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中東亂局三個階段,以色列連得兩分,地面進攻黎巴嫩成定局?

2024-09-30     陳虎點兵

嘗試著對這一輪的中東亂局進行一下總結和復盤。

為什麼這個時候進行總結復盤呢?因為我們看到,不久前的黎巴嫩傳呼機爆炸事件和接下來真主黨領導人在以色列空襲中身亡,使得真主黨武裝遭到了重創。這一輪的中東亂局由此進入到了一個關節點,進入關節點就意味著上半場結束,下半場要開始了。這個時候恰好就是做總結復盤比較好的時機了。

做總結復盤,首先要說的是什麼呢?要說的就是這一輪中東亂局的緣起,如果往前追溯,這一輪的中東亂局緣起自哈馬斯武裝對以色列本土的突襲。那麼哈馬斯為什麼要發起這樣一個類似於自殺性的突襲呢?

有人說是因為以色列和沙特為了實現關係正常化,正在進行談判,而且取得了相當的進展,這一進展給巴勒斯坦方面形成了很大的壓力。因為一旦沙以關係實現了正常化,就意味著中東問題和巴勒斯坦問題將會被切割開來。中東問題解決了,巴勒斯坦問題會被長期擱置,甚至被以色列逐漸消化,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哈馬斯武裝對以色列發起了一次形同自殺式的突然襲擊。我個人也基本認同這樣的一個說法和這個邏輯。

從純軍事層面說,哈馬斯的這一次突襲應該說還是相當成功的。襲擊者的勇氣、精心的設計和創意,以及在情報保密方面的成功,使得以色列措手不及。本來與以色列相比,哈馬斯屬於絕對的弱勢一方,但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這個弱勢的一擊給以色列帶來了嚴重的損害,以色列當然不會吃這個虧,所以立即發起了對哈馬斯的武裝行動,加沙之戰爆發了。

緊接著要說的就是加沙之戰。加沙之戰雖然哈馬斯是絕對的弱勢,但是因為這一戰是哈馬斯有備而來的,所以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應該做了長期的充分的準備,這個最大的準備就是地道。正是憑藉著加薩走廊的地道網絡,哈馬斯才有可能與極為強大的以色列軍隊進行相當長時間的周旋,並一度給以色列軍隊造成了人員的傷亡和重裝備的損失。

儘管這些人員的傷亡和裝備的損失是有限的,但是在這場「老虎」與「狐狸」的搏鬥當中,作為「狐狸」的哈馬斯武裝能夠取得這樣的戰果,已經令人刮目相看了。而同樣這個損失,也使得以色列處在一個相當難堪的狀態。加沙之戰帶來了加沙平民的重大傷亡和前所未有的人道主義災難。這引起了國際輿論的譁然,給以色列施加了相當大的外部壓力,這一階段以色列是比較難受的。

因為一方面,加沙這邊依託於地道網絡的哈馬斯武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清除乾淨,而與此同時,在以色列北部的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和更遠處的葉門胡塞武裝,也以各種各樣的軍事行動呼應哈馬斯,給以色列形成壓力。當然這種作戰對於哈馬斯來說,他所承受的壓力更加直接、更加巨大,畢竟依託地道網絡與強敵周旋,短時間可以,如果時間無限拉長,面臨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如果從更大的範圍來看,從以伊朗為核心的反以的「抵抗之弧」的角度來看,這個時候伊朗的狀態還是很舒服的。因為伊朗與以色列遠隔千里,以色列要對伊朗進行大規模軍事打擊,鞭長莫及。而與此同時,伊朗支持的哈馬斯武裝和真主黨武裝,卻在和以色列貼身肉搏,而位於紅海沿岸的胡塞武裝在遙相呼應。這個時候怎麼看,以色列是怎麼難受,伊朗是一種「躺贏」的狀態。

