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短暂而残酷的对越南战争结束后,被越南侵略的边境地区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为了体现我国在这场局部战争中所采取的“自卫反击”原则,中国军队不仅撤军回国,而且按照国际惯例,不在中越边境线15公里以内的毗邻地区驻军或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友好。
然而,这种友好行动却被越南军队视为“软弱”,他们一直不甘心失败落幕的下场,于是当下军事力量匮乏的边境地区,成为越南军队意图卷土重来的“大好时机”。在我们的边防主力回国后,他们便肆意侵占边境的一些高地和丘陵,翻修工事,做好了作战的一切准备。
据新华社在当年的报道:
过去5年,越南军队向中国的农场、村庄和学校开炮射击,共发射各类子弹4万多发,在中国边境地区造成235名人员伤亡。迫使边民背井离乡,住在山洞里,土地无人耕种,橡胶无人收割,学校被迫停课,学生无法上学……
越南侵略者的恶劣行径令人忍无可忍,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势在必行。
一场战争不可避免,正是这场战役,不仅使我们重新夺回了越南军队占领5年的中越边境重要战略支点,也开启了中国军队在新时期新一轮的实践经验。这场战役的名字叫“老山战役”,在南疆甚至全国家喻户晓,因为这是一场改变整个中越边境局势的战争。
士兵打扫战场时,岩石已碎成粉末。老山战役的惨烈可想而知。
一、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老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骑线点”。所谓“骑线点”,是指边境上的重要界山。通常在沿山脊延伸的边界线上。占据了这样的边界山,就意味着占据了俯瞰相邻边界地区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未来的边界谈判中占据主动。
老山主峰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在中越边境山区,这个海拔不能算是高山,但与老山脚下中国一侧边境城镇一百六十米左右海拔的山峰相比,老山主峰的垂直高度比它们高出一千多米。
老山西高东低,北陡南缓,平均坡度四十度左右,
主峰附近坡度在六十度至七十度之间。以主峰为中心,三条大山梁向东北、西北、正南方向延伸,形成三脚架的形状。主峰北面是一座六十米高的悬崖,几乎不可能攀登。老山局地气候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海拔八百米以上的地区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八百米以下的地区多为竹林、灌木和飞机草。
竹林间距极窄,而灌木、杂草高度却很高。当年的老兵们这样描述老山的地理环境:“人进山,抬头不见天,俯首不见地,不经砍伐,无法通行。”
然而这样一座连看着都累的山,对于当时的越军来说正是一座易守难攻的极佳的作战地点。
借助这样的海拔优势和极其陡峭的地形,越军修建了一系列精细的防御工事:大量的壕沟、碉堡和藏兵洞;沿途地形有多层步兵壕沟、铁丝网,这些防御阵地既考虑了山体方向,又考虑了各种枪支的射程;通信所、指挥所等许多关键部位都建在中国军队炮火的死角;
工事周围布设了一个非常不规则的大深度混合雷场;防御阵地还配备了多种作战枪支,形成了直、弯、远、近、侧、反交叉火力;上、中、下、明、暗火力密集的火力装备,在整个老山地区形成了能打、能藏、能独立作战又能长期坚守的实战防御阵地,完整形成了集生活、战斗、机动、隐蔽于一体的永久性隧道工事。
除多层防御阵地和火力体系外,在军队配置方面越军也可谓大费心机。
反法战争时期,越南第二军区313师122团第2营被称为“决战团”,而这个团被命令驻扎在老山前线。具体部署为:第22步兵连部署在老山主峰50、52、54高地,连队进驻50高地,设立前线观察哨和迫击炮阵地;高地48、49和76师第7步兵连;
越军第2营、第5步兵连和第24火器连位于1072高地至74高地地区;968高地以南是越军122团第14迫击炮连,313师457炮兵团158炮兵旅提供火力支援。
