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恨貪腐的史達林,死後留下了多少遺產?真實數字,讓人欽佩不已

2023-06-24     一盞歷史

原標題:痛恨貪腐的史達林,死後留下了多少遺產?真實數字,讓人欽佩不已

他是20世紀最有名的鐵腕總統,義不掌財,一度把蘇聯從一窮二白變為一個超級大國。他身兼蘇聯主席、蘇聯國防部部長、蘇聯大元帥,在國家危難之際奮起反擊,將法西斯殲滅在史達林格勒。面對著赫魯雪夫為兒子求情,他更是秉公執法,正如他的名字一般,他的性格也如鋼鐵般剛正不阿。在無產階級和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沒有人能繞開他的名字——史達林。

正所謂功過與是非同在,作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蘇聯領袖,史達林長期以來都是一個極富爭議的話題人物,即便是俄國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雖然正是因為他的上台才讓蘇聯迅速崛起,但其強硬的手段也讓不少人將其視為「獨裁者」,以至於在他去世後仍有人強烈懷疑他在任期內的公正。因此便有了後來震驚世界的清算遺產的事件。

那麼史達林究竟做了什麼,以至於去世後人們對他還有著如此爭議?而他究竟留下了多少遺產?讓那些懷疑他的人感到沉默與愧疚。

鐵腕形象的史達林

我們都知道史達林是蘇聯歷史上一個十分關鍵的人物,在他剛開始掌權的時候蘇聯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並且由於社會形態的原因,隨時都有著覆滅的危險。而正是他的上台才讓蘇聯成為了一個超級大國。

但史達林不喜歡過多地提到自己,用他自己的話說,跟其他革命者相比,他當時並沒有做出過任何大書特書的貢獻。但實際上,這似乎也是對於自己出身卑微的一種逃避。

史達林原名約瑟夫·維薩里奧尼斯·澤·朱加什維力。史達林這個名字是成年後他自己改的,意為鋼鐵。他出身寒微,父親是一名鞋匠,而他的母親則靠縫補衣服補貼家用。史達林是家中的第三個孩子,由於他的兩個哥哥都相繼夭折,父親便整日酗酒,史達林的出生似乎並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喜悅的氛圍,其父親依然酗酒,並在酗酒後毆打妻子和兒子,這使幼年的史達林逐漸對父親產生恐懼和厭惡,並在後來始終不願提及自己的經歷。

不久後其父親便在酒後爭執中被人一刀捅死,而母親則拚命工作以供兒子上學,希望其長大後能做個傳教士。但史達林的野心遠不止於此,他從小便展現出不一般的人格和魅力,在年紀很小時便混跡街頭,拉幫結派,參加組織。後來由於在學校宣傳馬克思主義,史達林便被退了學,於是便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史達林的革命生涯並不是十分順利,從1902年4月到1913年3月,他曾因為參加革命活動被逮捕7次,被流放6次,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些死裡逃生的經歷才使得他後來成為一個狠厲的角色。

1924年1月列寧逝世後,史達林逐步成為蘇聯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隨著史達林鐵腕般的管理方式,蘇聯開始逐漸掌握局勢,並在國際上一路高歌猛進,一躍成為了世界上可與美國堪比的超級大國。在二戰期間,蘇聯更是憑藉著國內龐大的工業體系和人數眾多的軍隊,抵擋住了納粹德國的進攻。

二戰結束後,蘇聯的綜合國力空前鼎盛,一度與美國叫囂,世界局勢逐漸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歐陣營以及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陣營。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史達林的鐵腕政治,在捍衛國家利益這一點上,史達林始終強硬的像塊石頭。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曾舉辦過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領導人評選活動,史達林位居第三位。即便是鞋匠的兒子,到最後他還是成為了偉大的領袖,而成就他的正是革命。然而便是這樣一位始終為了國家利益的領導人,在當時卻遭到當時許多人的厭惡,那麼史達林在任期間究竟做了什麼呢?

史達林在蘇聯的統治十分的殘酷,手段也異常的狠辣。他在當任蘇聯的主席後,為了排除異己,便很快地發動了蘇聯乃至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政治迫害運動大清洗運動。

這場血腥洗禮,給當時的蘇聯軍隊造成了難以估量的衝擊。據統計,當時蘇聯的199個師長中有139名被槍斃處死,5個一級司令被殺害3個,並且在此期間130萬人被判刑,68.2萬人遭槍殺,整個國內處於恐怖的籠罩之下,著名將領幾乎被他清洗一空,一度造成蘇聯高級將領嚴重短缺的局面,導致了蘇聯軍隊戰鬥力大幅下降,並且也激發了納粹德國趁虛而入的野心。

在政治、外交上史達林也繼續延續著這樣的作風。在任時的史達林完全不受政府機關的制約,凌駕於黨和國家之上,掌握著全蘇聯的命脈。不僅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國家的財富和資源,而且還有權決定全部的對外政策。就這樣不斷地穩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最終站到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所謂的柔情,在他身上沒有一絲一毫的體現。

此外史達林所推行的蘇聯模式也造成了蘇聯農業的嚴重後退。不僅造成了兩千萬農民的死亡,而且還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卡廷慘案,這些都為蘇聯最終的滅亡埋下禍根。

