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代名将,只因一战却成为后世口中的奸臣之一,实在太冤

2023-05-06     历史述

原标题:他曾是一代名将,只因一战却成为后世口中的奸臣之一,实在太冤

纵观历史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在正史之中一些历史人物,他们有着对当时整个国家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却经常在民间传说或者一些流传后世的故事和文化艺术表现中被塑造成一个有悖历史形象的人物,甚至于完全颠覆人物角色,当然也不会排除完全杜撰的现象出现。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下北宋时期的一位突出人物。

潘仁美,北宋人,传统侠义小说中的大奸臣,在杨家将中,公报私仇,致未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轰轰烈烈的杨家将的故事感染了无数的人,尤其是各种文化形式的表现,使得人们深信其中的人物是完全符合历史的,这也就是平常文化作品给大家带来的误解。其实,历史上没有所谓的潘仁美,关于杨家将的故事也不是戏剧演绎的那样,其中的很多成分都有着时代特点以及人物情感的融入。

潘仁美,查阅各种历史书籍之后会发现历史上是绝无此人的,那么这个人物的产生是来源哪的呢?其实,结合时代特点以及相符合的人物关系,会发现就是宋朝初期的一位赫赫功臣,对北宋建立有着重要作用的名将——潘美。潘美,北宋初名将。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率军攻灭南汉。参与平南唐、灭北汉、雁门之战,被封韩国公。在北宋发家的过程中,潘美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可以说完全可以并入开国功臣之中,那怎么会成为后世口中的奸臣,陷害忠良于不利的地位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十世纪末期,北宋统治者认识到自己北边面临的威胁,认为必须收复燕山,控制长城,他在连灭南唐、吴越、北汉三个国家之后乘连胜之威派出两路大军北伐辽国。东路由灭南唐而声震朝野的大将曹彬率领直捣北京。西路由大将潘美率领,从山西中部出发,进攻山西北部,拟收复山西北部长城。杨业是西路军的副统帅。故事的起因和发展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了转变的机会。当时曹彬率领的东路军遭遇辽朝军队,宋朝十万军队全军覆没,北宋的精锐力量一瞬间化为乌有,作为统治者的宋太宗赵光义必定会采取措施面对内部危机。

而当时的杨业原来是北汉大将,在宋灭北汉时投降了宋朝。作为北宋的一员而向辽朝进行北伐。但是,必竟是作为降臣,并且杨业自身的实力也是遭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的猜忌,在原本十万精锐存在的情况下,他必定是不怕的,但是现在一切都化为乌有,杨业可能趁机谋反,也就必须要采取办法针对以下他。在离前线不远处坐镇的宋帝赵光义就越过西路军正统帅潘美而对副统帅杨业直接下达了一道不可理喻的命令,命令已孤军深入敌后的杨业且慢撤退,在撤退的同时必须把山西北部四个州的老百姓全部向南迁移。要知道即使在没有老百姓存在的情况下,面对辽朝强大的铁骑都会有失败的可能,更不用说现在带着这么多的拖累,也就是说宋太宗此举就是要置杨业于死地,让他绝无生还的可能

至于我们的开国功臣潘美就活脱脱作了个替罪羊的身份,最后战争失败,他自己官降三级,苟且也是保全了性命。但是真正的故事也是才刚刚开始,此后在后世的文化渲染之中,有了忠勇的杨家将的故事,而且最终失败的结果就是所谓的潘仁美处处陷害,没有做好和杨继业的约定,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我们不排除宋太宗作为背后推动者的成分,毕竟一代帝王也不可能轻易会让后人对自己谩骂,也得想点办法改改历史。

其实我们现在接触的很多的历史,已经夹杂了太多感情色彩的存在,使得历史的传承与演变的过程之中充斥了许多不实的成分。所以对待历史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切莫跟风,妄断历史。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fab0c638edd5343d59972e796a41c3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