在这样的精心安排下,越军开始全面侵扰中国边境地区。1979年至1984年3月的5年间,越南军队向中国境内射击近七百余发,共发射各类子弹近三万余发。中方无辜边民死伤几百人,多人受伤,近百栋房屋受损,麻栗坡县石浦农场几千亩橡胶林和良田无法经营,甚至村庄被迫迁走。
越南如此大胆行为,甚至放肆地说,如果中国人出兵,他们半年都不会过得去。
当时,昔日和平的老山已成为威胁中国边境和平的巨大“毒瘤”。既然它已贻害无穷,拔出它自然被提上中国军队的议事日程。
二、老山重归
1984年4月,第40师、第41师、第31师对越南侵略军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是1979年战后中越边境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为了这场在老山的战役,我军从师炮兵团和区炮兵团集中了十八个炮兵营和四百余支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炮兵部队,向主攻方向进攻。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一次只集中了三百门大口径火炮。
自4月2日以来,边防部队的炮兵连续26天炮击老山地区的越南防区,给越军修建的工事造成毁灭性破坏。在炮击的同时,伏击部队潜伏在攻击高地下。
4月2日至27日,在攻击开始前,越南在老山地区的工事遭到持续炮击。通过连续炮击,我军炮兵摧毁了四百多个目标,十八门大炮和九百多名越军官兵在炮弹爆炸时变成了“红色燃料”。
1984年4月28日清晨,经过周密的作战部署和充分准备,老山主峰收复战正式打响。随着两枚信号弹腾空而起,我边防部队集结的各种火炮同时开火,几十万枚炮弹带着中国人民的愤怒,猛烈地倾泻在老山、者阴山的越军地面上。四百多门大口径火炮开始向越南军队注入火力。
以船头村为中心,分布在猛洞乡、芭蕉坪等地。
我军的大炮、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等257门大炮发出巨大的响声,每一发炮弹都飞向老山,覆盖了老山及其越南人天棚、马林、杨万川头、独龙等越军在锦屏的四百多个目标,包括步兵阵地、炮兵阵地、指挥所和仓库,突然变成了老山方向的红色。这场“盛宴”足足持续了34分钟。
炮火威力巨大,越军阵地完全笼罩在火海之中。一些越南士兵在睡梦中被炸死,老山战役爆发。在炮火掩护下,我军老山主攻团官兵和步兵已全副武装,等待进攻命令。在这次战斗的任务分工中,118团主攻营是第三营,第二营是辅助营,第一营执行最危险、最艰巨的穿插任务。
他们要连续穿越四道山脊和沟壑,越过越南防线的缝隙,攻击后方阵地,切断越南军队的后路。在越南军队保卫的十四个高地中,有八个由一营负责进攻。
我军三次炮击后,越军地面阵地的生存力几乎耗尽。当步兵的突击信号响起时,浓烟和火焰、爆炸声震耳欲聋,士兵们低着,没有人犹豫,也没有人说话。士兵们紧跟在干部后面,四周全是硝烟和战火。
第一营的穿插行动被熟悉中国军队战术的越南将领“猜”出来了,他们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士兵与主力部队走散。然而,失去联系的士兵仍在独自战斗。他们为了找到自己的目标而听声辨位,坚持战斗,仍然杀死了许多敌人。
在老山上,遍地是地雷、竹竿和涂有毒药的钢钉;头顶上,敌人的火力如雨点般倾泻而下,人们不断地倒,但是没有人多想,也没有时间多想。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牺牲,是真正的死亡,也许他们已经忘记了什么是死亡。
火光映照着红土,也映照着地上的鲜血。在一片明亮的红色中,分不清天地,分不清死活。被炮弹击中的士兵的鲜血溅到了战友的脸上,遮住了他们的眼睛,他们仍然前进着向敌人射击。
一路上,大部分是雷区,许多士兵躺在那里,永远躺在那里了。部队的伤亡已经很大了,主攻连得排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但是由于敌人的阵地太隐蔽,火力点到处都是,使我军无法前进。
在等到炮兵支援后,在猛烈的炮击下,我军得以再一次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我军总攻开始后,总攻部队配合主攻部队全面挺进老山山顶,直入敌心。
