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许多大型的节目中,总会有杂技表演这一项目,而杂技表演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杂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存在,当时列国兼并激烈,群雄角逐,竞相养士。
这些人中就有更多身怀奇技的巧人,因为他们所能表演出的节目,甚是吸引眼球。二是杂技表演是一个技术性十分强的艺术形式,每场表演几乎都能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是少有的让观众无法猜透的表演。
三是杂技表演形式五花八门,有神奇的魔术,有令人惊叹的用身体的一个部队顶桌子,更有让人佩服的柔术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手速。
因此杂技表演本身就有着不同于其他表演的特殊魅力。如今的国内也有不少杂技表演者,但真正的杂技表演大师却是寥寥无几,这不多的人中就有著名的“鬼手”王保合。“鬼手”王保合:只靠3个球2只碗,让李嘉诚心甘情愿给他4个亿。
杂技世家,成著名“鬼手”
王保合出生在一个杂技世家,他的祖父王玉林是有名的“卸索大王”也是“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
当年他的祖父王玉林靠着“卸索大王”这一手绝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场演出,他的演出也是当时家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之后,王保合的祖父王玉林也将这个绝活传给了王保合的父亲王福寿。
父亲王福寿在得到祖父王玉林缩骨术的真传外,还学会了飞叉、魔术、中翻、水流星、三仙归洞等。王保合在幼时也深受父亲的影响,对杂技很感兴趣,于是王保合从六岁就跟随父亲练功学艺。
杂技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般容易学会,对于这一观点王保合无疑最有体会。他从幼年学艺开始就养成了吃苦的精神,因为他自从步入了学习杂技这一道路,就无论天气如何,他都在露天地方进行练习。
有时阴雨天也不例外,因此在常年练功期间他也落下了一个下雨阴天就浑身疼的毛病。在1951年,王保合和曾经父亲和祖父那样,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但他发现这样的生活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七年之后加入了吴桥马戏杂技团,成了一名正式杂技演员。
王保合在社会上也有着高的名气,当然这一名气除了受他父亲和祖父的影响外,他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王保合深得其父亲的真传学会了两手绝活——“三仙归洞”和“缩骨软功”。
王保合每次在表演“三仙归洞”时,总是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因为他在表演这个杂技时,手速非常快,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在1999年,王保合被河北省劳动厅推荐跟随一个艺术团到香港九龙艺术中心演出,当时他在香港的演出十分火爆,这让王保合是意外的。
同大陆的观众一样,香港的观众也是十分喜爱“三仙归洞”这个表演。当时香港特首董建华还因为王保合的快手速,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鬼手王”。
技巧娴熟,赢得投资
之后王保合也因这个“鬼手王”的称号在香港名声大噪,也引来了许多人前来观看他的表演。观看过王保合表演的群众也对他大加赞扬和宣传,当时王保合在香港的火爆程度完全不输于当红的明星。
还有很多人甚至以看过王保合的表演为荣。当时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也被这位来自大陆的“鬼手王”所吸引。
当时李嘉诚并没有盲目地相信香港众多民众口中描述的那位王保合,他也不认为这位王保合能用三个球两个碗玩出什么新奇的花样,更不相信他的杂技表演无法让人看出逻辑。
于是李嘉诚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邀请了王保合前来表演,但李嘉诚观看了王保合表演了一遍后,并没有看出什么破绽。
但李嘉诚并不甘心就这样,于是要求王保合再表演一次,一般一场杂技表演是不会在同一个场合进行两次,但王保合却并不介意,还利用李嘉诚想要迫切的让他再表演一次的心理,和他进行了交易。
王保合表示如果他再表演一次,李嘉诚没有看出破绽,李嘉诚就要承诺给他的家乡投资4亿,当时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也爽快的答应了王保合的要求。
于是王保合就如约的再一次进行了表演,第二次表演后,李嘉诚同样没有看出任何破绽,李嘉诚便也心服口服,便承诺给王保合的家乡投资4亿。
另外,通过这件事也让王保合的名气进一步提高,许多人都对他的做法大加赞扬,王保合本人也十分开心,能够得到众人的认可并能够为自己的家乡拉来投资。
利用影响,招商引资
也许是由于那件成功为家乡拉来投资的事给王宝合带来的启发,此后王保合不仅担负着传承杂技传统文化的责任,还多次主动的为家乡招商引资。
王保合现今在他的家乡沧州已经是一位人尽皆知的名人,更是一张永不过时的招商名片。每次有人到市里进行投资时,他基本都会被邀请到场为客人表演节目,也为整个谈资过程营造了融洽和谐的气氛,因此他的家乡每一次在他参与下的招商成功,他都做了重要的贡献。
他每次在表演时都穿着得十分朴素,即使他多年来已经赚到不少钱,其中在一次表演后,记者采访他身上所穿的衣服的价格时,王保合面对镜头坦然的说,这是他的家人花了15块钱给他做的,说他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一直以来也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从王保合的经历可知他能够成为著名的“鬼手”,是他多年来经过一次次的训练所得到的成果,从他的事例也可以让我们得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王保合作为一个杂技表演者,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也将这种民间杂技搬上了正式的表演舞台,除此之外,也让全国各地百姓都更加了解了这种传统的艺术。
他曾在2004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表演了“三仙归洞”,并在之后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在2007年6月,王保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因此在多年来不仅自己在一直努力维护着这个文化的完整性,还一直努力地在培养传承这个文化的继承人,在他所寻觅的继承人中,他的儿子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小结:
王保合作为一个杂技表演者,并没有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不只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过上好的生活,还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曾经就在香港的一次表演中,还积极的为家乡拉来4亿的投资,此后也一直为家乡的招商引资,做出自己的努力和奉献。
因此王宝合无疑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人,也正是由于这一品质,才帮助了他能够在社会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尊重。
王保合在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过上奢靡的生活而是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这也对社会上的一些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更告诉了许多人一个道理——要保持初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无疑是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文化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