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視財經》頻道看到的一條新聞,6月18日,全球首台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在上海建成運行,托卡馬克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被全球廣泛用來研發可控核聚變發電。
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尺寸小、成本低,具有商業化發電的潛力,這一裝置的運行標誌著我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完成了 高溫超導托卡馬克的工程可行性驗證。新聞不長,文字不多,也沒有更多專業技術類的數據,但是在這簡短的新聞當中有幾個字眼尤其值得注意。第一個是「全球首台」,第二個是「建成運行」,注意不僅僅是建成而是運行了。第三個需要注意的字眼是「標誌著我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完成了高溫托卡馬克的工程可行性驗證」。是「工程可行性」而不是「原理可行性」。對於核聚變發電人們期盼已久,但是雖然這些年經常看到這方面的一些技術進展,但好像離實際運用,距離還相當的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