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虽然不如斯大林格勒战役有名,但说起来应该是在遭遇德军闪电战重击后迈向胜利的第一个转折点。可以说,莫斯科作为前苏联的首都,是共产主义红色政权的中心,是德国打击的头号目标,攻打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便是德军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由于德军想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1941年9月30日起便集中200万兵力之众,14000多门大炮,1700辆坦克与1400架飞机,对莫斯科方向发动了代号为“台风”的军事行动,一路高歌猛进,于10月3日攻陷奥廖尔,10月23日,围困了前苏联五个驻扎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的集团军,俘获67万余苏军。但为什么最后德国还是没有攻下莫斯科呢?主要是由于:苏军用自己的牺牲,拖延了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进度,从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斯大林用人得当。他从列宁格勒紧急调回“救火队员”朱可夫将军。朱可夫将军通过各种途径迅速组织了一支兵力为十四个步兵师、十六个重新编成的坦克旅和四十多个炮兵团的队伍。另外还组织了一支四万人的民兵部队、一万人规模的“坦克歼击组”和“巷战小组”,极大缓解了苏军兵力不足的问题。
情报工作得力。苏联王牌特工佐尔格以生命为代价,传回了日本不会北上夹击苏联的情报,斯大林得以安心从远东调回建制完整的20多个部队。
德军御寒装备没跟上,因德军高层乐观的估计了战局,而过长的战线使得御寒物资未能及时下发到位。德军减员严重未得到及时补充。由于德军减员严重,也没有后备队,德军减员31万余人。燃料不足。德军主要靠装甲部队取胜,但燃料供给不足,丧失了快速机动的能力。
所以,为什么德军没有攻下莫斯科呢?不是因为德军被俄罗斯极寒的天气冻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