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邊的昨天晚上,咱們這邊的今天上午,特朗普和哈里斯的競選辯論結束了。不得不說現在的信息傳遞真是快,到了中午,看著網上已經是烏泱烏泱的在評論這一次競選辯論誰勝誰敗,接下來誰勝選的可能性比較大,誰恐怕沒戲了。也有好朋友發來信息問我看法,我的回答很簡單,這次的競選辯論對大選的結果不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可能很多人會說你這個說法太武斷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依據就是一點,那就是美國選民的集體記憶大概也就是三四周的時間,可現在距離投票還有八周。要說我這個想法有什麼依據嗎?你看一看前一陣子特朗普挨了一槍,包著個耳朵以「一隻耳」的形象出現的時候,那時候基本上大家都在說特朗普贏定了。可是過了兩三周,民主黨那邊一換人,形勢一下子就變了。當時英雄形象的特朗普已經開始在大家的記憶當中逐漸的淡漠下去了。
本來哈里斯也不是什麼強勢的人,但是在一番輿論炒作之下,居然和特朗普鬥了個旗鼓相當,所以你就可以領會到這種集體記憶周期的影響。
再說辯論誰輸誰贏、誰占上風,很大程度上不是每一個選民用自己的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外界如「電鑽」、如「風鎬」似的灌輸到你的腦袋裡。外界灌輸的東西,如果說特朗普贏了,那就是特朗普贏。如果外界灌輸的東西清一色的都是「哈哈」贏,你也認為是「哈哈」贏了。所以說美國的這種大選辯論,你搞個五五開,搞個四六開,甚至搞個三七開,對最後大選的影響都是有限的。只有真的像拜登那樣搞到了二八開、一九開,這個時候才會出現致命的結果。所以我說這一輪的辯論對大選不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甚至不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其實看到現在大家基本看出來了,所謂美國的大選並不是每人一人一票選出來的,真正決定大選結果的,要看美國的深層權力究竟更喜歡誰。從最近幾屆的民主黨總統看,我們就會發現當下美國的深層權力更喜歡的不是一個強勢總統,而是一個聽話的好操控的總統。往回倒著看一看,民主黨的柯林頓按說這是一個精英,而且也蠻有叛逆精神的。但是給你弄個「拉鏈門」,於是就好操控聽話的多了。
接下來歐巴馬,本身在美國的政治生態當中是個先天不足的「殘疾兒」,因為他是美國的第一任有黑人血統的總統。儘管歐巴馬本人很聰明,但是你在政治生態當中屬於一個「殘疾兒」,自然好操控、聽話。再往後,拜登老邁、糊塗、瞌睡,好辦、好操控。接下來哈里斯,又是一個先天的「殘疾兒」。如果當選的話,她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而且又是一個復合混血型的總統。從美國的政治生態當中,這也是一個「先天殘疾兒」,顯然好操控。
所以我們看到當下的大選當中,外部的力量幾乎絕大多數都站在哈里斯一邊,所謂民主黨空前的團結,而共和黨這邊本黨之內支持特朗普的也不是100%,和那邊民主黨的空前團結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表面看是一個黨團結,一個黨分裂,實際上是隱形大佬們更喜歡誰。當然隱形大佬不是一個人,是一堆的人,各自的喜好也會不同。我所說的喜好,講的是大多數。大多數喜歡好控制、可操控的,所以哈里斯這邊的支持者就要比特朗普那邊的強大的多。而這種幕後大佬的操控,使得選民的每人一票真的就是輕如鴻毛了。
所以說以為美國總統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那真是「圖樣圖森破」了,講到這基本上就把我的那句話說清楚了。那就是這次的辯論對選舉沒有太大的影響,也不會對結果產生什麼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