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之孫痴迷煉丹,意外煉出一種美食,如今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2021-04-05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劉邦之孫痴迷煉丹,意外煉出一種美食,如今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我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但是在古代,科學技術落後,人們思想比較迷信,面對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便會與鬼神聯繫到一起,因此流傳下來很多神話故事。

在神話故事中,神仙可以活幾千年,受這種思想的影響,渴望長生不老的大有人在。很多人甚至開始痴迷於煉丹之術,希望能煉製出長生不老的仙丹。

追求長生不老

自古以來,追求長生不老的君王也不在少數,秦始皇是比較出名的一位。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歷史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

但是在位後期,卻痴迷於尋找長生不老之藥,找了很多人為他煉製丹藥,還多次派人前往「蓬萊仙島」尋藥,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結果可想而知。

面對秦始皇的失敗,很多人仍不死心,在追求長生不老的路上前仆後繼。正因如此,還出現了方士這種職業。他們專門在煉丹房裡研究丹藥,在古代社會的地位普遍比較高,其實大多數都是江湖騙子。

在很多古墓中,都曾出土過所謂的丹藥,其實就是將一些有毒的物質混合在一起,長期食用會引發中毒,因為這種丹藥而死的人不計其數,害人不淺。

在歷史上還有一位王爺,也十分痴迷於煉製丹藥,比起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就是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

痴迷煉製丹藥

劉安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文學作品眾多,著名的《離騷傳》便是由他編寫,而且他還和多位術士編著文學名作《淮南子》,可見其才華之高。

作為一位王爺,地位尊貴,根本不需要為了生計發愁。每日除了舞文弄墨,就無所事事,於是他便找來多位方士,教他煉製丹藥。

逐漸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每日都在研究煉丹之術,最後也因服用丹藥而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俗語,便是得自於劉安。

據悉他經常與八位方士一起研究煉丹之術,這些方士還被稱為「八公」。後來因謀反案自殺,吞服丹藥與八公攜手升天,地上散落的一些仙丹,被雞和狗吃了後也隨之升天,於是便有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說法。

《太平環宇記》對此有過記載:

「昔淮南王與八公登山埋金於此,白日升天。余藥在器,雞犬舔之,皆仙。其處後皆現人馬之跡,猶在,故山以八公為名。」

意外收穫

劉安在煉製丹藥上雖沒有建樹,但在美食行業卻有意外收穫,在煉丹過程中,意外煉出一種美食,如今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據說有一天劉安和八公在煉丹房煉丹,正處夏日,煉丹房的溫度過高,十分燥熱,於是便命拿來幾碗豆漿解暑。

但是由於太過專注,忘記了手中的豆漿,一不小心把豆漿灑在丹爐邊的石膏上,煉丹的材料和豆漿結合後,竟成了一灘白白嫩嫩的膏狀物。

他們認為這是上天饋贈的丹藥,趕緊嘗了一口,發現此物十分美味,口感細膩,不禁連連讚美。這些白色的膏狀物也就是我們現在常吃的豆腐的雛形。

後來,劉安和方士們反覆研究,終於使豆腐凝聚成塊,為其命名為「菽乳」,然後將其發揚光大,後來又改名為豆腐,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

如今豆腐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已經成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很多著名菜品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誰又能想到,豆腐居然是一次煉丹過程中的意外產物,劉安也無意中成為豆腐的發明者。「八公山豆腐」之所以出名,也是劉安的功勞。

你還知道哪些食物的發明過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以上文字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太平環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