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這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很多朋友在網絡上一直在爭論爭辯。對於這次衝突應該持什麼樣的立場,應該站什麼樣的立場?
但是,我看這一次這個爭論應該結束了。因為剛剛發生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一個事兒,清楚的表明了中國在這一事件當中的立場,國家的立場清楚了,現在我們的立場也應該隨之明確了。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25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發生了激烈交鋒的一幕。美俄各自提出的巴以決議草案都被否決。
回顧一下這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大家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決議。
第一個是俄羅斯提出的未能通過。第二個是巴西提出的,反對票僅有美國一票,但美國動用否決權仍然沒有通過。第三個提案又是俄羅斯提出的,仍然沒能通過,但中國投票支持了俄羅斯提出的草案。
而第四個提案是美國提出的,這個草案主要包括了四項內容:
第一,以色列有權自衛。
第二,譴責哈馬斯和其他恐怖組織。
第三,敦促所有各方充分遵守國際法,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
第四,呼籲採取一切措施。特別是包括人道主義措施。
對美國提出的這個草案,表決環節有十個國家投下了贊成票,分別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瑞士、加彭、阿爾巴尼亞、厄瓜多、加納、馬爾他,中國、俄羅斯和阿聯投下了反對票,巴西和莫三比克棄權。
從這一輪投票的情況基本上可以看出各國的立場和站隊的情況了。
十個國家投贊成票應該不算少了。但我們看一下,要麼這些國家是屬於美國的所謂的「西方盟國」,要麼是受妥協,或者說不敢對美國投反對票的國家。
投下反對票的,儘管只有三個國家反對,但是我們看到這裡頭有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國家,那就是阿聯。
為什麼說阿聯最有代表性呢?因為阿聯是在這一任安理會成員國當中唯一的一個中東國家,唯一的一個阿拉伯國家。兩個投棄權票的國家,巴西和莫三比克,他們的立場,我們想一想,這兩個國家在國際事務上的通常的態度也可以看的很清楚了。
美國的提案由於中國和俄羅斯的否決也未能得以通過,這個結果產生之後,中方代表有兩段發言十分重要。
大家務必要看看清楚。第一段發言是中國是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的解釋性發言。這個解釋性發言講的是我們為什麼要投反對票?關於這個發言,新華社發了消息,那麼這個消息當中最關鍵的一句話,是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草案表決後的解釋性發言中說:草案背離聯合國相關決議。
新華社發的這個消息篇幅不短,但是我們還很有必要把它從頭到尾的看一看:
張軍說,中國對剛剛付諸表決的決議,草案投了反對票。這一立場基於事實,基於法律基於良知,基於正義,也基於來自全世界,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呼聲。他說,18日一項聚焦巴以衝突人道局勢,強調保護平民得到絕大多數聯合國成員支持的決議草案由於遭到否決,而未能通過。
注意這個指的是當初巴西提出的那個草案,這個草案只有一票反對,票是美國投的,美國動用了否決權。
美國在21日傍晚提出一項新的決議草案。這項草案拋開各成員既有共識納入許多尚存重大分歧,遠遠超過人道範疇的內容。中國、俄羅斯、阿聯、巴西等多個成員對草案提出修改意見,但提案國無視各方重大關切,僅對決議做出象徵性改動,即將決議草案強行推動安理會進行表決。
張軍表示,中方絕不是反對安理會採取行動,相反,一直強烈呼籲安理會發揮負責任作用。中方反對的是決議草案在,停火止戰,這一當前最緊迫的問題上迴避躲閃,始終不能用清晰明確的語言呼籲,立即實現停火,一向在戰與和、生與死的問題上含混不清的安理會決議是不負責任的,即是極端危險的,這無異於為更大規模軍事行動,為戰爭進一步升級大開綠燈。
張軍強調,中方絕不是對傷害平民的行為無動於衷。相反,中方在第一時間強烈譴責一切針對平民的暴力和襲擊,呼籲開展外交努力,推動人質早日釋放。
中國反對的是,決議草案沒有要求當事方停止無差別不對稱的用武行動,避免再次發生類似加沙醫院遭襲的惡性事件,這種對國際法的選擇性適用與雙重標準,只會將更多平民推向生死邊緣。
張軍說,中方絕不是對加沙人民的苦難漠不關心。相反,一直強烈呼籲開闢救援通道,確保人道物資准入,避免更大人道災難。
美方反對的是,決議草案選擇性迴避。當前,加沙人道危機的根源性問題,沒有敦促以色列解除對加沙的全面封鎖,撤銷加沙北部疏散令。這種避重就輕,揚湯止沸的做法,只會讓加沙加速陷入更大人道災難。
張軍強調,中方絕不是否認以色列的安全關切。相反,一直強烈主張同等重視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的安全關切和合法權利。中方反對的是決議草案試圖建立一種關於巴以問題新的敘事迴避巴勒斯坦人民獨立建國的根本問題。
更加需要引起警覺的是,決議草案背離聯合國以往決議精神,植入文明對抗戰爭武力正當化的危險邏輯,一旦得逞將徹底葬送兩國方案實現前景,讓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陷入仇恨與對抗的惡性循環。
張軍表示,中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沒有私利,只要有利於和平,中國都堅定支持,只要有助於巴以和解,中國都會盡力而為。巴以新一輪衝突爆發以來,中方積極主張安理會儘快就巴以局勢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做出有約束力的決定。
中方也強調,安理會的行動和決定,必須尊重正確方向,必須把握正確方向,必須體現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確保經得起道義和良知的檢驗。中方願繼續同安理會成員和國際社會一道,為停火止戰,保護平民,避免更大人道災難和實現巴勒斯坦問題全面公正持久解決,發揮負責任建設性的作用。
就在這次投票結束之後,以色列駐聯合國的代表愛爾丹居然在現場找茬,一方面賣慘,聲稱自己的老父母如何躲在防空洞裡面,一邊指責其他國家不譴責哈馬斯,還質問中國和俄羅斯:如果遭到恐怖襲擊,會作何反應?
對於以色列代表的這種歇斯底里和強詞奪理。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給予了明確的回應。張軍大使明確指出,中方無意和以色列辯論,以色列將中國視為對手,也是搞錯了對象。
另外,我們從張軍大使的表態當中可以看到三點內容:
第一,中方早就明確譴責所有傷害平民的行為。這裡的平民包括了巴以雙方的平民。
第二,安理會此前有一份決議提及對哈馬斯的譴責,但被否決了,以色列不會不知道。
第三,中方明確同等重視巴以關切的立場。但事實就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權益一直沒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講到這裡,張軍大使關於中國對美國提案投下反對票的解釋和對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的回應,已經把中國的立場說的清清楚楚。
看到這裡,中國政府的立場,中國官方的立場是怎麼樣。沒有什麼可爭議的,沒有什麼不清楚的,我們的立場也應該明確清楚了。
最後補充一點。此前我曾經講過,我們一直強調的是巴以衝突,而不是哈以衝突。看到這一次在聯合國上,我們的發聲沒有任何一處用哈以衝突,完全使用巴以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