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日下午開始,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襲擊,這次襲擊規模空前,所造成的傷亡也相當巨大。短時間內,哈馬斯方面向以色列發射了多達5000枚以上的火箭彈。同時,多支作戰分隊通過陸上、海上和空中等各種形式滲透到靠近加薩走廊的以色列境內,對以色列目標發起襲擊。
以色列方面,在迅速組織力量進行應對的同時,也對加薩走廊發起了大規模空襲。而且以色列已經開始了戰爭動員。按照以色列的定義,這是一場戰爭。
可能大家都比較關注戰果與傷亡。現在雙方的傷亡數字在不斷上升。截止到8日清晨,以色列方面的死亡已經超過了200人,受傷1000多人將近2000人;巴勒斯坦方面死亡198人,受傷1600人。這是雙方衛生部門公布的,相對來說是比較準確的。但是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從其他方面的戰果來看,哈馬斯方面展示了被擊斃的以色列士兵的屍體,還顯示有一名以色列的女兵被俘並被送回了加薩走廊。有消息稱一名以色列的少將被俘。還可以看到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被擊毀,也有哈馬斯武裝人員乘坐繳獲的以色列軍車的內容。這些情況以色列方面至今還沒有給予證實。
整體來看,這個情況到底是真是假呢?我們看到有一名中國工人在以色列南部地區被榴彈命中受傷。中國駐以色列使館已經對在以中國人發出了警告,以色列的旅遊部門也在警告在以色列的旅遊者留在酒店。從這兩個警告來看,事態確實是比較嚴重的。
現在分析評論更多地是在講傷亡、講戰果。實際要搞清楚當前的態勢,關鍵是要搞清楚四個事情。
第一個,作戰的樣式是怎樣的?第二個,作戰的目標是什麼?第三個,作戰的目的是什麼?第四個,態勢的今後發展會怎樣?一個一個跟大家來說吧。
第一個,作戰樣式。從現在的新聞可以看到,這個事是哈馬斯方面突然發起的。哈馬斯方面的作戰樣式很簡單,大規模的火箭彈襲擊加上特種分隊和武裝人員的滲透作戰。真正投入地面滲透作戰的兵力可能並不很大,不過是幾百人,最多上千人的規模。
這些作戰人員基本上是以小分隊的形式出現的,作戰樣式屬於「抓一把就走」。有以色列士兵的屍體被帶回到加薩走廊,有以色列女兵、以色列少將被帶回加薩走廊,有一些繳獲的以色列軍車進入到了加薩走廊。
哈馬斯的武裝人員進入到以色列境內,基本上就是戰術性的襲擾行動,取得一定戰果之後,馬上撤回到加薩走廊。有些的滲透部隊可能和以色列軍隊正面交火之後撤不回來了,這就造成了在以色列境內的交火持續進行。
第二個作戰目標,哈馬斯方面的作戰目標還不是無差別打擊,火箭彈的打擊當然沒有明確的目標,基本上哪人多往哪打。地面的滲透襲擾部隊主要針對的是以色列的軍營和軍事目標。這個從目前的傷亡情況,大體上可以做出這種判斷。
如果說哈馬斯的武裝人員把作戰目標直接針對平民,以色列方面遭受的傷亡可能會更大,也不會說有我們看到的梅卡瓦坦克被擊毀,以色列士兵身亡被俘這樣的一些消息。
第三個作戰目的,哈馬斯的這次行動,作戰目的簡單地說就是兩個字:搞事。這裡已經平靜的時間太長了,美國推動的所謂的沙以和平、阿以和平似乎正在往前走。對於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恐怕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不鬧出點動靜,他們幾乎就會被遺忘。
從力量上來看,哈馬斯相當的清楚,想把以色列打翻不可能,任何的軍事行動付出的代價肯定是高昂的。所以哈馬斯方面發動如此規模的軍事行動,目的只能有一個:搞事!讓全世界關注到這一地區,關注巴勒斯坦問題,使得中東和平的發展方向對自己更加有利,使得對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方案對自己更加有利,僅此而已。
講了這些作戰樣式、作戰目標、作戰目的,都是從哈馬斯方面講,以色列方面會怎麼樣呢?
