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11日,志願軍第60軍181師534團3營8連在攻克北漢江東側的大無名高地後,奉命堅守在這裡,阻止美軍北犯。
敵人敗退後捲土重來,出動飛機、大炮和坦克,對大無名高地實施瘋狂的轟擊,將整個高地炸得幾乎翻轉過來。
8連指戰員面對強敵頑強抗擊,擊退了美軍步兵的一次又一次衝擊,殲敵數十名。
次日下午4點,敵人又出動兩個連的兵力,開始了他們對大無名高地的第7次衝擊。
原來就已減員嚴重的8連指戰員,毫無懼色,打得極為英勇頑強。
處在全連最前沿的1排3班戰鬥最為艱苦,班長、副班長相繼壯烈犧牲,戰士潘正光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主動代理班長,接過了指揮全班繼續戰鬥的重任。
潘光正雖然沒當過班長,但他平時很善於學習,已經從犧牲的班長、副班長那裡學到了很多組織戰鬥的經驗。
面對美軍的猛攻,潘正光把現在的幾名戰士組織起來,分為兩個小組,展開了殺敵競賽。
戰士們在潘正光指揮下打得有聲有色,然而敵我雙方畢竟眾寡懸殊,經過幾次激烈的拼殺,全班只剩下多處受傷的潘正光和徐樹明兩名戰士。
沒過多久,徐樹明又受了重傷,無法再戰鬥,只剩下潘正光獨自守衛陣地。
敵人又開始了瘋狂進攻,潘正光卻毫無懼色,用陣地上搜集來的手榴彈、爆破筒把敵人阻滯在一個山坡上。
沒過多久,敵人再度出擊,這次他們兵分三路包抄過來。
面對這樣的危急形勢,潘正光充分展現出一名中國軍人的自信與智慧。他手持一把衝鋒鎗,憑藉極其靈活的走位,忽左忽右,忽進忽退,放幾槍就換地方,打得不慌不忙。
這種奇詭多變的戰術,使美軍根本弄不清這個陣地上到底有多少人。他們越打越迷糊,越打越慌亂,再加上潘正光無意中打死一名美軍指揮官,這些敵人只得暫時停止衝擊,準備調整戰術。
潘正光趁此機會,又採取了一個大膽的做法,他悄悄溜到附近一個高地上,向連首長彙報戰鬥情況。
指導員馬登山見潘正光多處挂彩,聽了報告後深受感動,但全連都已投入戰鬥,實在無兵可派,也沒有彈藥可提供了。
潘正光見狀,馬上要求重新回到大無名高地去阻止敵人。馬登山同意了,並派一名衛生員同他前去救治陣地上的傷員。
二人剛出了連指揮所,竟迎面碰上了一股敵人。衛生員慌了,扔下藥箱大喊一聲:「有敵人,我去通知指導員!」馬上往回跑。
潘正光臨危不亂,機智地抄起地上的藥箱,猛地朝那伙敵人砸去。
這無奈之下的應急措施,竟搞敵人搞糊塗了,他們不知那是藥箱,誤以為是某種新式武器,竟嚇得亂作一團向後退去。
潘正光反應很快,趁機退到一個工事裡,沒想到裡面躺著一個身負重傷的志願軍機槍手。潘正光便拿起那挺機槍,向敵人猛掃過去。
美軍被猛烈的火力壓制在戰壕里,不敢再往前沖。過了一會兒,敵人朝潘正光藏身的地方扔過來幾個炸藥包,把那裡炸得面目全非,幸好並未傷及潘正光。
「狗x的,只要你們敢衝過來,老子就跟你們同歸於盡!」潘正光估算敵人數量不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他從容地拍掉頭上和身上的塵土,拿出最後三顆手榴彈,全部揭開蓋子擺在面前,等待著敵人露頭,準備做最後一擊。
讓他完全沒想到的是,敵人扔出那個炸藥包之後,卻一直沒有採取下一步行動。
或許是因為美軍弄不明志願軍還有多少人,不敢輕易露頭;又或許是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激戰之後,敵人疲憊不堪,打算暫時休整。
總之,原本無比喧囂的陣地竟突然沉寂了下來,而且足足沉寂了兩個小時。
這也給了潘正光寶貴的休息時間,他之所以沒有貿然出擊,就是要保護連指揮所,因為他知道那裡只剩下指導員和衛生員兩個人了。
突然之間,美軍聚集之處響起了激烈的槍聲,潘正光看清楚了,原來是團部派出的援兵到了,他們打跑了那伙敵人。
潘正光興奮不已,馬上又帶著增援部隊回到無名高地,不但奪回了陣地,還活捉了幾個敵人,其中有一名中尉。
戰鬥結束時,潘正光忽然一頭栽倒在地,昏死過去。經過及時救治,他終於甦醒過來。原來他在這兩天一夜的持續戰鬥當中,完全沒有進食,體力嚴重不支。
令人驚訝的是,潘正光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與敵人連續苦戰,竟取得一人殲敵160名的驕人戰績,因此被稱為絕境中的英雄、志願軍「超級戰士」。
得到志願軍首長的高度讚揚,認為他原本雖是普通一兵,卻是集極強鬥志、智慧與體力於一身的鐵血戰士。
181師師長鍾發生在戰鬥總結會上特意提到了潘正光,認為他在身陷絕境時,憑藉勇氣和智慧與敵人巧妙周旋,在戰鬥中大顯身手,證明了不管戰鬥多麼困難,只要充滿鬥志和必勝的信心,一定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了表彰潘正光,給他榮記特等功一次,朝鮮方面也用一枚國旗勳章來表達對這位志願軍勇士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