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武廟十哲,地位最高的竟然是他

2023-05-24     一盞歷史

原標題:中國古代的武廟十哲,地位最高的竟然是他

開元十九年,唐玄宗設立祭祀歷代名將的廟宇。以姜子牙為主祭,張良為配享。並且選了在此之前的十位名將一同享受香火。

後來唐肅宗把太公尚父廟更改為武成王廟,裡面的十位名將就被稱為武廟十哲。凡是能入選者自然靠的都是軍事能力,古代征戰極多,有能力的軍事家不計其數。想要找出頂尖的十位,還是比較困難的,那麼到底都有誰入選了,我們一起來看下。

樂毅,戰國後期有名的軍事家。當時與管仲齊名,管仲有「華夏第一相」之稱。而樂毅則是在軍事能力上極為突出,他當時扶持弱小的燕國,連續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是軍事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漢朝劉向曾評價道他:「燕昭王用樂毅,推弱燕之兵,破強齊之讎,屠七十城,而惠王廢樂毅,更代以騎劫,兵立破,亡七十城」。

能夠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如此之大,樂毅,不愧為古之名將。

吳起,兵家代表人物,與「兵聖」孫武合稱「孫吳」。吳起作戰身先士卒,不把自己當做主將,而是與士兵同甘共苦。也正是這樣,他才能在戰國初期打敗秦軍,不僅率軍奪得了秦國的河西地區,還在防守了秦國的多次反撲。可謂戰功卓著。

由於武廟是在唐朝所立,結合當時的環境,唐朝的名將自然是要在裡邊。於是李勣和李靖一同而立。兩人都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都是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功臣。李靖被稱為大唐軍神,李勣出將入相,死後更是配享高祖廟庭。功勳地位都位極人臣。然而在兩人在眾多兵神面前只能位居末席。

孫武,「東方兵學的鼻祖」「兵家至聖」,他所作的《孫子兵法》自誕生之日起,都被歷代軍事家所推崇。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都占有地位。他曾率領軍隊征戰楚國,連楚國的都城都被他占領,幾乎讓楚國亡國。論用兵之道,孫武必定是繞不開的那個人。

領兵的將軍有衝鋒陷陣的猛將,自然也有運籌帷幄的儒將,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諸葛亮對劉備的作用不可說不大,隆中一言助劉備三分天下。

正史之中不像小說里那麼神仙。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主要集中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握大權,先是平定南方,然後在實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與魏軍抗衡。收復失地固然不多,然而能讓魏軍畏懼不敢與之交戰,憑藉這些諸葛亮是整個三國時期唯一一個入選武廟十哲的人。

由於沒有戰果,諸葛亮也只能排在中等。不過細思極恐的是,諸葛亮擅長的乃是治國之道。他集百家於一身,懂政治、寫文章、會發明、能打仗。能以不擅長的軍事能力排在武廟十哲中游,古往今來一人已。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三國志》

然後是春秋時期的田穰苴,他在危難之中臨危受命幫助齊國打敗晉、燕的軍隊。他的成就也不在戰果上。他是繼姜尚之後一位承上啟下的軍事家,軍事思想影響巨大。

有那麼一個特殊的人,他在爭皇帝位上失敗,卻在《史記》里歸為「本紀」一類。「本紀」是君王專屬。因此即便他的威風家喻戶曉,也不得入選屬於名將的武廟十哲。他就是項羽,唯一一個有本紀的王。霸王之氣只怕這武廟裡裝不下。

但是打敗霸王的對手張良、韓信都進入了武廟十哲,而且地位位居前列。韓信「國士無雙」是一場場大戰打出來的。劉邦數次敗於項羽,然而垓下韓信一戰封神,四面楚歌聲中是韓信的用兵如神。

張良與韓信為同時代的名將,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劉邦對他的評價。他也是漢初三傑里唯一一個能獨善其身的人。不僅懂用兵之道,更曉人情世故,這是韓信不能及的。

接下來的這個可以說他是一個真正的軍事家,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劊子手。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然而四大名將只有他入選了武廟十哲。他一生經歷戰鬥無數,成名的長平之戰中,更是坑殺了四十萬降卒。「殺神」之名,即便透過兩千年的光陰,依然讓人不寒而慄。他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為秦國統一做了巨大的貢獻。最終功高震主被賜劍自刎,也是上天對白起濫殺無辜的報應吧。

結合武廟裡座次而言,筆者認為左列第一的白起有資格為武廟十哲首席,不知道你們對此有何高見?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08e56468e7ccd70d8fa9a739cac2ee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