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美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总统!

2023-06-03   一盏历史

原标题:奥巴马:美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总统!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他执政期间,美国的经济和外交等领域都取得重大成就。

然而,2016年,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却大言不惭道:“奥巴马或将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总统被人铭记。”

“经济之失”:奥巴马与特朗普之政策分歧

所谓“美国历史之最差”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无稽之谈,且不论时代不一,政绩无法进行细致比较,便是一一列举奥巴马之作为,他非但不能被打为最“失败”,而是应当列入最杰出之列。

那么,特朗普此言大半便是由个人立场出发,抛开一些浮夸的表演成分,他和奥巴马在诸多政策领域的分歧,导致了他对奥巴马本人及其政治遗产嗤之以鼻。

此后,特朗普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攻击奥巴马为美国历史上最“差”、最“失败”的总统,但伊始,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多次抨击了奥巴马的经济政策,并在上任后第一时间对奥巴马及其民主党的经济政策遗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按照目的和作用效果分类,奥巴马的经济举措主要集中在促增长、强基建、改医疗三大方面。

奥巴马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美国,首当其冲,需要应对经济危机的余波,促进美国经济复苏。

在第一任期内,奥巴马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法案和刺激措施,使得联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占2009财年的3.9%一跃升至2010财年的5.5%。

在奥巴马政府削减开支、拓宽财源等举措的发力下,财政赤字降低,美国经济稳固复苏为政府收入增长和赤字规模缩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5财年,美国财政赤字降至4390亿美元,占GDP比重降至2.5%,而这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饶是如此,彼时共和党一度抨击奥巴马政府令美国财政支出“失控”,后来继任的特朗普也是如此认为。

如果说奥巴马施行财政政策的过程只是共和党的趁机借题发挥,那么,奥巴马的金融监管措施是真正动了共和党的奶酪。

2010年,《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正式通过。

该法案自提出起,就遭到了共和党的强烈反对,并指责该法案未能有效监管对冲交易和其他的现代金融危机。

但事实上,该法案修补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漏洞,改变了金融危机前被动监管的理念,对于防范大规模金融危机和降低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最“失败”的美国总统,冒着各大利益相关方的反对和恐吓,提出了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后美国最大的金融改革法案。

反观特朗普,2017年1月,他签署了行政令,施行了美国政府史上最大力度的削减监管举措,并批评奥巴马政府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导致银行规模日益庞大,社区金融机构规模急剧缩水”,斥责这将使得“纳税人缴纳的水阔被用于救助冗杂的金融机构”。

2017年6月,与之配套,《金融选择法案》经中医院审议通过,该法案对《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核心原则进行了修改,其中,撤销“沃尔克规则”的举动更是令共和党人士都大呼“疯狂”。

特朗普政府放松金融监管目的是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降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成本,意在挽留国际资本,短期来看似乎并无不妥,这也是他连连斥责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保守”、“僵化”的缘由。

然而,坏就坏在,长期来看,放松金融监管将导致大型金融机构可能采取更多带高风险的业务,且参照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放松金融监管很有可能引发再一次大型金融危机。

其次,在基础设施领域,奥巴马高度重视信息、通信和互联网建设等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就信息技术建设而言,在2011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提出五年内政府必须敦促企业,进一步发展商机,让新一代高速无线网络服务98%的美国民众。

这意味着,如果这项经济举措得以延续,时至今日,美国的“每个角落”都已进入数字时代。

在教育事业领域,2009年,奥巴马政府出台《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在教育领域投入1000亿美元。

在奥巴马任内,多次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抑制高等教育费用上涨的提案,先后推出了助学金改革、降低助学贷款利率等措施。

这使得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大学毕业生还贷压力明显减轻。

奥巴马政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加大财政支持、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将企业创新上升至国家创新体系。

在2011年国情咨文中,“创新”一词被提及10余次。

他特别强调,“创新”是美国人赖以谋生的方法。

反观特朗普执政期间大行贸易保护主义,一力主张“美国优先”,国内经济营运的坎坷和国际大环境的恶劣致使反智主义和民粹主义浪潮汹涌,人人自危。

最重要的是,2010年,奥巴马政府推动国会通过了《平价医疗法案》,特朗普眼中最“失败”的总统推动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医保全覆盖,法案生效后,将近2000万低收入人群获得了医疗保障。

这一次医保改革实际上是一次促进社会公平的财富再分配,即医疗保险通过联邦收支的形式,用富裕阶层的钱为低收入阶层的医保买单。

显而易见,这将对美国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特朗普上台后,为刺激经济增长,推动了新一轮税收改革,取消了实施《平价医疗法案》的个人授权的罚款。

奥巴马最大的“失败”,就是与特朗普政府激进、自私的短期主义格格不入,他在特定时期为美国的金融贸易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铺下的道路,或多或少被特朗普一一揭起撕裂。

但朝令夕改、难以长久的“新变”早已成为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显著特征和致命缺陷,特朗普和奥巴马的隔任对峙,恰好揭示了美国民主体制的“失败”之一。

“外交怪圈”:“多边主义”vs“美国优先”

