功,那么几乎所有人都很难幸免遇难。
2009年一月十五日,有155名乘客登上了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遭遇平时只能在报道上看到的经历,他们也并不知道,因为一位英勇的机长,大家能够在这场灾难中幸免遇难。飞机在飞行时除了天气状况还会遇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对飞行带来威胁,比如,我们平日常见的鸟儿,在机长的眼里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当时飞机正在起飞状态,正如往常一样进行爬行时,突然迎面飞来了一群加拿大黑鹰,眨眼之间,黑鹰撞向了1549号航班,机内的乘客们感受到了猛烈的一撞,一时间,乘客们纷纷感受到了异于任何时刻的慌乱,而此时,身为机长的沙林博格却并没有因为这场突发意外而手足无措,他的脑海里闪现了自己曾经演练过无数遍的紧急情况与曾经学习过的专业知识,他迅速地向塔台发出了紧急信号,此时飞机已经无法再次启动,他们只能在短时间内立刻紧急迫降。
为了避免迫降在闹市伤及更多人,沙林博格最终选择了将飞机紧急降落在哈迪逊河道上,飞机进入紧急迫降程序时飞机高度已经只有几十米,可是整个机组人员都表现得十分训练有素,整个过程他们不断地安抚着乘客的情绪,并且在最后的时刻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最终,在副驾驶员以及机组人员的全力协助下,机长只用了208秒,不到四分钟的时间,便把这场惊险的灾难化险为夷,虽然突遇状况,可是整整一飞机的人,全部虎口脱险。
1549号航班成功地停在了哈迪逊河上,机长和副驾驶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值得称赞的是,此时的乘客们并没有因为刚刚的遭遇而失去理智,获得机长的生死救援后,乘客们井然有序地开启了自救,依次从逃生门离开。
这场经历被人们称为“哈迪逊河上的奇迹”,原本遇到空难就很难从中脱险,而机长不仅没有因为突发的危机而手足无措,还在关键时刻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可见机长以及机组成员平日得到了多高的训练。
然而,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呢?这还得归功于我们的黑科技—黑匣子,黑匣子里对飞行的通话记录和飞航资料都保存得很完整。通过黑匣子,调查员见证了机长等机组人员在面对撞击时的沉着与专业,尽管在危难面前他们仍旧恪守着自己的职责,没有一个人说因为害怕而不愿意配合,正因为全机组人员的默契配合,使得他们平日训练中的程序都得到了保证,他们才能脱离危险。
黑匣子不仅能记录伟大的瞬间,它同样能够记录残忍的瞬间。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轰动全国,又因为公交车司机是一位女性,于是一时间引来了全国上下的激烈讨论,一时间众说纷纭,直到经过长时间的打捞,黑匣子被成功打捞出来,通过录音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是一位乘客因为还没到站点就想要下车,可是司机不让,于是乘客竟然转动起了方向盘,最终,汽车失控,一车人都落入了江水之中。
倘若没有黑匣子,那么重庆公交车事件到现在都会是一个疑问,那个女司机或许还会一直背上始作俑者的骂名。同样,倘若没有黑匣子,我们便无法感受到在面对危难之时英勇的机长、机组人员是怎样的伟大。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科技,表示怀疑科技对我们产生的副作用,其实不然,科技的使用者是我们人类,我们正确地使用它,它便是为我们所用,而倘若我们不能好好利用,那也会后患无穷。
参考资料:《洪荒之声》、《航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