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放映了一部叫《中国梵高》的纪录片。它主要讲的是农民画工赵小勇一直以复制西方经典油画赚钱,养活一家人,在面对现实、自我、道德等方面时不得不进行多重选择。该影片让世界认识了赵小勇,他的故事感动了世界。
深圳西部有一个城中村叫大芬油画村,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大芬村创业,数千名农民画工来到这里临摹西方油画,然后把山寨版的画销往世界各地。赵小勇本来是湖南人,初中只读了一年,因为家里没钱不得不辍学。为了挣钱养家,他来到了深圳大芬油画村当画工。
赵小勇负责临摹大画家梵高的作品,他有一个技能是其他画工做不到的。他可以不用一直参照照片,就能在两个小时内画出一幅与梵高的亲笔画相差无几的高仿作品。这一画,就是20多年,靠着这个工作养活了一家人。他临摹了近10万张梵高的作品,因此被称为“中国梵高”。期间,梵高的经历也在激励着赵小勇思考和追寻自己的梦想。
一天晚上,赵小勇在梦里见到了梵高。他问自己:“你现在画我的作品感觉怎么样?”赵小勇回答说:“现在已经进入你的状态了。”从那以后,他满脑子都是梵高。不久,一个跟他合作了10多年的荷兰画商找到他,邀请他到阿姆斯特丹去亲眼看看梵高的作品。至于费用,他只需要支付机票钱,其他的都由荷兰商人出。商人的提议,唤起了赵小勇内心深处的梦想,他一直都想去看梵高的真迹。但当他回家告诉妻子这个消息时,妻子因为机票钱太贵不同意他去。他不想错过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妻子终于同意了。
2014年,赵小勇第一次出国,内心非常激动。当他来到阿姆斯特丹时,发现在国内几百块的一张画像,到国外却翻了10多倍。他一直以为自己临摹出的画被放在画廊里卖,实际上却被放在旅游景点当纪念品卖。这个发现对他的打击不小,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抽烟。接下来的经历,对他的打击更大。赵小勇站在梵高的真迹前,久久说不出话来,也没有离开。他自以为自己的画已经很接近真迹了,但见了后发现还是有差距,原创是无价的,再多的山寨版都比不上。
欧洲行,让赵小勇明白了原创的价值。所以,他决定从临摹名作转型,自己创作。他辞去了大芬油画村的工作,来到宁波开了一间画廊。里面的画大都是他自己的作品,也有梵高的高仿画,大部分在国内销售。虽然转型很难,一时间他也摆脱不了梵高对自己的影响,但只要有梦想,坚持做下去,说不定也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