负责正面进攻的第三营和第二营从崂山主峰的东西两侧进攻越南军队,各种各样的枪械向敌人的编队发射他们积聚的怒火;一排排手榴弹穿过一个弧形,撞向敌人的编队。升起的烟尘在敌人阵地前铺开了烟幕,越南军队的尸体随处可见。
经过两个小时的艰苦战斗,我军终于赶赴主峰阵地,开始歼灭越军残余团队。到了中午,主峰阵地已被我军全部占领。
至此,越军声称可以守住半年之久的老山阵地,不到两天就回到了中国军队手中。经过5小时20分钟的激战,我军攻占了老山主峰。九百多名越南士兵死伤,三十多支敌方枪支和二十多辆军车被毁。
三、越军反攻
老山战役中,不少战士随时在腰上或胸前挂上手榴弹,这种手榴弹被称为“光荣炸弹”。这是因为在面对敌人过强,或手上武器不方便的情况下随时可以和敌人同归于尽。这是战士们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寄托。而在对越战争期间,战士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越军居心叵测,屡次试图反攻。
在我军收回老山阵地的两个月后,越军就数次发动反攻,在炮火的掩护下向老山近那拉方向的阵地和松毛岭防御阵地发动反攻,在经历一番艰苦作战后,最终越军被牢牢封锁,几次反攻几次惨败。
六一二反攻老山失败后,越军又组织6个团伺机反攻老山。
7月11日晚,我方情报侦察得知,越军已开始向我方防御战线转移。12日清晨,我炮兵119大队进行了破坏性射击。然而,在几次炮击后一再得到的报告都是“没有反应”!再发射信号弹,答案仍然是一样的。至此,大家都认为这是虚惊一场,除前线保安部队外,所有部队都放松了警惕进入休息状态。
然而,战场上的局势是残酷和可怕的。越军其实一直潜伏在我军前方五百米范围内。虽然几轮扫射射击准确地击中了敌人隐蔽的战斗队形,导致两名营长当场死亡,士兵受重伤。然而,失去指挥权的部队没有暴露,重伤员没有呻吟。伪装得严严实实的越南军队仍像以前一样处于蛰伏状态。他们在等待时机。
一直到清晨5点,越南军队终于悄悄出动全面开火,我军立即还击。
黎明的黑暗中光线若隐若现,但是枪林弹雨在细密的光线中像雨一样浓密。由于越军秘密进攻,我们的警卫部队措手不及,只好紧急要求炮兵支援。但是越南军队已经兵临城下,此时已经陷入敌我交织的胶着状态,按照作战计划,我军展开了地毯式轰炸,封锁阵地前沿,并对越军后续梯队进行了攻击。
整个老山战区顿时变成了一个轰轰烈烈的世界地动山摇,火光一片。炸弹所到之处,大面积爆炸在所难免,大批越军便在一声声爆炸声中“消失”了。战争一直持续到午时,越军仍无法接近我老山阵地,但我军炮兵装备的1万多发炮弹已所剩无几。
没有炮兵支援,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越军六团的进攻。幸而炮兵支援及时到达,119炮兵群再次呼啸,将全部火力集中在164高地。步兵向上冲锋,扩大了炮火火力。然而,越军失败大势所趋,但是他们没有撤退,反而更加猛烈。
所剩无几的几个士兵义无反顾地一个接一个地冲上去,在枪声中飞向天空,机关枪和冲锋枪像割草一样一个个击倒了越南军队。直到战场上到处都是死尸,断肢断臂,惨不忍睹,山坡上血迹斑斑,几乎陷入死寂。
结语
今天的老山离当年的战争年代已经很远,山脚下繁忙的边境口岸让人很难想象这曾是一个血腥残酷的战场。人们甚至可以一路骑行到老山主峰,观赏南方的奇景异国。而这一切,正是当年战士们为人民争取和平安宁而奋斗的目标。
一位当年参战的老兵曾说:“因为经历了生死的血战,我们非常珍惜生命。我们应该珍惜为生命付出巨大代价而获得的和平与安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温暖,珍惜生活的安宁与繁荣。”通过血与火的考验,老兵们获得了心灵的安宁,他们的努力也保护了后代的安宁。
英雄们应该被铭记,他们的血是为我们而流。
参考文献:
[1].应琛.老山争夺战[Q].新民周刊,20210425
[2].阎丽;李浩.硬骨头精神[Q].共产党员(河北),20200715
[3].陈俊宇.老山战役研究[Q].云南大学,20190501
[4].永利.翻越老山界[Q].山西老年,20161001
[5].刘昌友;林儒生.永远的老山(下)聆听历史当事人为您讲述历史[Q].兵器知识,201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