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聯儲在2024年一直在儘可能地遠離政治,但周二的選舉對美聯儲及其主席鮑威爾來說至關重要。
下一任美國總統將填補多個空缺職位,鮑威爾的美聯儲主席任期也將於2026年5月結束,特朗普或者哈里斯將能夠選擇美聯儲的下一任領導人。
或許關鍵問題是,隨著哈里斯暗示如果她獲勝將採取更加維持現狀的做法,特朗普是否會比他在2017年至2021年展示的更具顛覆性。
在總統任期內,特朗普經常攻擊鮑威爾,並公開推動央行按照他的想法去做,甚至曾暗示負利率,並且特朗普已暗示,如果他獲得第二任期,他可能會做得更多。
波托馬克河資本首席投資官、研究美聯儲和政治的歷史學家Mark Spindel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指出,這是「美聯儲的一個重要岔路口」。 他補充說,如果特朗普團隊獲勝,他們顯然「將非常積極主動」。
美聯儲政策制定者本周也將有機會討論這些影響,因為FOMC將在本周三和周四在華盛頓特區舉行會議。官員們的主要議題是是否進行2024年的第二次降息,市場預計美聯儲本周將降息25個基點,但政治因素肯定也會縈繞在他們的心頭。特朗普:巨大的不確定性
如果特朗普獲勝,他是否會公開威脅美聯儲的獨立性還不清楚,但特朗普的勝利將立即注入巨大的不確定性,部分原因是他發出了許多相互矛盾的信號。
他曾談到他認為自己有權解僱鮑威爾,但後來淡化了這種想法。他說他想對制定利率「有發言權」,但隨後立即收回此言。
他還對9月份的大幅降息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敵意,最近在10月初表示,降息「幅度過大,每個人都知道這是政治策略」。
特朗普的盟友也提出了一系列可能注入新的不確定性的其他想法,包括對美聯儲進行新的控制,即使不解僱鮑威爾也能做到。
這些不同的想法一直是市場談論的熱門話題。美媒早些時候最近報道,在選舉前不到三周,特朗普助手們又有了另一個想法:降級現任負責監管的美聯儲副主席巴爾。
也許唯一明確的是,特朗普的盟友之間將就如何將更多政治因素引入長期試圖擺脫政治的美聯儲展開激烈辯論。
副總統候選人JD萬斯在8月接受採訪時表示,「無論你同意與否,我們都應該讓美國民選領導人對我們國家面臨的最重要決定發表意見。」
他的這番番言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他還補充說,他認為貨幣政策「從根本上來說應該是政治決策」。
特朗普也明確表示,儘管最初將鮑威爾提升到目前的職位,但他獲勝後鮑威爾不會有第三個美聯儲主席任期。因此,特朗普的忠實支持者已經連續數月為此而奔走。
大多數名字都包括多年來在經濟政策方面圍繞特朗普的人物,從前美聯儲理事凱文·沃什(上一次美聯儲主席熱門候選人)到曾在白宮擔任特朗普高級顧問的凱文·哈塞特。
沃什最近在一次露面中被開玩笑地介紹為「候任主席」,並暗示如果他被選中,他將尋求改變方向,抨擊美聯儲最近9月份的降息,並暗示該央行看起來「像是搖搖欲墜」。
哈塞特最近則持不同觀點,他認為,美聯儲9月大幅降息的證據是是就業市場疲軟。
希望不大的競爭者是前美聯儲主席提名人朱迪·謝爾頓,她在整個競選過程中一直是特朗普的大力支持者。特朗普上次選擇她的嘗試被參議院阻止了,但這並沒有讓她減少對央行的批評。在最近的一次露面中,她更是稱美聯儲是政治化的,並表示它可能會左右選舉結果。哈里斯承諾「永不干預」
與此同時,哈里斯暗示她會採取更不干預美聯儲的做法,至少在挑選新理事之前。
她8月份對記者表示,「美聯儲是一個獨立的實體,作為總統,我永遠不會幹預美聯儲的決策。」
拜登政府也經常強調美聯儲的獨立性,以此來安撫市場,並向華爾街發出信號,說明特朗普重返橢圓形辦公室後,情況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最近發表的一篇博文中重點關注「獨立中央銀行的重要性」。
這呼應了獨立經濟學家的一個觀點,他們指出,歷史表明,政治干預貨幣政策長期以來都會導致負面經濟結果。
哈里斯也沒有提供太多關於她如果獲勝會選擇誰的線索,有傳言稱她會尋找溫和派或更左傾的候選人。
一位中間派候選人可能與鮑威爾相似,鮑威爾是一位註冊共和黨人,儘管如此,歐巴馬、特朗普和拜登總統還是將他提名擔任過各種職位。即使在2018年她投票反對鮑威爾擔任美聯儲主席時,哈里斯也對鮑威爾表示了讚賞。
更左傾的候選人可能是布雷納德,她曾擔任鮑威爾的副手,並在2023年前往白宮擔任拜登的首席經濟顧問。
至於鮑威爾本人,「我只是感覺這是鮑威爾的最後一任了,」Spindel說,並補充說,如果可能出現軟著陸的經濟情景,「如果他能將通脹控制住,我認為他會宣布勝利,然後『光榮退休』。」
最終,即使貨幣政策不太可能左右太多選票,民調通常表明人們對央行的作用甚至沒有多少了解,但選民最終在周二選出的候選人將對他們的首要問題——通脹產生巨大影響。
但Spindel補充說,那些試圖干預的政客們可能要謹慎對待自己的願望。
他研究了幾十年來政界人士與美聯儲的互動,並且「國會設計的美妙之處在於,立法機構設計了這個實體來使自己免受指責」。但他指出,總統(比如特朗普)越積極參與,「你越明顯地要承擔責任」。
來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