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演员刘丹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她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演的香妃仍然是观众心中难忘的白月光。
乾隆后宫妃嫔众多,有一个回族女子为妃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惊奇的事,然而香妃却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成为野史传说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女子。
香妃的魅力不仅在于她天生自带的异香,还在于她的异域风情,也许还在于她独特的人生经历。
真实的香妃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是怎样进入乾隆的后宫的?今天新疆喀什的香妃墓是否真的是香妃芳魂归葬之处?
一个真实的香妃
在乾隆有史记载的妃嫔中,只有一个容妃是维吾尔族人,因此可以肯定传说中的香妃就是容妃。
提到容妃,我们首先想到的,也许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李建群老师扮演的容妃,但是乾隆皇帝的这个容妃,却比前者更有魅力,在她身上有很多谜团,这些谜团造成了我们对她的美好想象。
香妃出自和卓氏,本名法蒂玛或巴特玛,是乾隆时期维吾尔族族首领阿里和卓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哥哥叫做图尔都。
香妃在进入乾隆的后宫之前曾经嫁给小和卓木,据说还曾被休弃。在清军战胜大小和卓之后,被作为战利品送给乾隆。
也有一种说法是,乾隆派兆惠大将军征讨大小和卓,胜利后将香妃带回宫中。
作为战败一方,香妃进宫是被迫的,也有可能是他的父亲和兄长为了自保,主动把她献给乾隆的。
乾隆对当时的新疆施行了怀柔政策,不仅纳香妃入宫,而且给香妃的哥哥也封了官职。
在没有施行结亲政策之前,新疆地区爆发过几次战争,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香妃进宫之后,乾隆对她的宠爱,既是为了表明自己对回疆的重视,也是因为香妃的确魅力非凡,她身上的异域风情成功吸引了乾隆。
还有一种说法是:香妃的父兄在清朝平定叛乱时,与朝廷联合,立下了战功,之后香妃和他的哥哥一行人来到北京,接受乾隆的封赏。
根据这种说法,香妃很有可能是自愿被哥哥献给乾隆的。无论如何,乾隆对香妃是很重视的。
根据史书记载:乾隆对香妃的体贴主要表现在:他将香妃安置在当时的宝月楼,今天故宫的新华门一带。
这里环境清幽雅致,与其他妃嫔的居所天然隔离,使香妃免受宫斗的烦扰。在生活上,乾隆虽然也让皇后教香妃学习宫廷礼节,但是却特许她穿本民族的服装。
乾隆知道香妃十分爱干净,每天都要沐浴,便特意为她建造了专供洗浴的场所。为了照顾香妃的饮食习惯,乾隆还特意请了回族的厨师为她做大餐。
在南巡期间,乾隆带香妃出游,一路上共赏赐给香妃80多道回疆口味的菜肴,一些菜肴十分名贵,在宫中也并不多见。
因为香妃进宫时,宫中从南方移来的荔枝一下子结了200多颗,所以乾隆和太后认为香妃进宫带来了祥瑞,所以对香妃更加厚爱。
香妃入宫的第三年,就由贵人升为嫔。又过了两年,香妃被正式册封为妃,这时香妃32岁。
随着乾隆第二位皇后那拉氏被废,豫妃、庆贵妃和令皇贵妃的病逝,香妃成为后宫中举足轻重的妃嫔。之后香妃在宫中的位次一升再升,从西宫主位,升到了东宫第二位。
香妃在乾隆后宫中能得到如此尊崇的地位,不仅是因为乾隆对她的宠爱和重视,也是可以看出,香妃和太后、以及宫中的其他妃嫔相处得很好。
公元1784年,享年55岁的香妃病逝,乾隆在悲痛之余,为香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香妃的一生虽然也遭遇过不幸,并且曾经为了自己家族的发展,成为政治联姻的棋子,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幸运的。
因为她再嫁遇到了乾隆,而乾隆对她不仅有政治和人格上的尊重,也有真诚的男女之情。
真实的香妃,经历算不上有多么传奇,但比起那些早逝的嫔妃,比起那些命运悲惨的和亲公主,香妃人生中唯一的遗憾,大概只是没能为乾隆生下孩子。
香妃的传说
真实的香妃经历既然没那么传奇,那么她为什么又被后世的文人墨客编造出很多曲折的传说呢?
