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说曹操,曹操到”,其实还有下半句,但少有人提及

2023-05-21     历史述

原标题:都知“说曹操,曹操到”,其实还有下半句,但少有人提及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许多朋友都对东汉末年的那段历史感兴趣,提起三国的人物,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许多人对于曹操这个人,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虽然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但人们在经过多方面了解之后也非常的佩服曹操。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说曹操,曹操到,那么说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么呢?都知道“说曹操,曹操到”,其实还有下半句,但少有人提及。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14回。当时董卓祸乱朝纲,他和吕布因为一些个人恩怨产生纠纷,吕布将其刺杀。董卓被刺杀之后,他麾下的西凉兵并没有离开长安,而董卓的部下则自立为大司马,继续在长安城中肆意横行,使得官员或者人民都深受其害。

人们急于找到一个真正稳定局势的人,当时的太尉杨彪和他的朋友在仔细商量之后,向汉献帝推荐曹操。说他是官宦世家,论军权,他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如果他可以帮助汉献帝辅佐朝政的话,国家发展会相对来说比较平稳一点。但这个建议还没有实行的时候,董卓的部下就已经开始内斗了。

当时的汉献帝为了保命,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从长安逃往洛阳。不久,董卓的部下后悔自己放走了皇帝。

大家都知道皇帝的存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决定去追回汉献帝。汉献帝在大臣的帮助下逃到了洛阳,此时的汉献帝急于寻找一个坚实可靠的人来守护他,这时曹操出现了。那句“说曹操,曹操到”,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但很少有人能知道,其实“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这下半句的典故也来自于《三国》,是曹操和吕布的事情。

吕布和曹操军队正面起了冲突,吕布占了上风。他看见了曹操,但他并不认识曹操,便问曹操:曹操何在?曹操当然不会暴露自己,他随便指了一个人,说那人是曹操。吕布便奔向曹操指的方向,而曹操此时立马逃走了。

所以才有了谚语: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在三国中,许多人喜欢忠诚的关羽或者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但有些人也很欣赏曹操,认为曹操是一代枭雄。

其实曹操早在年少的时候,便展露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早年他就非常擅长研究兵法,研究各种谋略,从小他就展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并且当时有人称他为乱世奸雄。

对一个人来说,别人说你奸诈,你可能会生气,但曹操并不认为对方冒犯了自己,反而非常满意这个答案。后来他更加喜欢和那些名士结交,欣赏那些有才的人。

曹操真正开始他的仕途之路,是在他20岁的时候。后来他诛杀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做了很多事情,有些人称赞有些人反对,但无论如何,曹操野心是无限的,他一点点扩张,一点点吞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曹操忘恩负义,因为多疑杀了自己的恩人,然后说出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样的名言。

曹操作为一个成大事者,有这样的心思,有这样的谋略,我们不能对他只有负面的评价,应该从多方面去看待他。

大家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可能会先入为主地受到作者的影响,从而产生刘备所建立的政权是正统这样的想法。

其实三国的政权上来说是平等的,没有谁是正统,谁是不是正统之分。只不过因为作者的一些笔触,使得我们开始下意识地认为刘备的政权是正宗的。

历史上,很多人对曹操都有着不低的评价,如今随着考古以及历史研究工作的发展,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也在慢慢地多元化。

大家在观看相关影片的时候,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曹操此人的作为,不要因为他去问一些可能对我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便对这个人予以指责。

关于三国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有长坂坡之战,有火烧赤壁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于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大家在不同年龄段读三国,也许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希望大家对于曹操的评价其实也可以更加多元化一些。

参考资料:《短歌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风萧品史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75f35a304b3c01fde5c51007b4897b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