但是這種狀態不可能長期維繫,隨著加沙之戰時間的推延,依託地道網絡與以色列周旋的哈馬斯武裝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作戰強度在不斷地下滑。雖然哈馬斯的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遭以色列暗殺,並沒有對哈馬斯造成根本性的影響。但此時我們看到,哈馬斯武裝在戰場上與以色列周旋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弱了。

與此同時以色列開始拔腳北上,號稱要解決來自於邊境北部真主黨武裝的威脅。於是亂局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以黎之戰。

在很多人的想像當中,以黎之戰對以色列來說,其難度要明顯高於加沙之戰,因為黎巴嫩真主黨所處的地理環境是一個開放的地理環境,可以有效地得到外部支持,而以色列經過長時間的加沙之戰,國際輿論的壓力已經積累到瀕臨爆發的程度了。

出人意料的是以色列連續兩次得分。一個是製造了黎巴嫩的傳呼機爆炸事件,一個是在一次空襲當中,導致真主黨領導人和眾多的指揮官以及伊朗軍事顧問身亡。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定,真主黨最高領導人之死對真主黨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傳呼機爆炸事件的影響恐怕是顯而易見的。

畢竟它使相當數量的真主黨武裝,中低層的指揮人員蒙受傷亡,並且暴露浮出到水面了,這個對真主黨武裝的實際作戰能力來說,不能不產生重大的影響。而此時,伊朗和胡塞武裝對於黎巴嫩前線的支持似乎有點鞭長莫及。接下來最關鍵的問題,是以色列會不會對黎巴嫩發起地面進攻?

我個人認為這個地面進攻將是大機率的。因為對以色列來說,如果不徹底剷除哈馬斯和真主黨的武裝力量,哪怕他現在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只要一恢復原來的態勢,要不了多久又會變成伊朗「躺贏」。而以色列難受的狀態了。

要想改變這種狀態,必須徹底摧毀哈馬斯和真主黨武裝,並且有效地控制加薩走廊與黎巴嫩南部地區,要做到這一點,單憑轟炸似乎很難達成目的。除非在轟炸給對方施加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對方同意妥協主動退出這一地區,否則地面進攻似乎是不可避免。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以色列摧毀了哈馬斯和真主黨兩支武裝,至少在當前狀況下癱瘓了這兩支武裝力量,並且控制了加薩走廊和黎巴嫩南部地區,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以色列會顯得好受了許多,但是承擔的外部壓力則會急劇上升。

因為現在我們已經看到,沙特已經表態說,如果沒有巴勒斯坦的建國,就沒有沙以的和解。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哈馬斯最初的自殺式進攻已經收到了他希望得到的效果,而黎巴嫩這邊,如果以色列仍然是單純的空襲,或者是地面進攻的打了就走,這種相對平穩的狀態能夠維繫多久呢?真要說通過大規模軍事行動打垮伊朗,或者是徹底摧毀胡塞武裝,這個對以色列來說是鞭長莫及的。

而對加薩走廊和黎巴嫩南部的控制,可以在幾年之內,使得哈馬斯和真主黨武裝無法對以色列形成大的威脅。但從更長的時間跨度看,以色列仍然無法根本解決問題,接下來美國要從伊拉克撤軍了。

前兩天已經有新聞講,美國和伊拉克已經達成了明年撤軍的協議。一旦撤軍,在伊拉克會不會又形成一大批的反以武裝呢?更何況還有敘利亞,這樣一來,以色列依然處在與對方一線戰鬥力量在近距搏殺,而伊朗遠隔千里坐收漁翁之利的狀態。

所不同的是如果做到了這一點,以色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南北兩線作戰,所以接下來要看伊朗下面的態度。對於以色列來說,要想徹底打垮各種反以力量和反以國家,只要有伊朗在,這個目的就很難達成。而達不成這樣的一個目的,以色列只能取得短期的安定,長期之後還將陷入到各種的紛亂之中。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講,解決中東問題、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關鍵在於「兩國方案」,在於基於1967年邊界的「兩國方案」,但是這一點以色列能接受嗎?由此看來,中東的亂局仍然將是遙遙無期!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n/6657166d4182fbd8241e279596add6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