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共經過三大戰役的較量,勝負已分。這是一組反映淮海戰役結束後的國軍真實面貌,他們士氣全無,眼睛裡充滿著深深的絕望。圖:一名國軍準備南撤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大,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圖:正在等待撤走的國軍,由於沒有房屋居住,只能搭建草棚來避風躲雨。
正在乘坐火車撤走的國軍,這是用於運送貨物的火車,可國軍們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南撤的國軍殘部。上世紀80年代,美國西點軍校曾派出一個考察團,對淮海戰役舊址進行了實地考察,最終得出國軍失敗的原因:國軍的統帥部決心一變再變,各兵團互不配合。
乘坐火車南撤的國軍,士兵和馬匹、物資等混雜在一起,想盡辦法南逃,悽慘無比。
露天火車站,從淮海戰役前線撤回的國軍們,這是大家等待乘坐火車。
一名國軍衛生員,眼睛裡充滿著絕望。
正在整訓的國軍基層軍官,他們將指揮長江防線的國軍。
正在縫衣服的國軍。到了戰爭後期,國軍的後勤保障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不僅士兵,就連軍官也無法得到有效的後勤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