香妃之名最早出现在光绪年间的《西彊杂述诗》中。清朝灭亡后,香妃的传说更加广泛的流传开来。
1914年,一幅带有注解的香妃画像从承德避暑山庄流向民间,人们对香妃的经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笔者认为,除了自带体香的传说,香妃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原因主要还有两点:一是香妃来自异族,与宫中其他妃嫔在生活习惯、饮食、信仰等方面有很多不同,这就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思。
二是香妃入宫之前的信息是一片空白,这和正常通过选秀途径入宫的妃嫔有着明显的不同,何况她作为再嫁女性进入乾隆的后宫,原本也是事实,这就不由得令人遐想。
香妃之所以叫做香妃,传说是因为她天生自带一种奇异的体香。
在笔者看来,香妃的体香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但是经常用珍奇的香料洗浴,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就是天生带来的。
对于香妃之前的感情经历,有一种传说是:香妃的父兄在与清朝的交战中失败,不得已将香妃献给乾隆,乾隆虽然对香妃十分喜爱,但香妃对于乾隆却始终不愿意屈服。
香妃进宫之后,经常身藏利刃,想要刺杀乾隆,而且也有意自杀,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后来,香妃的秘密意图被太后知道了,太后就趁乾隆不在宫中的时候,将香妃赐死,等到乾隆得知香妃的死讯时,为时已晚。
香妃的死亡,让乾隆悲痛万分,但对她自己来说,则不失为一种解脱。
这个传说当然是子虚乌有的,太后作为一个有见识的政治人物,不可能不顾清廷与回疆的关系,做出伤害民族关系的事。
香妃既然做了乾隆的妃子,她也不可能让自己的私情压倒自己的政治使命,更不可能自寻死路。
还有一种传说是:香妃在原乡有相爱的男子,为了这个男子,香妃始一直身如玉,乾隆虽然想尽办法对她好,却始终得不到她的心。
很显然,《还珠格格》是把这两种传说融合在一起,最后安排香妃在小燕子一群人的帮助下,成功逃出宫廷,与意中人结合。
琼瑶在她的小说中,给了香妃一个爱情至上的、比较圆满的结局。
小时候看《还珠格格》,觉得蒙丹和香妃“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最好的安排。
成熟之后觉得,香妃不应该有追求自由爱情和婚姻的想法:作为和亲的公主,香妃要承担的政治使命远远大于她个人的私情。
香妃作为公主,在很多年间既享受了父兄的爱,也享受了回疆百姓的供奉,所以当家族和百姓需要她做贡献时,她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维护和平的重任。
更何况乾隆对她付出了别的女人很难得到的真心,香妃最后也已经对乾隆动了真心。
蒙丹和香妃虽然有青梅竹马的情分,但是到了这个阶段,他对香妃爱情的表达,则几乎全是逼迫,而且还伴有情绪失控和极端的自残行为,这种男人也许很痴情,但绝非良配。
真实的香妃和乾隆之间的感情,虽然达不到至死不渝的程度,但已经很理想了。
根据香妃留下的一幅戎装像来看,香妃还曾经陪乾隆打猎,而乾隆几次为香妃作诗,又因为精通维吾尔语,所以能与香妃无障碍交流。
很显然,在这段感情中,香妃始终是被尊重、被宠爱更多的一方。即使香妃没有子嗣,即使后来她已不再年轻貌美,乾隆也没有冷落她。
真真假假香妃墓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和皇家的规矩,香妃死后应该被葬在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的裕妃陵园区,这里埋葬着乾隆皇帝和他的众多妃嫔。
因乾隆的陵墓被称为裕陵,以帝陵为主,形成了一个规模较为庞大的陵墓群。
除了清东陵已经被确定的香妃的墓,在新疆喀什还有一座香妃墓,这是一批独具特色的伊斯兰风格宫殿式建筑群。
传说,香妃去世之后,因依恋故土,而被运送回故乡。还有一种传说是:乾隆皇帝为了安抚香妃的族人,让人仿照香妃的真容与体态雕刻了一个假的“香妃”,送回喀什。
这种说法当然只可能是传说,按照清朝的祖制和当社会的风俗习惯,香妃只可能安葬在清东陵。喀什的香妃墓,安葬的是香妃家族的亲人们。
1979年,清东陵的香妃墓意外塌陷,发现了刻在棺上的《古兰经》,考古人员对香妃的身高、血型进行了检测,同时还对香妃的容貌进行了复原。
香妃的最后归宿终于被确定,而关于她的众多传说,还在流传着。今天很多清宫剧中,还可以看到很多风格迥异的美女,都扮演过颇具神秘色彩的香妃。
在人们心中,香妃是一个为了民族大义,牺牲自己的幸福的女子,也是一个为维吾尔族与汉民族的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女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香妃和汉族的王昭君、文成公主一样,都已经成为了一个致力于各民族和平发展,团结互助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