從以色列方面作戰樣式,估計就是兩步走。第一步先把境內的滲透的武裝分子清剿乾淨,然後或者對加薩走廊發起軍事打擊,這個軍事打擊很可能不排除地面軍隊的進入。
那麼第二個作戰的目標是什麼?對以色列軍隊來說,作戰目標最好能夠精確地指向哈馬斯的武裝人員和指揮者,但是這一作戰當中很難把他們和巴勒斯坦民眾剝離開來,這也是以色列軍隊所要面臨的一大問題。
同時在以色列軍隊面前還有一個選擇,地面力量是否進入加薩走廊,進入加薩走廊打一下就走,還是把加薩走廊徹底吞併下來。
接下來要看的東西涉及以色列方面的反而更多。從作戰目標方面,以色列的作戰目標很簡單,就是要徹底消滅哈馬斯武裝力量。
但是這個目標太大了,當前目標恐怕也就是把事態壓一壓,平和一下。換句話來說,再割一波「韭菜」。過去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抵抗武裝的行動,基本上就是割「韭菜」的方式。對方發起一波襲擊,以軍進行一波反擊。反擊讓對方的軍事力量遭受重大損失,領導人遭受重大傷亡,割一波「韭菜」。
但是以巴勒斯坦抵抗力量特別像哈馬斯這種武裝力量的構成和指揮結構來看,割「韭菜」並不會讓他死掉,過些日子還會再長起來。於是我們看到的就是周而復始的割「韭菜」。
這次的動靜比較大,以色列方面還會僅僅是割「韭菜」嗎?是不是要「刨根」了呢?如果要「刨根」的話,這個事動靜就大了。那麼前三個問題,作戰樣式、作戰目標、作戰目的,從雙方來說都講過了。接下來就是怎麼評價目前為止的作戰行動。當然這個評價,我僅僅是從軍事角度上來說的。
從軍事角度上來說,我認為到目前為止,哈馬斯方面是成功的。為什麼說是成功的呢?第一個達成了目的了,目的不就是要搞事嗎?事已經搞起來了,而且搞得很大。
講哈馬斯方面的成功,再往下延伸一個層面,也就是從戰役戰術的層面來說,它的成功在於達成了軍事行動的突然性。按說這一波的動作是比較大的,不僅僅是火箭彈襲擊,有地面武裝人員的滲透襲擾。這樣大的軍事行動需要有預先的組織準備。這個過程當中,對於以色列來說,想保密是不大容易的,畢竟這些年以色列方面對巴勒斯坦方面的情報滲透很厲害,更何況以色列的摩薩德大名鼎鼎,是世界著名的情報機構。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以色列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哈馬斯方面是成功的,是得分的。如果事態進一步發展的話,就要看以色列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了。
對以色列方面來說,割一波「韭菜」不難。但是相對以往的割「韭菜」來說,這一波的割「韭菜」還是有點難度的。搞這樣大的行動,哈馬斯方面肯定預有準備,對以色列方面可能的反應也會做出相應的準備。「韭菜」割下去,能不能切根,能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不好說。
至於說想要「刨根」,這個難度就很大了。所以整個的事態還在發展中,最終誰的得分更多,要看以色列後續的行動,達到什麼樣的成果。
要說的第四個問題,就是事態的發展的問題。從以色列方面沒什麼更多好說的,前面說過了割「韭菜」和「刨根」的問題。從巴勒斯坦方面來看,而後的發展會怎麼樣呢?從巴勒斯坦方面來看,事態的而後發展已經不取決於他了,畢竟他的力量是有限的。從哈馬斯方面來看,後續的態勢發展要取決於其他國家對這一事態的反應和外部對他的支持。
現在看反應基本上是三類。
第一類像歐美,日本,烏克蘭,印度,都是譴責哈馬斯,支持以色列。第二類是比較多數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像沙特、埃及、阿聯、卡達等等這些國家,一方面呼籲和平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譴責了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長期封鎖和殺傷平民的行為。第三類,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真主黨,塔利班,他們是明確支持哈馬斯的。其中塔利班有人在放風說要參戰,當然了表態是一碼事,具體行動又是另外一碼事。
從加薩走廊的地理態勢和以色列周邊的地理形勢,對以色列產生影響的周邊國家主要是和它直接接壤的一些阿拉伯國家,比如: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這些國家和以色列直接接壤,如果捲入到衝突當中,問題就複雜了,以色列將承受更大的壓力。
現在看埃及、約旦不可能捲入到這個事當中。雖然他們在要求和平解決問題的前提下,略略的偏向於了哈馬斯。僅是一個道義方面的表態。如果讓他們對以色列直接開戰就目前情況來看,不可能。
伊拉克的情況相對複雜一些。伊拉克還駐有美軍,現在的伊拉克政府表態是支持。除此之外和以色列接壤的就是敘利亞和黎巴嫩。還沒有看到敘利亞方面的明確表態。
對於敘利亞方面來說,如果直接捲入這個事態,對政權穩定是有很大威脅的。在沒有強大的外部力量支持的情況下,敘利亞直接捲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並不大。
比較有意思的就是黎巴嫩。黎巴嫩真主黨是明確表態支持哈馬斯,對哈馬斯表示祝賀。這就為事態的發展留下了一個很大的未知數。儘管黎巴嫩真主黨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捲入這個事態之後,相當於給哈馬斯開了一個對外的口子,使得人員和裝備能從這個口子源源不斷的進入到加薩走廊,這個對哈馬斯的持續戰鬥力影響極大。
除此之外,要想進入加薩走廊只能從海上來了,海上來相對的難度還是不小的,以色列海軍對加薩走廊的沿海是有封鎖能力的。真正支持哈馬斯行動的像伊朗、像伊拉克甚至塔利班,他們的力量想直接進入到加薩走廊投入到衝突當中是很難的。
如果要是另闢新戰場的話,只能是在敘利亞方向。對敘利亞方面來說是一個很難的決策。這個事後的發展,大機率哈馬斯的軍事行動就到此為止了。接下來舞台上的主角應該變成以色列,看看以色列做什麼樣的選擇,是割「韭菜」還是「刨根」。
如果割「韭菜」的話,事情恐怕和以前所經歷的情況差不太多。如果要想「刨根」的話,事態的發展和最終的結果一下子就難以下定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