诚然,政策的不连续性是美国政治体制的潜在缺陷,但像奥巴马和特朗普这般,如此极端对立的两种执政风格,在美国历史上亦是罕见。

因此,特朗普的上台被称为“黑天鹅”事件之一。

此前,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和经济、政治、军事举措密切相关,他奉行的是稳健而开放的多边主义政策。

第一,奥巴马政府非常重视“巧实力”外交。

所谓“巧实力”,即美国政府在对外交往中,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要巧妙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软硬兼施,形成一种融合各种资源和手段的巧妙战略。

奥巴马政府认为,外交领域,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前任政府那般笃信武力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将使美国陷入窘境。

因此,在中东,奥巴马政府重新修复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对美国既往认知中的“流氓国家”——古巴、朝鲜等国也恢复接触和对话;在传统盟友中,更加注重建立和发展新的合作伙伴关系,重视发挥多种国际机制的作用。

不可否认,奥巴马的一系列举措,有效扭转了美国每况愈下的声名,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也使得美国的道德影响力和领导力增强。

可到了特朗普一头,却是自始至终的唱反调。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抛出了“美国优先”的宣言。

他认为,奥巴马政府为代表所主张的全球主义政策导致美国深陷泥淖,美国必须优先关照自身利益,从泥潭中脱身。

讽刺的是,特朗普所唾弃的“泥潭”和“累赘”,都是奥巴马经年累月铺设的外交遗产。

如TPP等多边经济机制,美韩、美墨、美日等贸易协定、《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等等,后来,都被特朗普一一退出或改写。

而对外经贸是外交政策的投影,不同于奉行自由主义的奥巴马,特朗普有意推行经济民族主义及保护主义政策,简单粗暴地推出了“雇美国工人”、“买美国商品”两大原则,呼吁美国企业向国内回归。

“美国优先”中的美国,不是奥巴马政府理想中居于国际社会中央的美国,而是立足于孤岛,割裂妨碍本土短期利益的国际责任束缚,推动国际责任的全球再分配,特朗普意在淡化美国在二战以来世界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自然将奥巴马留下的外交遗产视为桎梏,恨不得弃之而后快。

第二,奥巴马政府在军事层面正式提出过“无核世界”的理念。

奥巴马政府核武器的应用上,主张提高美国核武器的透明度,降低国家战略中核武器的重要地位。

同时,强化国际合作机制,通过缔结条约、达成备忘录等形式加强和中、俄、日、印等大国的核安全合作。

目的是为了在重塑积极的国际形象之余,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

2015年,奥巴马政府通过外交斡旋达成了《伊核全面协议》,这可谓是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内,外交成就最为辉煌的一笔。

但特朗普则严厉职责奥巴马政府“迷信外交”,以至于大幅削减军费开支的行为。

他称这“侵蚀了美国军事主导的能力”,将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

因此,特朗普主张以实力求和平。

他认为,全球战略安全环境日益复杂,美工必须提高军费开支、加强军队建设,这才是维护国家安全与获得和平的根本保障。

上任伊始,他就宣布增加军费开支540亿美元,升级导弹防御系统和核武器,将网络作战能力提高到全球最高军事水平。

实际上,特朗普对军队建设的重视无可厚非,但他动辄“军事优先”,将外交视为软弱之举显然有失偏颇。

以至于特朗普执政期间,其外交理念呈现为一种“反奥巴马”的倾向,这将直接冲击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合法地位。

“竞争姿态”: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

无论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有何差异,都应认清,二者归根究底都是服从于美国利益,而差异,仅在于决策方式和思维。

特朗普对奥巴马的埋怨、推搡在美对华政策上达到了顶峰。

总体而言,奥巴马的对华策略仍属于美国的“巧实力”外交范畴,奥巴马既希望维持稳定的中美关系,又想对中国的迅速崛起进行遏制。

在稳定中美关系方面,奥巴马表现为公开承认中美合作大于竞争。

在访问亚洲多国期间,奥巴马多次表示中美是合作伙伴,美国不会对中国采取极端遏制政策,他认为“一个强大而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是有利的”。

自从2009年11月奥巴马主动访华后,中美两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防止核扩散、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都在不断加强合作磋商。

但中美关系可谓是有升有降,有温热有霜冻。

2010年1月,奥巴马政府宣布重新开展对台军售,其后,更是接见了达赖喇嘛;在国会中期选举中也是大谈中国内政,以图通过坚定严厉的态度来吸取选票。

更遑论奥巴马政府常常对在美中国企业进行无端限制、对中国进口产品进行无端调查,可见,奥巴马既希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以带动当时低迷的世界经济走出危局,又担心补贴、投资以及一些国外先进技术手段将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因此,奥巴马被称之为“笑面虎”,其政府对中国释放的善意,只是为了掩盖美国希望让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分担美国付出的成本这一目的,这是一种迂回的、隐秘的霸主意图。

同样是摆脱国际责任,特朗普的手笔较之奥巴马更为粗莽,根本原因是受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国,在特朗普政府眼中,除了竞争对手,更有火力卸运方的作用。

将中俄等国作为竞争对手,转移内政压力,正是特朗普的拿手好戏。当他历次否定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时,其中亦是存了这一份得意的心思。

同时,将中国之崛起归结为奥巴马政府的宽容,更能为其在中期选举中挽尊。

参考文献:

邹鑫.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外交理念与决策的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20.

-END-

作者:理理

编辑:如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