史達林死後究竟留下了多少遺產

史達林在任期間的強硬態度無疑惹惱了大量的人,所以在史達林逝世後,政府領導中仍有很多人對其極其不滿,並號召全民對其進行批判。

其中當以赫魯雪夫為首的批評是最為猛烈的,在赫魯雪夫的報告中更是直接對史達林進行抨擊,他曾說:史達林留下了千億財產,而這些都是留給他的子女的。意指史達林生前貪污巨款。莫斯科特別清算小組的原組長涅佐夫曾在書中寫到:實際上史達林留下的遺產是非常少的,而赫魯雪夫卻說他有千萬遺產,即便當時我們都知道這是假的,但卻沒有人敢反駁,因為會面臨著被槍斃的風險。

1961年十月革命節前夕,赫魯雪夫更是果斷地將史達林遷出列寧墓,焚屍後又迅速地被遷移到列寧墓後面克林姆宮圍牆腳下安葬。連史達林的墳墓都敢動,可見赫魯雪夫的恨意之深,因此關於他後來對於史達林的評價,很多人也是需要推敲的。

那麼赫魯雪夫為何如此痛恨史達林呢?熟讀蘇聯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樣一件事,當年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的兒子醉酒殺人,赫魯雪夫給史達林下跪仍然沒有能救下這個花花公子一命,因此也因此事和史達林結下樑子。

在赫魯雪夫的煽動下,一些激進的群眾都要求徹底清查史達林的財產,而清算的結果卻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

史達林的個人財產少得可憐,更不要說千萬遺產。他的私人存款只有900盧比(78.6塊人民幣),個人物品也只有5個煙斗、4個煙盒、一個筆記本、兩件白色上衣、四件軍大衣以及10個褲子和5頂帽子,而這僅僅是一個普通蘇聯老百姓生活該有的物品。

在此之前,蘇聯人民都懷疑史達林在國家統治面前濫用權力,過著貪污腐敗的生活,而在清算之後,所有懷疑史達林貪污的人都感到深深地愧疚,而赫魯雪夫也更是被打臉。

事實上,史達林雖然在政治上十分強硬,過於專制,但是他卻沒有任何貪污行為。在國內革命剛開始的時候,他便潔身自好,即便是和朋友一起劫富濟貧的錢也會如數上交。即便是在他自己的妻子臥床不起的時候,他也從來不會偷偷留一些。他在成為領導人的這些年始終保持著自己的信仰,這實在是令人敬佩。

史達林的長子雅科夫在衛國戰爭中被德軍俘虜,後來德軍提出用雅科夫來交換被俘的德軍元帥時,卻被史達林以:「我不會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命士兵』的回答果斷拒絕,而其長子雅科夫最後慘死在德軍俘虜營。說他強硬苛刻狠毒是真的,但是對自己孩子家人亦是如此,世上也僅此一人。而赫魯雪夫在不斷地極力醜化史達林,沒想到卻意外地洗白了史達林,這也徹底暴露了赫魯雪夫的私心雜念。

七分功勞 三分錯誤

毛主席曾評價史達林的一生:七分功勞,三分錯誤。無論史達林在後世引起多少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沒有他便沒有強大的蘇聯。

1934年開始的那場自上而下的政壇大地震的確損失了不少優秀的將領和政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當時蘇聯高層內部的確是暗流洶湧,假如這些問題沒能夠在二戰爆發前得到及時地解決,那麼當它們在德國入侵、國家局勢危機時爆發,那樣後果才是不堪設想的。

而史達林自己也曾多次嘗試民主改革,只不過是時運不濟罷了。從列寧逝世後,他就堅持做反官僚的鬥爭,並且快速地完成了前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的工業化水平大大提高,綜合國力空前發展。並且史達林還提出了要重新定義「無產階級」這個概念,為貧苦人民謀利益,他希望改變蘇維爾聯盟的施政方式,在新的形勢下建立起新的、更適合蘇聯未來發展的國家制度,但歷史卻沒能給他足夠的實施時間,二戰就爆發了。

即便是在二戰勝利後,史達林自己也主動認識到將蘇聯帶向強大的「蘇聯模式」下隱藏的弊端,他甚至試圖嘗試與西方國家開展經濟合作,來改變蘇聯僵化的經濟模式。然而冷戰時期複雜緊張的世界大環境最終還是挫敗了他的努力,逼迫蘇聯領導高層不得不繼續加強史達林模式,增強自身冷戰時期的對抗實力。

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今人們對於史達林的負面認識,許多都來源於後期對其進行的「妖魔化」。史達林作為一名領導者功過皆有,然而他的統治方式依然是值得斟酌的,雖然富有爭議,但不得不承認「鐵腕」在一些時刻的確支持了蘇聯的發展。

而在為人處世方面史達林的確沒有太大的私心,後來清算遺產的結果已經足以證明一切。這個毒辣了一生的領導人兩袖清風,直到最終也沒有為自己為家人謀取私利,自然也不存在某些人所謂的高額遺產。

能夠在國家危難之際迅速集結力量,帶領人民抗擊入侵者,這絕不是一名一無是處的領導人所具備的威信。即便是史達林的民主改革太過激進,即便是在他的從政生涯中的確有一些抹不掉的污點,但單憑帶領國家富強、讓敵人戰慄這點,他也無愧於「偉大領袖」的稱號。而至於功過,就留給後人去評判吧!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o/29241c89daf11e7e82c1325b59ba18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