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含笑九泉」,與黃泉有何關聯?「九泉」分別指的什麼?

2020-10-20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古人講「含笑九泉」,與黃泉有何關聯?「九泉」分別指的什麼?

很多人都聽過一句頗具文藝范的話:「來到這世上就沒打算活著回去」。 雖然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比較洒脫,但事實上多看幾遍就會特別傷感。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如果去掉年幼無知以及老邁無力,那麼真正剩下的寶貴時間並不多。

在有限的生命中,人們除了結婚生子之外,剩餘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工作。因為只有工作才能賺錢養家,辛苦勞累了大半輩子終於盼到退休,卻突然發現曾經的美好都已逝去,能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老話講「不求長命百年,但求含笑九泉」, 相信很多人對這句話都比較熟悉。但如果真正問到「九泉」為何物時,大多數人都會一頭霧水並不知所云。相信大家都知道「泉」,一般都是泛指泉水或河流。那麼加上一個「九」字之後,其涵義就會變得撲朔迷離。

「含笑九泉」中的「九泉」為何意

一、「九泉」內涵釋義

「含笑九泉」這個說法,最早出現於,清代小說家李汝珍的《鏡花緣》。在《鏡花緣》第三回中,寫道:

「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勞,我亦含笑九泉」。

如果根據語境去分析「九泉」之意,可以得知「九泉」既有泛指深淵之意,同時也有「黃泉」的意思。

漢到文學家阮瑀,曾做《七哀》詩:「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台」。大意為一旦深陷黃泉之後,那麼在漫漫長夜之中,就只剩下燭台陪伴自己了。詩歌中的「九泉」就是黃泉的意思,人如果去了黃泉就說明已經離世。

如果按照古代人的說法,「九泉」指人死之後埋葬的地方。而「含笑九泉」的大意為,表示自己即使在死後也會感到欣慰。筆者認為「含笑九泉」,其實也表達了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既然已經知道人終究有一死,只有去坦然面對才能無怨無悔。

二、「九泉」與黃泉意思相同

古語中「九泉」的釋義為「猶九淵」;在神話傳說中,「九泉」指九個神泉,分別指的是酆泉、衙泉、黃泉、寒泉、陰泉、幽泉、下泉、苦泉和溟泉;如果從道家思想去分析,可以發現「九泉」是道家先賢的人生境界。

道家將「九泉」比喻為達到終極圓滿,而這種圓滿需要擁有九種人生境界。雖然看起來玄之又玄,但如果去分析其深意,可以得知「九泉」雖然是境界代名詞,但是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在逐漸演變成了「黃泉」。或者說古人口中所說的極樂世界,因為古代人在迷信思想的影響下,認為每個人在死後都會變成鬼魂。

而鬼魂一般都會飄蕩至「九泉」,也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黃泉。在古代社會中由於人文思想比較禁錮,再加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上過學。所以他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其實都充滿了非常嚴重的懼怕心理。

事實上在談到生死大事時,即使是現代人會非常害怕。但由於人們思想比較開放,所以對生死之事早已經看淡。但是在古代社會由於思想比較貧瘠,所以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人死之後一定會進入黃泉,所以才會有「含笑九泉」的說法。

三、「黃泉」的另一種說法

由於古代社會生產力比較低,老百姓要想吃到生活用水,就需要在自己家的院子中找一個水井。但在打水井的時候由於挖掘深度的影響,很容易從地底下冒出含有泥漿的水,老百姓們就會將這種水稱作「黃泉」。

這其實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黃泉」傳說,但由於這種傳說比較貼近老百姓的生活。而且黃泉水主要源自地下深處,所以人們就會認為,黃泉就是人死後去的地方。久而久之,黃泉就被當作死亡的代名詞,在不同歷史時代得到廣泛流傳。黃泉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皇泉」,人們認為這是地獄的另一種叫法。

但人們為了說得更加文雅一些,才會將黃泉稱作九泉。至此「含恨九泉」、「含笑九泉」應運而生。相信說到這裡大家就已經,九泉與黃泉之間的關係了。之所以會有「含笑九泉」的說法,筆者認為這其實也是一種聊以慰藉的藉口。

結 語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認為死亡離自己很遠,但由於每個人的生命都比較脆弱,再加上歲月匆匆催人老,幾乎在轉眼之間就變成了白頭翁。大家能做的事情就是珍惜自己的人生,以求在臨死之前不要後悔,並且能夠真正做到「含笑九泉」。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y/riZ2RnUBeElxlkkadl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