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大好事!中國手握「王炸」新能源產業,或將扭轉傳統能源依賴

2023-12-10     陳虎點兵

原標題:一件大好事!中國手握「王炸」新能源產業,或將扭轉傳統能源依賴

碳減排,我們走到了哪一步?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跟大家說這個話題呢?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阿聯召開,所以減排的問題成了一個相對熱門的話題。另一個原因是我在《觀察者網》上看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中國何時能實現碳達峰,答案一眼即可看穿》,文章的作者是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文章一看就是出自專業人士之手,大量的詳實的數據和嚴密的邏輯分析。

這篇文章最終的結論是,中國大機率將在一兩年內實現碳達峰。所謂碳達峰,就是碳排放達到了最高峰,之後碳排放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之前我們的國家領導人曾經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正式宣布過,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正式宣布過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簡單的說就是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這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承諾。

可現在看到陶光遠的這篇文章裡頭講到,原來預定在2030年實現的碳達峰,這一兩年內就可以達到。那麼這個說法是不是有點吹牛,有點自嗨呢?筆者用了一系列的數據和推理,簡單的基本的邏輯是:中國現在每年的能源增量大約相當於需要排放4億噸二氧化碳。換句話來說,如果我們零排碳能源的增量能夠達到相當於4億噸二氧化碳的排量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實現碳達峰。這個目標到了2022年大概實現了零碳能源的增長,可替代燃煤發電,二氧化碳排放2億噸左右,也就是到了去年的時候,距離目標還僅僅實現了一半,還差了2億噸。

然而,2023年形勢發生了飛速的變化。在這一年中,中國的光伏領域突飛猛進,出現了階躍式的發展。2023年新增光伏發電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2億噸。再加上風能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這樣一來,2023年我們距離碳達峰僅僅是一步之遙。基本上可以肯定,2024年我們就可以實現碳達峰了。

當然,這篇文章里講到,光是光電的快速發展還不夠。下面還要過一個門檻,那就是實現智慧能源。所謂「智慧能源」,我理解的就是使風電、光電、水電這些能源和煤電、核電這些能源再加上各種蓄能手段相結合,實現整個電網的正常的、平穩的運轉。這個話題講到這還沒有講完,只講了一半。如果僅僅講到這的話,我就可以直接建議大家去看看原文就行了。

那麼剩下的一半要說點什麼呢?說說碳減排這個事本身對我們的意義。

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認為碳減排是西方已開發國家挖的一個坑。很大程度上,利用他們經歷了工業革命之後碳排放量已經大幅下降這樣的一個事實,設立一道門檻,遏制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當然這個發展中國家當中,肯定也包括中國。

而且西方在這裡玩了一系列的花樣,包括金融的手段,那就是所謂「碳稅」的問題。所以很長時間,我們國內對碳減排是有牴觸的,包括在很長時間我們都把各地的碳減排指標作為當地領導班子執政的政績考核來強行下推。但是到今天回過頭來我們看到,碳減排實際上對我們的長遠發展具備著重大的意義。

首先,碳減排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們的能源安全問題。我們國家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化石能源,這種大量進口化石燃料的現象實際上造成了我們能源安全問題。一旦國際上有風吹草動,我們的能源來源、能源價格就要受到影響。

那麼怎麼樣才能徹底解決能源安全問題呢?那就是把能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但是怎麼把能源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呢?靠多挖煤、多產油嗎?這顯然不是好辦法。現在節能減排,特別是減排這個問題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途徑,通過零碳能源的大量使用,特別是風電、光電、水電、核電的大量使用,可以使我們逐漸的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這將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國家的能源安全問題。

第二個重要的意義是它為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高速公路」。以前經濟發展的拉動靠什麼呢?很長時間靠房地產,現在房地產不靈了,更多的靠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其實另一條被很多人忽視的「道路」就是低碳能源的建設。

陶光遠先生的文章當中,講到了這樣一段話:在2023年,中國的多晶矽產能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張。這種擴張源自於俄烏衝突爆發,歐洲國家搶購光伏組件所導致。這樣的產能大量的增加導致了光伏產業鏈上的矽片、電池片直至光伏組件的產能大增,價格腰斬。進而使得我國各地新建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成本比燃煤發電的併網電價還要低10%至50%。

這樣看來,這是一種乾淨的、廉價的能源。特別是它是可持續的能源。它不像是煤、油,挖出來燒完了就完了。陽光、風力從理論上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現在中國在這方面的科技與產能穩穩的站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

全世界你要搞節能減排,你要想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零排放能源從哪裡來呢?只能從中國來。當國外因為一些原因需要大量的零排放能源的時候,我們這部分產能用於出口。而如果國外的需求和市場大幅度萎縮的話,我們直接可以把這部分產能轉到國內建設我們的零排放能源。

這樣一來,零排放能源工業就成了一個穩賺不賠的行業。而且從未來的發展看,這個行業幾乎是上不封頂的,因為無論是住房也好還是汽車也好,都有市場飽和那一天。但是能源這個問題似乎在我們可預見的時間內是不會出現飽和的。

過去我們比較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綜合國力的時候,比鋼鐵、比煤炭、比石油、比化工。現在很多人在比電子、比手機,但其實我們講,這些的比較都沒有比到最根本的地方。比到最根本的地方是什麼呢?就是能源。

所以,我們說人類文明分級是根據你對能源的運用程度來分級的。可見能源在人類文明當中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東西。所以說能源這個基礎建設行業,它上不封頂,市場永遠沒有飽和的時候。這也為拉動我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那麼,實現碳減排,還有第三層意義。那就是可以讓我們在國際輿論場當中真正的占領道德高地。

現在氣候變化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大問題。而在氣候變化問題當中,核心的就是碳減排的問題。美國、西方已開發國家現在動不動就拿這個東西說事。而現在中國在這方面手裡握著一堆的「王炸」。不管是技術上還是產能上,最大的「王牌」都已經被我們拿到手中了。

那麼,運用這些「王牌」,我們可以在全球碳減排、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當中取得一個優勢的有利的地位。也可以在國際輿論場上占領道德高地。所以,可見,碳減排這個事意義重大,是屬於戰略問題。

而陶光遠先生這篇文章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國家將在這一兩年內實現碳達峰。這個結論確實是令人鼓舞。如果真是在一兩年內實現了這樣的一個目標的話,對中國、對世界都是一件好事,一件大好事。而它產生的影響將是極其的深遠。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n/98fdc28d8873d4c6898b142ed173c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