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替父從軍十二年,為何沒人發現她是女兒身?

2020-10-17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花木蘭替父從軍十二年,為何沒人發現她是女兒身?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關於她的故事主要是來自北朝民歌《木蘭辭》,花木蘭的姓氏、籍貫在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木蘭祠始建於唐,金代泰和年間(1201年~1208年)在此之前,花木蘭的形象就已經出現了,先不說歷史上有沒有這個人,她替父從軍十二年為什麼沒有被發現是女兒身呢?

在《木蘭辭》的首句當中就提到花木蘭的身世,她沒有長兄,只有一個打不了仗的弟弟,由此可見花木蘭從小就被當作繼承人培養,騎馬射箭樣樣精通,進入軍營之後,花木蘭的職位也有所不同。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這句話是講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巒就像是飛一樣迅速,剛剛進入軍營的花木蘭是沒有官職的,能夠騎馬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騎兵,一種是傳令兵。

從「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來看花木蘭需要晚上騎行,她的職位應該是傳令兵,作為前線的傳令兵,吃住大部分都在馬上,所以處理一些女子的私事也會方便很多,但花木蘭總會停下來休息,難道一群大老爺們都沒有發現她是女兒身嗎?

從「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以看出,花木蘭在軍隊當中應該立下過不少的戰功,她有一定的官職,在軍中會有自己的營帳,當然這些也都是猜測,不過歷史上還真有不少女扮男裝去當兵的人。

黛博拉·桑普森,參加國美國獨立戰爭,她身高5英尺9英寸,強壯又高大,她在軍隊當中待了7個月,跟士兵喝酒、抽煙,說話也說帶著濃厚的嗓音,她跟男兵同吃同睡,沒人發現她的真實身份。

漢娜·斯內爾是17世紀英國士兵,加入了英國第6軍團,她一直服役退伍都沒人發現她是女兒身,還授勳一枚勳章,光是從這些照片來看就難以分辨是是男是女,再說在生死時速的戰場上,誰又會注意到士兵是不是女扮男裝呢?

在清朝同樣也有一位女子,根據《清代野史·女統領》記載:同治年間,多隆阿在陝西招募士兵,有一個陳姓的小伙子,皮膚黝黑,身體健壯,作戰勇猛,官至記名提督,然而這個陳氏是一個女人,她因為仰慕花木蘭從軍。

她從小就在家中幹活,身體十分健壯,加上皮膚黝黑,也沒人懷疑,陳氏卻看上了手下的書記官,就強迫跟他在一起,在《清代野史》記有:及登床,孰知統領乃女子,猶處女也,大樂。朱由是夜夜皆宿統領所,同僚皆鄙之,皆以朱為統領龍陽矣。

士兵都以為兩人有龍陽之好,十分鄙視,但沒想到陳氏懷孕了,她又捨不得拿掉孩子,就上報了左宗棠,左宗棠就來了一個移花接木,將書記官提拔為提督,陳氏退役,成了他的妻子。

《木蘭辭》中有一句:「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能夠看出,花木蘭的同事被嚇得不輕,恐怕花木蘭也是一個彪形大漢。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y/tfIBNnUBURTf-Dn5NU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