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清一色亞辛火箭彈,對以戰車「懟臉」發射,被發現必死無疑

2023-12-19     陳虎點兵

原標題:哈馬斯清一色亞辛火箭彈,對以戰車「懟臉」發射,被發現必死無疑

我們來說說,哈馬斯使用的「亞辛」-105火箭彈。自從加沙之戰爆發以來,我們看到,哈馬斯用來打擊以色列坦克和裝甲車輛的武器,幾乎清一色的都是「亞辛」-105火箭彈。看到哈馬斯取得的戰績,大家都感覺亞辛火箭彈是一種「神器」。其實亞辛火箭彈絕不是什麼「神器」,哈馬斯能夠用亞辛火箭彈取得如此的戰績,應該說也是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鮮血。

從外觀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所謂的「亞辛」-105火箭彈就是大家熟悉的蘇系的RPG火箭筒。所謂的RPG,用英文的原意來說,就是火箭推進榴彈。它的結構是:前面一個彈頭,後面是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裝在發射筒當中,就可以發射了。因為彈頭部分可以超過發射筒的口徑,所以把彈頭做大,可以得到較大的威力。

這個東西最早的老祖宗是二戰時德軍的「鐵拳」,解放軍早年間常用的40毫米火箭筒,簡稱「40火」的,也是這一類的武器。不過,「40火」的40指的是發射筒的口徑,而亞辛105這個105指的是彈頭的彈徑,彈徑是105毫米。

40火箭筒就是當年蘇軍的RPG-7。後來隨著裝甲車輛防護能力的增強,RPG-7老的彈頭不行了,需要穿透更厚的裝甲。大家就開始琢磨,做更大的彈頭。一來是做更大的彈頭,二來是在主彈頭前面再加一個小彈頭,以便摧毀主戰坦克外掛的主動反應式裝甲。同時,一級的小戰鬥部和主戰鬥部連接的杆狀部分實際上形成了一個主彈頭的探杆,可以保證主彈頭在最佳的炸高上起爆。

那麼,實際上「亞辛」-105就是按照這個原理,在RPG-7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從外觀上來看,它和原裝的RPG-7VR很像,但是細看就會發現,它的製作工藝要粗糙得多。顯然哈馬斯是按照RPG-7的這個改進的思路「手搓自製」的「亞辛」-105。

由於把彈徑放大到105毫米,同時加上兩級彈頭,所以「亞辛」-105有了打擊「梅卡瓦」主戰坦克的基本的能力。

但是,用過火箭筒的人都知道,這個東西是很不好用的。當年我也曾經打過「40火」的實彈,感覺是射程超過100米,這個東西想打准就很難。因為火箭彈頭大尾細,為了保證飛行當中的平衡,在它的尾部有4片穩定翼。一旦在戰場上出現側風的情況下,側風就會吹著穩定翼,把彈頭的飛行彈道吹偏。習慣上這叫風偏。正是因為有了風偏,所以這類火箭筒的射擊就成了一個技術活。其中技術活當中最核心最難的就是所謂的修風偏。

同樣的距離,使用「40火」和「82無」射擊,「82無」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打一個準。但是「40火」想一打一個準就很難了,除非你是一個高手。而且「40火」在使用當中限制條件是比較多的。因為這一類的武器都有所謂的尾噴焰,就是固體火箭發動機尾部向後噴出的火焰。所以在發射的時候,你必須保持一個良好的姿態,避免讓尾噴焰燒到你自己和燒到你的戰友。

過去使用「40火」的時候,我就碰到過臥姿射擊。因為火箭筒與身體的夾角沒有掌握好,結果噴出的尾噴焰燒到了射手的褲子。好在是冬天,射手穿的是棉褲,只不過是把棉褲的外面燒糊了一層而已。

而且「40火」這個東西打起來很容易出狀況。我碰到過「40火」射擊出現啞彈,出現傷人的情況,不止一次。

所以看到現在哈馬斯使用「亞辛」-105的狀態,給我的感覺是,哈馬斯的勇氣和膽量應該是可圈可點的。

因為我們看到在加沙的巷戰當中,大量「亞辛」-105使用的場景都是在一些房屋的廢墟中間。按道理講,像這類的武器在封閉空間當中使用是不允許的。而且我們看到大量的射擊是立姿射擊的,這個對射手的技術要求也是很高的。

另外考慮到「亞辛」-105是手搓製造的,所以雖然威力可以達到一定的程度,但是精度肯定不好。所以我們看到在視頻上,哈馬斯戰士使用「亞辛」-105火箭筒的實戰的射距基本上都在幾十米的範圍之內。而這麼近距離使用這種武器,一旦被對方發現,基本上是必死無疑的。

「亞辛」-105這種武器看上去很酷,但是實際上現在在其他的戰場上基本已經見不到了。比如說在俄烏衝突當中,你很少能看到這一類的武器。更不可想像的是,這類武器能在戰場上成為主戰武器,成為對付重型坦克和重型裝甲車輛的主要武器。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哈馬斯確實是相當困難。如果有外部武器進入的渠道的話,哈馬斯完全可能獲得更先進一些的反坦克武器,比如說輕型的反坦克飛彈之類的東西。這種東西在國際軍火市場,特別是軍火黑市上,應該說是鋪天蓋地。

但是加薩走廊是一個封閉的地域,所以外部的武器和裝備很難進入。哈馬斯使用的大量的裝備都是土法手搓的,「亞辛」-105恐怕也是這樣的一個方式獲得的。

實戰當中,我們看到,即使是簡陋的無人機投彈,在視頻當中看到的都很少。這說明當下哈馬斯的作戰是相當的艱難的,受武器裝備的限制。所以哈馬斯更多的只能利用這些東西來和以色列軍隊周旋。其使用「亞辛」-105攻擊以色列的重型裝甲目標,如果打到正面,恐怕也很難擊穿裝甲。所以需要精確的選擇側面、後方的一些薄弱部位。從實際作戰的視頻來看,哈馬斯在這些方面進行了精心的研究和訓練。

即使如此,我們看到火箭彈命中目標之後爆起火焰,並不一定能夠證明這枚火箭彈就摧毀了目標。實在是沒有辦法。實際上,哈馬斯與以色列的戰鬥很有點大刀長矛對洋槍洋炮的味道。在這樣的一個技術差距下,哈馬斯依然能夠堅持作戰,而且打到今天這個程度,不能不說他們的勇氣和他們的作戰技能是讓人欽佩的。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k/39f7f5bfa152fe0d70fc810563505519.html